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國際
放.新聞
國際

搖擺州北卡選情緊繃 川普支持者:不接受賀錦麗贏

2024.10.31
11:35am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夏洛特市30日專電)美國大選倒數,共和黨在搖擺州北卡有守成壓力,多處防守力阻民主黨「翻藍」。如今北卡選情膠著,對川普鐵桿支持者來說,搖擺州失守很難吞。當地退休公務員瓊恩說,如果賀錦麗勝選,「我不會接受」。


北卡羅來納州人口最多城市夏洛特市(Charlotte)屬麥克倫堡郡(Mecklenburg),自從2000年投票支持共和黨籍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後,一路改挺民主黨。


今天共和黨名嘴,印裔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上這個「藍郡」踢館,吸引約200人。


頭戴繡有金字「川普隊隊長」(Trump Force Captain)棒球帽的瓊恩(Joan),是排隊進場的川粉之一。她傍晚接受中央社採訪時強調,美國犯罪及邊境問題嚴重,政府兩手一攤,什麼都沒做,「我們非常需要川普」。


川普就像是所有社會問題的解方,瓊恩完全無法想像川普敗選的場景。她說,賀錦麗如果勝選,對美國來說是悲哀的一天,她拒絕接受。


「我不相信民眾會支持她、真的投票給她。我剛剛和女兒一起看一段短影音,內容是民眾在(密西根州)卡拉馬朱(Kalamazoo)造勢活動上狂噓她,沒半個人為她喝彩」。


瓊恩也提出今年選舉舞弊的可能性,強調自己2020年大選期間在密西根負責計票事務,「目睹選舉最混亂的情況」,她還必須介入抽換人員,「當時選票箱及所有一切都亂七八糟」。


同樣提到密西根爭議的還有排在瓊恩前,等待拿取免費川普T恤的46歲小老闆傑森(Jason)。


「我看過影片,他們(選務人員)把硬紙板貼在窗戶上(拒外界檢視),然後站起來鼓掌。有些人還戴著拜登的面具在計票。這種事情你可能會在第三世界國家聽說,但不該在美國發生」。


對於川普可能輸了又不認,反而再次掀起暴亂,重演國會大廈血腥暴力事件的說法,傑森反指這是民主黨論述,「說別人就是說自己」;共和黨人在川普治下可不曾有暴力事件。


「指責你的對手在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以製造混亂。這就是民主黨人一直在做的事情,到現在還是這樣」。


瓊恩與傑森口中的密西根「亂象」要回到4年前的11月5日,當時美國總統大選計票持續進行,時任民主黨候選人的拜登領先在任總統川普,選舉人票已接近270張當選門檻。


密西根州已完成97%計票,拜登以49.8%比48.6%領先。川普陣營提起訴訟,以過程嚴重不透明為由要求中止採計郵寄選票,遭法官駁回。


大選倒數6天,名嘴拉馬斯瓦米不是唯一在北卡造勢的共和黨人馬,主帥川普上午來到北卡東部城市洛磯山(Rocky Mount)衝刺,賀錦麗一大早去另一重要城市羅里(Raleigh ),副手華茲(Tim Walz)一天內連跑北卡至少3個地點,等於兩陣營的正副手幾乎到齊,足見北卡份量。


過去11次總統大選中,共和黨10度拿下北卡,民主黨只有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2008年成功將北卡轉藍。2020年,拜登贏得全國普選票,北卡仍以1個百分點的差距挺川。


不過,拿過去6次北卡選舉結果與全國比較,快速發展、種族多元化的北卡正逐漸朝對民主黨有利的方向偏移。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分析,2000年大選時,北卡比全美「紅」(共和黨代表色)了13個百分點;到了2008年,差距縮小至7個百分點;而2020年時,只比全國「紅」了6個百分點。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指出,民主黨再次把北卡「翻藍」的機率不低,11月5日可能就是翻轉之日。


今年北卡民調極為膠著。截至9月19日,美國民調整合網站538網站(Fivethirtyeight.com)顯示的北卡民調平均顯示為川賀平手,使北卡為全美選情最緊繃的州之一。


如果民調可信,這代表北卡明顯左傾。不過,美國已有民調翻車的血淚過往,北卡或全國民調都可能偏離預期。


北卡成為兩方人馬搶攻的州主要歸因於人口因素,其中一項是北卡擁有大量非裔選民,占全州21%,而全美非裔只占12%。


整體而言,非裔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在北卡更甚。根據2020年出口民調,全國有87%非裔選民挺拜登,北卡則高達92%。


2024年民調顯示,北卡非裔選民仍比全國非裔選民平均更支持民主黨約5個百分點。8月19日以來的交叉民調可見,北卡83%的非裔選民支持賀錦麗,而全國非裔選民有78%挺賀錦麗。


但共和黨在北卡仍有一項關鍵優勢,也就是當地眾多鄉村人口。


根據2020年出口民調,27%的北卡選民居住於鄉村地區,比其他6個主要搖擺州都高。鄉村選民自2008年歐巴馬勝選以來,已明顯轉紅。在北卡南部地帶,鄉村選民普遍更保守,對信仰虔誠,共和黨立場更對他們的胃。(編輯:韋樞)1131031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