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放・獨家》寶佳出資建「台北政經學院」成「怪獸」? 清大學生議會憂校中校「不受控」? 綠委黃國書、吳思瑤回應…

2020.12.13
11:12am
/ 放言編輯部 歐芯萌

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今年5月捐款新台幣30億元,協助設立「台北政經學院(TSE)」,清大學生議會質疑:雖然台北政經學院宣稱以「校中校」模式運作,但目前看來是「校外校」,該學院的人事、師資、課程、招生,都不必遵守清華大學的程序。

 

寶佳集團近日涉入「勞金局」炒股弊案,執行長唐楚烈及投資主管邱裕元等5名被告,已依「行賄及操縱股價等罪」被聲押禁見。據報導,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今年5月捐款新台幣30億元,協助前促轉會主委黃煌雄在清大設立「台北政經學院(TSE)」,林陳海的長子—林家宏也掛名董事。外界質疑,寶佳除了以「炒股禿鷹」著稱,台北政經學院是否為倚靠藍綠政商關係產出的另一個「怪獸」?

 



在教育部長潘文忠、清大校長賀陳弘的見證下,清華大學今年5月與寶佳以30億元成立的財團法人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簽約,合作設立台北政經學院(Taip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TSE)。賀陳弘表示,作為該校第11個學院,台北政經學院將參酌倫敦政經學院模式,董事長黃煌雄自詡為「校中校」。

 

但清大學生議會質疑:雖然台北政經學院宣稱以「校中校」模式運作,但目前看來是「校外校」,該學院的人事、師資、課程、招生,都不必遵守清華大學的程序,儼然是基金會在清華圈下的租界,可以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報導指出,清大接受寶佳集團設立的基金會捐款後,以兩位非該校的老師—台大教授朱雲漢和政治大學教授蔡中民,出任賀陳弘校長口中「第11個學院」的院長和副院長;學生議會質疑,這個校長口中的「第11個學院」台北政經學院,到底有沒有按照清華大學的聘任規則來辦事。

 

一名國立大學教授接受媒體訪問時認為,如果硬要說「台北政經學院」的形式,比較符合什麼樣的學院型態?他認為比較類似的,應該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在對岸北京大學設立的光華管理學院,最終目的是透過投資教育培植人脈勢力。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委黃國書接受《放言》訪問時表示,某一種角度來講,為了讓在學的學生跟產業有比較密切的連結,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民間資源進到學校設立學院或研究單位,這樣的政策目的是希望運用民間的資源,讓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可以比較容易跟產業端連結,立意是良善的。

 

黃國書憂,問題是這樣的設立等於是校中有校,校中校是否影響學校的教學資源?指揮系統是否不受到學校校務會議的規範?這個恐怕都會有一些問題。他強調,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規範跟依據」,也希望是不能影響或排擠學校教學資源的前提下,才可以去設立由民間資源挹注的學院或研究單位。

 

法規的重要性,讓黃國書重申「一定不能讓他是排除在學校校務會議的監控之外,不然會變成產業可能只是要利用學校的名義拓展他的版圖,這都是大家不樂見的。」

 

為讓大學研發成果帶領產業技術領先,並引導企業研發資源結合大學研發能量,教育部提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簡稱創新條例),於上月26日經行政院會議通過。法案中提到,國立大學應由校務會議授權設置監督會,負責審議研究學院財務績效及備查其制度規章;研究學院具獨立編制,其人員資格及進用方式,編制內人員依原教育人員、公務人員相關法令辦理。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吳思瑤接受《放言》訪問時說明,「創新條例」是最近才推出的法案,立法院即將安排審議。雖然清華大學已自行優先成立校中校模式,且「政經學院」領域別與行政院新推出法案產業別不同,但許多設計的精神與機制相仿,法案中訂有學生參與的機制,針對院長人選決定模式亦可參照。

 

基於大學自治,且教育部過去沒有相關法規足以遵循,之前只能支持清華大學的創新公私合作模式。但現在已有類似法案推出,吳思瑤建議,清華大學可以主動參考行政院新推出的這個法案,去精進現行「政經學院」的運作模式。她也建議,教育部應當將法案精神提供清華大學參考並與學校進行溝通,鼓勵高教創新、鬆綁大學治理的同時,讓興利與防弊也能獲得平衡,杜絕外界質疑。

 

 

圖片來源:翻攝自清大臉書粉專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