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胼手築起避風港,五甲教養院照亮弱勢身障者,助慢飛天使輝耀生命光彩

2022.12.28
14:01pm
/ 放言編輯部 丁瑄

鑲滿碩果的樹蔭間充盈歡快爽朗的笑聲,大夥兒或俯拾掉落、或伸手摘取枝枒邊懸掛的飽滿土芒果;陽光灑落庭院,拖車上的籃子盛滿翠綠果實,五甲教養院生們快樂合影,分享收穫與喜悅。

 

新婚兩年,一場車禍奪走她丈夫性命,留下1歲多和出生僅40天的兩位女兒,家計重擔全落在田素蓮身上。長輩的責備及失去摯愛難以承擔,她一度想要出家,將功德迴向給先生,卻在醫院角落看見身心障礙者展露生命韌性,因而發願要為弱勢的身心障礙者撐起保護傘,行善積德,給這些孩子一個溫暖的家。1988年,田素蓮於台南成立「五甲殘障教養院」(2007年後更名為「台南市私立五甲教養院」),將善念付諸實踐,支撐清寒家庭、協助照顧其身障家屬。

 



照料院生身心、培養自理能力,分擔家屬負擔,是五甲教養院的經營宗旨。現任教養院長王怡君說明,對於身心功能性較佳的服務對象,會由教保員評估個別需求,進行吃飯、盥洗或其他生活技能訓練,讓他們能學習照顧自己;而功能性較弱者,因無法反應自身需求,教保員會悉心觀察他們的生理狀況,早中晚測體溫及血壓,隨時注意保暖與身體健康,必要時評估轉介就醫。此外,也安排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每週入院為院生進行復健訓練,教保員也會和復健師請教些簡單的運動或被動關節運動等,以便在平時能帶領服務對象隨時隨地操作。

 

「為了讓服務對象生活更充實,我們會請專業老師進來教授樂器,或是去接洽手工、跟工廠拿些代工來做。」王怡君表示,透過工作來增加院生收入,或是學非洲鼓、太鼓後參與演出與競賽,促進他們的自我認同、提升自我價值。這些身心障礙者付出心力、展現技藝成果,從被社會忽視的視閾中走入人群,重新被認真注視。

 

 

善心涓滴匯聚成河、川流不歇,永誌於心。

 

院生帶著掃帚與畚箕,深入社區清掃,曾有一次未到現場而接獲紅茶店阿姨的電話關心,讓他們感動不已,也為此精心製作了一張卡片,將感激回送給阿姨。「不是因為有缺陷,就要等別人來幫忙,我們也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把環境整理得更好。大家還是有看見我們勤奮打掃、給予關心,我覺得和社區居民的互動過程是很美好的。」王怡君分享教養院的暖心小故事,見證人間處處溫情常駐,善心持續傳遞、生生不息。

 

曾接受院方服務的對象,因老化身體不便,需要大量醫療支持,轉介至護理之家後,一年多便逝世,家屬仍常回院探訪,並讚許院方照顧細心周到,感嘆帶走自己姊姊的不是疾病,而是跌倒,讓院方深感揪心。即便該個案離開了,家屬依然在聖誕節活動時回院同樂、協助院生,讓教養院團隊動容、滿懷欣慰;雖生命消逝,但溫暖傳承成為善的循環、凝蘊能量。

 

教養院充盈著愛與關懷,卻也咬牙熬過不少風雨侵襲的日子。

 

