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領導 / 經營與管理
放.領導
經營與管理

打造社會住宅的未來意象 黃景茂執行長:「我們目的是實現居住正義,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家」

2021.09.16
17:48pm
/ 放言編輯部 李曉景

「我們希望可以實現居住正義,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黃執行長說道,他希望社會大眾,不論是特殊弱勢族群,或是一般就業青年,都能有享受社會住宅的權利。

現代社會的都市房價居高不下,社宅規劃應是台灣需積極著手的重要政策之一,2017年世大運興辦時,媒體曾積極報導選手村變社宅一事,對部分人來說,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到「社會住宅」這個議題,但其實社會住宅的興辦計畫,早已開始啟動。

 

社會住宅,是以低廉租金提供都市青年、弱勢族群一個友善居住環境的建設,秉持著只租不賣的原則,民眾可以用一般租屋市價的八成左右租取,而屬於社會弱勢的優先戶,則可以用八成再打八折的金額租用,根據行政院核定的「社會住宅興辦計畫」,政府將以820萬戶為目標,分兩期執行,目前執行到第二階段,由中央政府交辦「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預計在2023年,完成第二階段的8萬戶目標,國家住都中心在本次計畫中,不僅負責最初的規劃、設計和營建項目,甚至連後續的營運管理,都屬於國家住都中心的管轄範疇,本次放言特別專訪到國家住都中心的黃景茂執行長,幫助大眾了解國家住都中心對於社宅興辦計畫的願景及理念。



落實居住正義  實踐長久經營 共同維護社宅價值

 

黃執行長是都市設計背景出身,在來到國家住都中心任職前,就曾擔任過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及台北市都發局局長,多年的大型監造與規劃經驗,使他對社會住宅的期望,並非僅有建設面上的看法而已。「我們希望可以實現居住正義,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黃執行長說道,他希望社會大眾,不論是特殊弱勢族群,或是一般就業青年,都能有享受社會住宅的權利。

 

 

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一個很重要的社宅經營理念,那就是「除了蓋,還要養。」黃執行長表示,若是房產出售,通常售完就不必後續管理,但國家社會住宅,是一個需長久經營、不斷維護的公財產,所以即使在民眾入住後,社會住宅依然需訂定良好的生活公約規範,如民眾不得在走廊堆砌私人物品等,以維護公共空間品質。由此可見,國家住都中心在社宅維護的層面,擁有非常全面的營運思維。

 

打破過往社宅印象  安全 舒適 美觀 成為新指標

 

以往較早的社會住宅,多為國宅出租,但黃執行長提到,普遍民眾對早期國宅建築印象較為不佳,這是由於早期的國宅,防震規格不完全和隔音效果差等原因導致,且在營運方面,國宅也無嚴格的後續管理、公共維護等措施,可說是軟硬體上都有待加強,而這也是國家住都中心想極力擺脫的社會住宅印象。

 

黃執行長表示,新式社會住宅,一定要兼顧軟硬體層面,在建設上,新式社會住宅須符合三大標章,分別為綠建築標章(銀級)、智慧標章(合格級)和耐震標章,特別是耐震標章,繼921大地震後,是國人最為敏感的部分,這點黃執行長請民眾不用擔心,因為每一個社宅工程,都是照「金質獎」的標準去建造,防震上絕對無慮。而建築美學也是黃執行長所重視的,他希望設計上能符合兩大要點,一是盡可能保留社區空地或一樓,打造舒適的開放空間,供里民休憩使用,以符合現在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另一是希望建築能自然地融入當地生活環境。是故在社宅外觀上,黃執行長特別看重「設計理念」,他表示,好的設計理念,會考量到建築本身和周遭環境的配合,例如若座落於山腳下,或溪流對面,就應在設計階段將環境元素與之融入,如果僅當作一個普通的社宅基地設計,整體就會「沒有感覺」。由此可見,黃景茂執行長對於社會住宅的要求,不僅是「完成就好」而已,而是精益求精地追求更優質的建築意象,提升民眾觀感的同時,也為市容帶來更多元、舒適的風貌。

 

工程發包效益化  縮短時間也能同時兼顧品質

 

詢問到目前興辦的狀況,黃執行長表示,自去年開始招標後,到目前為止已決標了23個工程案,共計6,773戶,決標率高達72%,到年底前陸續還會有一些大型建案進來,可預期達到今年目標的15,000戶,照這個進度,在2023年,應該就能夠完成第二階段興辦計畫,這些社宅將主要分布在六都,以緩解都市房價問題。

 

如此高的執行率,不禁令人好奇,國家住都中心在工程發包及土地協尋上,是否有其執行祕訣?黃執行長表示,土地協尋方面,因為社宅用地幾乎都來自國有地或向公營企業租取,再加上營建署及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所以過程大多很順利,並無祕訣之說。但在工程發包方面,社會住宅與其他公共工程案確實有所不同,雖都採透明的公開招標方式,但一般公共工程多採傳統發包,流程上需先完成規劃設計,並且通過審核後,才可進行後續廠商評選招標的部分,而國家住都中心目前大部分是採取統包工程,統包工程則是在招標時,就將營造、機電廠商及建築師請來統一公開招標,雖說此法在時效上較無法讓建築師大展身手,但在流程上,統包工程比傳統工程快了約一年左右,以社會住宅的急迫性來說,確實是比較有效率的選擇。

 

「並不是說統包工程比傳統工程快,就比較不好」黃執行長說道,並解釋國家住都中心至今其實已舉辦了兩場招標說明會,皆廣邀10多年來,經驗豐富,且得過金質獎的優質廠商及建築師來參加社宅工程,所以可以拍胸脯保證,即使統包工程較快,依然能夠確保建築品質無慮。

 

讓生活藝術化 打造公共空間 落實社區營造

 

好的社會住宅,除了滿足上述工程、外觀上的條件,最重要的還是傾聽居民需求,才能真正落實造福民眾的理念。在這方面,國家住都中心皆會定期舉辦社會住宅座談或說明會,和當地居民溝通並了解目前的需要,「像是托育、托嬰中心,或是日照中心,都是現在大家最喜歡的公益設施。」黃執行長說道,若中央部會有補助或地方政府有配合編列預算,地方政府都可以在社宅經營公益設施,以提高居住舒適度。

 

訪談最後,被問及對國家住都中心未來的期望,黃執行長表示,自己最想推廣的還是社宅的「社區營造」,社區營造需要良好的管理、公共交流空間,及定期舉辦的活動,方能達到「里民參與」帶動「社區營造」的目的。此外,他認為生活的藝術是需要積極培養的,未來國家住都中心會陸續安排一些藝術家進行座談分享,推廣「公共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對黃執行長和國家住都中心來說,如何形成社區聚落,將社會住宅打造成「家園」,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才是社會住宅的未來意象。

 

 

圖片來源: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