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新聞
  • 放.專題
  • 放.文創
  • 放.高論
  • 放.直評
  • 放.擂台
  • 放.情吃
  • 放.瘋玩
  • 放.TV
  • 關於放言
  • 即時
  • 熱門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國際
  • 科技
  • 生活
  • 放.新聞
  • 放.專題
  • 放.文創
  • 放.高論
  • 放.直評
  • 放.擂台
  • 放.情吃
  • 放.瘋玩
  • 放.TV
關於放言 版權聲明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放言科技傳媒 版權所有
SEARCH : 光電
77筆資料
  • 放.新聞 科技
    響應政府綠能政策 中華電信催生雲林工業區首座太陽能停車場
    太陽能停車場佔地2206坪,每年可發電57.5萬度綠電,每年有效降低293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同約發揮30公頃造林效益,並規劃200席停車位,提供園區內周邊廠商員工便捷停車環境,滿足工業園區停車需求,兼具環保及長期投資效益。
    2020.11.20
    放.新聞 科技
  • 放.新聞 政治
    美售我MQ-9B影響國造「騰雲」無人機產製?國防部:戰術運用、部署不同!
    「與美軍購,沒有關聯。」張哲平強調,當初要向美方購買無人機的計畫,其時程與我國自製研發的騰雲相近,當初規劃的戰術運用以及部署皆不同。他表示,不會有排擠狀況發生,既有的科研跟委製案都照計畫進行。
    2020.11.19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財經
    拚聯合國2030年循環經濟達標!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三階段」目標減少事業廢棄物
    曾文生表示, 經濟部負責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等相關問題,第一階段是建立框架,當事業面臨廢棄物處理時,可提高利用率、減少廢棄物量,並盤點哪些是法規要排除的障礙。
    2020.10.16
    放.新聞 財經
  • 放.新聞 科技
    首創綠電自由化 投資團隊呼應ESG朝全球企業減碳目標邁進
    今(14)日於南港展覽館開幕的2020 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為全台最具指標性之能源年度盛會,集結再生能源及綠色金融等齊聚展出,期望以此展覽促進產業交流與商機
    2020.10.14
    放.新聞 科技
  • 放.新聞 科技
    2020 Energy Taiwan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盛大展出!政府力促台灣朝「亞太綠能中心」邁進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今(14)日起至16日於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展出,串聯「太陽光電」、「風力能源」及「智慧儲能」三大領域共構能源鐵三角,共計130家廠商,使用500個攤位,展示創能、儲能、節能最佳解決方案,是全臺唯一再生能源展銷平台。
    2020.10.14
    放.新聞 科技
  • 放.新聞 政治
    王美花爆料「蔡英文指自己是最重視再生能源的總統」  小英:眾所皆知的事不算爆料
    「我沒有期待在這裡會被爆料,不過我剛才跟我台大法律系學妹講一件事,眾所皆知的事情不算爆料,」蔡英文上台時首先回應。
    2020.10.14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政治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共控李孟居「台諜」始末… 蔡英文遞「橄欖枝」對岸「不領情」!
    中國在蔡英文國慶演說後,大動作宣傳台諜案,對於台灣釋出善意,毫不領情。
    2020.10.12
    放.新聞 政治
  • 放.專題
    「離岸風電」專題2|綠能電力調度沒問題!「掌舵手」台電曝:併網技術克服風力發電「間歇性」
    吳進忠說,風機皆是根據台灣風力條件設計,走向高科技化、性能很好,即使遇到東北季風很強時,電力也不會一下子增加很多,風力減弱時也不會一下子驟降,這個特性和外界想像會從0暴衝到100不同。
    2020.08.26
    放.專題
  • 放.專題
    《放・獨家》「太陽能國家隊?」系列報導三之2: 「支架國家隊」!臺灣特色的太陽能產業鏈
    憶及「太陽能支架國家隊」在何種契機下交會?徐聰平說:「大家都是小公司有成本壓力,還有困難點,有各自擅長的地方就能結合。」
    2020.08.20
    放.專題
  • 放.專題
    《放・獨家》「太陽能國家隊?」系列報導三之1:台電蓋「全台最大」地面型光電,8月底完工! 里長憂「洗滌液」恐成汙染源
    「政府樂觀是好事,不一定能成事。」
    2020.08.20
    放.專題
  • 放.專題
    《放・獨家》「太陽能國家隊?」系列報導二之3:漁民是「土地爭奪戰」下的受害者 七股漁民:文蛤不夠吃,漁電共生只能維持產能70%
    我國漁業結構「生產率大於供給率」,需要100隻但養到140隻,養得起來的沒有錢賺,能賺錢的養不起來,養殖物種有50樣,其他18樣都供過於求,有兩種養得起卻產量不足,「就是白蝦跟文蛤」。
    2020.08.19
    放.專題
  • 放.專題
    《放・獨家》「太陽能國家隊?」系列報導二之2:土地絕對夠,「社會共識」才是大問題! 業界:是否放在對的地方?會不會破壞生態?
    「地景、地貌是共有的回憶」,也是四季更迭的資產,社區意識是不能剝奪的權益,都是必須被聽到的聲音。
    2020.08.19
    放.專題
1234567
>
精選文章
2021.01.13
沒有任何人想要生病!陳時中為染疫醫師抱不平:醫師也是人,不同的是要天天站在第一線
近期熱門
放.新聞 / 政治
國民黨「應援楊志良」神邏輯:一定是楊常監督民進黨得罪蔡英文,才會被集中攻擊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中國自己春運都快喊停了,還在台商春節泡泡?
放.新聞 / 政治
嘆「台灣最大問題是希望政府死」!李秉穎專業立場看兩署長LINE群組鬥嘴:大部分人贊成葉金川看法
放.新聞 / 財經
昔國民黨喊「讓晶圓滾出去」 是什麼原因保住台積電 阻止關鍵技術外流
放.高論 / 豪不諱言
【豪不諱言】「亞洲沙皇」康貝爾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放言科技傳媒 版權所有
  • 關於放言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