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新聞
  • 放.專題
  • 放.文創
  • 放.高論
  • 放.直評
  • 放.擂台
  • 放.情吃
  • 放.瘋玩
  • 放.TV
  • 關於放言
  • 即時
  • 熱門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國際
  • 科技
  • 生活
  • 放.新聞
  • 放.專題
  • 放.文創
  • 放.高論
  • 放.直評
  • 放.擂台
  • 放.情吃
  • 放.瘋玩
  • 放.TV
關於放言 版權聲明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放言科技傳媒 版權所有
SEARCH : 花蓮
337筆資料
  • 放.新聞 社會
    中橫墜谷英籍男疑「潛艦國造工程師」引外界疑慮 于北辰籲:說清楚不搞神祕就好!
    潛艦國造會有很多個顧問,他可能是專精於某個方面。于北辰也呼籲,為了化解外界疑慮,不要搞神祕,講得清清楚楚就好。
    2021.04.22
    放.新聞 社會
  • 放.新聞 政治
    王國材接任交通部長!行政院借重「專業」與「優秀協調能力」盼「立即上手」推動台鐵改革
    羅秉成說,王國材具有優秀的溝通協調能力,近期最著名的,就是2019年華航機師罷工時,他非常穩健圓融處理,「有這樣優秀溝通與協調的能力,是非常可貴的交通專家跟政務人才」。
    2021.04.19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政治
    台鐵重新通車!林佳龍親搭首班車視察,確保通車順利 林楚茵:看得出他為此事鞠躬盡瘁
    林楚茵認為沒有一位政治人物會希望在任內發生這樣的事故,想必林佳龍也非常的內疚。她提到,林佳龍在立法院備詢時,可看出他非常疲憊,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善後。
    2021.04.19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政治
    衛福部「善款運用基準草案」出爐!陳時中宣布:暫定將撥1,500萬予「每位罹難者家屬」
    陳時中說,政府本來就應該做的事情一件都不少,跟這個費用無關,這筆錢是「外加的」,這純粹是社會的愛心,由政府來做適當的分配。
    2021.04.16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社會
    任務完成! 76行者「無償修復太魯閣號罹難者遺體」告一段落;20日鐵路通車「揮別林佳龍」
    「此次花蓮太魯閣事件已完成任務!」76行者昨深夜在臉書發文,截至目前共累積7.8個讚、7030則留言、615次分享。
    2021.04.15
    放.新聞 社會
  • 放.新聞 社會
    太魯閣事故公祭待滿全程 林佳龍「三鞠躬」未回應請辭交通部長
    林佳龍全程在現場與罹難者家屬一同待到公祭最後。公祭流程全部結束後,他僅簡短回應,「謝謝大家,大家辛苦了。」
    2021.04.15
    放.新聞 社會
  • 放.新聞 社會
    太魯閣號事故聯合追思公祭… 蔡英文一抵現場突下小雨顯哀戚 暖心擁抱罹難者家屬
    入場後蔡英文首先率蘇貞昌、林佳龍、陳時中等政府官員行三鞠躬,並與現場罹難者家屬一一擁抱致意。隨後柯文哲、侯友宜則也率市府官員行三鞠躬,並向台下家屬表達關心。
    2021.04.15
    放.新聞 社會
  • 放.新聞 政治
    美兩位前副國務卿也「挺台」 阿米塔吉:單純建立強健支持! 史坦柏格:對「非常活躍的民主」深感欽佩
    史坦柏格認為,台灣非常卓越的防疫成果,充分證明「民主體制」可以提供健全並且有效的治理模式,「這個非凡的成就,全世界都注意到了!」
    2021.04.15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政治
    肯定林佳龍負政治責任處理善後工作!民眾黨籲盡速成立「台鐵推動改革小組」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認為,台鐵施工管理出現問題,造成工地主任帶頭違法,沒有依照職業安全規範,勞動部應儘速對台鐵工地全面勞檢、督促台鐵對內管理遵守職安法規,台鐵也應要求承包商落實職安責任,代表承包商的現場工地主任更是重中之重,台鐵務必透過管理、訓練機制,落實工地安全管理。
    2021.04.14
    放.新聞 政治
  • 放.新聞 政治
    特稿/燎原焦土抽新芽|政治生涯最低迷的深淵… 光影灑落,刻劃林佳龍「輪廓立體的另一面」
    林佳龍最打動人心的,無非是發表「我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交通部長」,在臉書宣告將正式辭職下台。他的態度,各工會都感受到了。
    2021.04.13
    放.新聞 政治
  • 放.擂台
    讀者投書|國民黨眼中的太魯閣號意外,只是鬥爭的道具
    在地方議會,國民黨暗示要市長下台,先不管按照這個邏輯,也應該要求花蓮縣長徐榛蔚下台之外,在中央,國民黨更是明示要林佳龍跟蘇貞昌下台。甚至連衛福部開設、受《公益勸募條例》等法律監督的捐款專戶,都遭到「發災難財」、「不值得信任」等各式質疑。
    2021.04.13
    放.擂台
  • 放.擂台
    讀者投書|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災難修復的漫漫長路
    在檢討太魯閣號的重大缺失之外,更急迫的是傷者、死者、死者家屬,還有救難者的全面性關照。
    2021.04.13
    放.擂台
12345678910...29
>
精選文章
2021.04.16
【豁然開朗】江啟臣的歷史紀錄:一天內被中國、美國、歐盟洗臉
近期熱門
放.新聞 / 政治
日本起風了! 全部媒體頭條一面倒「力挺台灣」 駐日資深媒體人:很感動台灣人救了自己!
放.新聞 / 政治
拜登首發「特使團」抵台!吳釗燮、酈英傑親接機 擊肘、揮手打招呼「展親民作風」!
放.高論 / 別創一格
【別創一格】美軍殲滅《遼寧號》的戰略蔑視!
放.新聞 / 政治
江啟臣見不到「美特使團」怨政府「不透明」!外交部反擊:AIT依照「訪團旨趣」安排!
放.新聞 / 政治
「拜登特使」訪台 賴士葆稱:「為Push萊豬、基改食品進口」;許智傑轟「睜眼說瞎話」、一味討好中共!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放言科技傳媒 版權所有
  • 關於放言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