八八風災後,院區容易嚴重淹水,為精準判斷撤離時間,讓王院長備感壓力。過早撤出顯得太大費周章,過晚則可能需要消防隊前來營救,造成人員負擔,水災常在凌晨發生,王怡君聽到雨聲變大時就睡不著覺,得回到院內看水溝水是否滿溢。有年半夜兩三點打電話請婆婆來家裡幫忙看顧孩子,便開車直驅教養院,當時水已淹過雙腿,她仍緊抓籬笆、前進院內救援,「完成院內消毒整理安頓好一切,隔天晚上返後家,大兒子跟我說:『媽媽妳怎麼這麼久才回來,我很想妳』」她憶起過往,哽咽傾吐辛酸:「這些院生是別人的寶貝,萬一發生什麼事,我沒辦法跟他們家人交代,但回過頭來又覺得,我也很心疼我的小孩。」畢竟是自己的抉擇,她還是決心完成使命,假日也會帶孩子到院內認識這些哥哥姊姊,更感謝公婆的體諒與支持,能無後顧之憂地照顧這群慢飛天使。

 

面對水患,只得選擇逐次搭建安全的園區建築,光是土地登記變更程序便耗費四年,去(2020)年才獲得使用執照,加上經費不足,一般建物連續多日就能完工,教養院和營造廠協調,有多餘費用時再請他們進來蓋屋,讓服務對象能去另一棟院舍安心就寢。體恤教養院需求,民間企業與機構常物資送暖、提供公益服務,「真的都是靠大家幫忙,讓我們的服務對象能夠有舒適的環境來生活。」

 

路途顛簸、走得坎坷,一路堅定奉獻初心,力求構築溫馨舒心的慈愛之家。

 

院長王怡君擔心這些孩子無處可去,承續母親田素蓮的使命後,也終於釋懷兒時對媽媽的埋怨。「從小就覺得媽媽常常騙我,說要帶我們去逛街,可是過了一下子又說因為要帶誰去看醫生,所以不能去了。但當我真的擔任院長時,聽到兒子說我都沒在放假,就能明瞭母親的為難、體諒她的辛苦。」王怡君也坦言,教養院最終希望院生能夠學會生活技能並回歸家庭,但絕大多數個案從嬰幼兒時期進院,到中年、老年就沒再回家,因父母親年邁、兄弟姐妹也有各自生活,難以回歸家庭,甚至有家屬送服務對象入院後,換了電話和地址、斷絕聯絡,讓教養院團隊非常心寒。

 

「姊姊,為什麼爸媽不來接我,我想回家!」院生渺小且簡單的願望叫人鼻酸,王怡君只能拍拍他的背,輕聲安慰:「你在這邊,過年也有大家陪你呀!」在教養院裡或許只有彼此共度四季,卻不減節慶歡樂氛圍,冬至搓湯圓、清明包春捲、端午做龍舟、中秋烤肉賞月,院方根據節日設計相關活動,像在萬聖節裝扮成吸血鬼、南瓜馬車或殭屍,或在冬陽照耀的草皮上慶祝聖誕節等,為院內時光添增色彩。頑皮世界、總爺藝文中心、左鎮化石館,偶爾遠足踏青、院外教學,探索生態奧妙,浸潤藝文之美,王院長期望往後帶著服務對象去旅遊,即便過夜對教養院及院生而言是極大的挑戰,院方仍盼盡力嘗試,去豐富他們生命的視野。

 

 

 

「現在聯合國也很重視身心障礙者的權利,我們希望能提升他們的照顧品質,讓他們自己做決策。例如從決定房間要佈置成什麼樣子,或是想去哪裡逛逛走走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決定開始。」王怡君表示,早期大眾較未注重身障者自我意志與喜好,許多事情都是由旁人代為決定,因此五甲教養院請益學者後討論研議,讓教保員試著引導院生開會表決事情,依其自身能理解的方式,如畫圈或畫叉為自己做抉擇,強化個人主體性。

 

除了更新設施、改善院區環境,王院長也考量到服務對象的老化需求,規劃增加服務人員、引進專業知識與資源,彈性應對院生狀況,也希冀未來發展日照中心,避免身障者與家庭聯繫逐日淡薄,「類似上下學的概念,早上爸媽去上班,孩子們來這裡學習生活自理、不讓父母操心,晚上回到家中和親屬互動,我們也能夠照顧更多家庭。」

 

 

圖片來源:五甲教養院提供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