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新聞
  • 放.專題
  • 放.文創
  • 放.高論
  • 放.直評
  • 放.擂台
  • 放.情吃
  • 放.瘋玩
  • 放.TV
  • 關於放言
  • 即時
  • 熱門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國際
  • 科技
  • 生活
  • 放.新聞
  • 放.專題
  • 放.文創
  • 放.高論
  • 放.直評
  • 放.擂台
  • 放.情吃
  • 放.瘋玩
  • 放.TV
關於放言 版權聲明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放言科技傳媒 版權所有
SEARCH : 男女
121筆資料
  • 放.文創
    國軍招募,流行音樂盡一份心力!回顧那些年的軍校招生廣告主題曲
    YouTube平台上這些招生歌曲的留言板裡,都還可以看到有不少人表示,當初他們就是因為聽了這些歌、看了那些廣告受到激勵,就此投考軍校當了軍人的,也證明了當年的廣告手法是有效的
    2021.01.28
    放.文創
  • 放.文創
    融合香港路線及台灣本土元素,林憶蓮以《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專輯奠定進軍華語歌壇里程碑
    吸取林憶蓮在香港成功的經驗和音樂元素,再以台灣本地口味予以延伸,使這張專輯不像某些港星作品顯得水土不服,反而讓林憶蓮的港式都會女性風貌恰如其分地進行了台灣本土化,為日後更創高峰的系列都會女性歌曲如〈傷痕〉等打好了基礎
    2021.01.25
    放.文創
  • 放.擂台
    讀者投書|笨蛋,問題在柯文哲的「性別歧視」!
    笨蛋,問題在柯文哲!
    2021.01.25
    放.擂台
  • 放.文創
    黃舒駿追隨羅大佑「社會觀察歌手」路線,《雁渡寒潭》專輯奠定音樂奇才形象
    這張專輯充滿黃舒駿強烈的個人色彩,尤其在歌詞創作上,大量堆砌出的文字量體其實經過細膩的考量和編排,看似白話卻充滿暗喻及寓意,加上大膽嘗試各種音樂元素,連大師級的李宗盛都稱其為「黃舒駿真正值得一聽的作品」
    2021.01.21
    放.文創
  • 放.文創
    李宗盛開台灣樂壇之先,赴美錄製潘越雲《舊愛新歡》專輯,為台灣樂壇帶來「新聲音」
    《舊愛新歡》是台灣流行音樂首度拉到國外錄音的專輯,該專輯的成功,為台灣流行音樂打開一扇通往遼闊新天地的門,此後陸續有越來越多的作品去到國外進行錄製工作
    2021.01.19
    放.文創
  • 放.新聞 政治
    讚賞國軍女力!蔡英文視導「陸軍54工兵群、飛訓部」 女工兵「手指愛心」揪總統合照
    蔡英文說,這四年多來除了軍購及推動國防自主,讓國軍有更加精良的裝備使用,在軍人待遇、營舍整建上,政府也都積極推動當中。
    2021.01.15
    放.新聞 政治
  • 放.文創
    在〈愛江山更愛美人〉之前,歌手李麗芬首張專輯《梳子與刮鬍刀》塑造獨特的都會女性形象
    可惜《梳子與刮鬍刀》專輯難以讓當時會購買專輯的主流族群青少年引起共鳴而叫好不叫座,不過這仍然是一張了解華語概念專輯發展脈絡,以及李麗芬在〈愛江山更愛美人〉之外駕馭不同曲風的功力所在的代表作
    2021.01.13
    放.文創
  • 放.新聞 社會
    《民法》成年下修為18歲「三讀通過」,2023年正式上路!青年滿18歲可自主結婚
    修法後,青年不分性別,年滿18歲即可以自主結婚。
    2020.12.25
    放.新聞 社會
  • 放.新聞 社會
    北榮血清抗體檢測推估全台萬人曾染疫?張上淳:數據能不能推至全台有待討論
    張上淳補充,北榮的研究中,選取採樣的樣本代表性是否足以推論全國的狀況,在學術討論中會有點疑義。
    2020.12.16
    放.新聞 社會
  • 放.文創
    聽到歌曲就想起電影!金馬獎歷年最佳電影歌曲創造許多暢銷流行代表作
    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獲獎作品中,有不少能獨立於電影之外成為暢銷流行歌曲,不過也有不少在商業上大獲成功、入圍時被視為奪獎大黑馬的暢銷流行歌曲,結果卻都抱憾而歸
    2020.11.20
    放.文創
  • 放.文創
    不只〈天天天藍〉,潘越雲《情字這條路》點燃「新台語歌運動」火苗,深遠影響力至今仍在
    滾石唱片在專輯封面稱這張專輯為「台灣開埠以來最美的台語情歌」,其中的宣傳文字則寫著「我們的動機,單純得不過只想做一張真正感人的台語唱片罷了」
    2020.11.09
    放.文創
  • 放.新聞 國際
    世界各國領袖道賀「拜登勝選」! 川普尚未出面…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推特發表聲明說:「我期待未來與拜登總統合作。倘若我們想要克服我們時代面臨的諸多重大挑戰,我們大西洋兩岸的友誼難以取代。」
    2020.11.08
    放.新聞 國際
12345678910...11
>
精選文章
2021.02.22
讀者投書|為什麼我反對藻礁公投?應理性思考環保與經濟的平衡
近期熱門
放.新聞 / 政治
「疫苗統戰失敗!」上海復星不敢回應、BNT主動聯繫… 統媒、藍營、國台辦鼓吹「中國疫苗」不攻自破!
放.新聞 / 政治
趙少康稱「交易過程沒聯繫馬」...起訴書打臉?尚毅夫2018年揭露:「中廣履約爭議,趙曾找上馬英九」
放.擂台 / 放擂台
讀者投書|蔡總統面對新時代的國安人事佈局 其實有跡可循
放.高論 / 瑞不可擋
【瑞不可擋】韓國瑜的一場遊戲一場夢
放.新聞 / 政治
飛官匿名抱怨「共機消磨戰」快崩潰揚言簽退 于北辰駁斥:我的學生不會有貪生怕死之輩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放言科技傳媒 版權所有
  • 關於放言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