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展覽
放.文創

台灣時代變遷記憶寫實顯影,《曾在的形跡》攝影展乘載往昔感受,靜待觀者觸發感受共振

2024.02.17
16:00pm
/ 放言編輯部 丁瑄

切下快門、落影於膠捲,從暗室顯影,一紙相片乘載多少歲月形跡?

 

1930年代後,台灣攝影創作以「寫實」為主旋律開展,如鷹鶚銳利直視生活與環境,留下光陰流變的倩影,為往昔社會樣態提供殊異視角,翻開不同切面的多元真實。這些攝影作品向閱覽者全然開放,在細節中蘊含著無數接點,等待觀者觸發頻率共振,尋覓多重詮釋可能性。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爬梳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與邱德雲(1931-2014)之大批捐贈影像作品,以《曾在的形跡》為題,跟隨兩人特出觀景攝取和影像語彙,一窺台灣往昔人物容貌、土地映像與城市變遷,揣想作者創作意念與當下心理景況,如何與作品對話交流。「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由各四大子題出發,循線走過李悌欽和邱德雲落影的形跡,從都市與農村兩處多重構面,勾勒出世代記憶的形意,漫步於台灣的曾在光景。

 

捕捉片刻突發趣味 勾勒都會景情故事

 

恬靜樸實的構圖,流瀉獨特的敘事口吻,李悌欽將鏡頭指向日常,城市隨時間推移,稀疏的街道逐漸簇擁人群,刻印當下真實人景姿態,也嵌入自己心境情狀。

 

受鄧南光、李釣綸等寫實攝影家啟蒙,「生活的氣息」對準巷弄街頭,等待關鍵的一瞬出現,在平凡中覺察生活樂趣,每幅影像皆是故事的開始,全都收納在片刻的巧合內。「真實的面容」照見被拍攝者的現下實貌,情緒自然流露,在鏡頭前全無藏匿,藉由人像將霎時鑄成永恆。

 

「走入現代」則主要沿著臺北城風貌變革,觀察其發展軌跡,紀錄農地消失前的最後身影,和摩登都會的時髦萌芽。李悌欽從都會角落俯拾「心境新象」,活用光影對比、幾何線條、強烈色彩元素,借景表情,將自身感觸與影像相互映照。

 

李悌欽作品〈少憩〉

 

李悌欽作品〈銀座〉

 

光影對比形塑勞動韌性 關懷農村生機與衰亡

 

明暗對比強勁的成像,鄉土的深刻紋理在作品中一覽無遺,邱德雲聚焦故鄉苗栗變化,以鏡頭平靜關懷勞動者的狀況,見證農村逐漸凋零的劇變,情感穿透影像,人與土地互動況味綿長。

 

「加里山下的家鄉」以硬派寫實深入客家人生活場域,紀錄信仰活動、村童嬉戲、農務工作剪影,充盈著人性溫度與客家韌性。走進田野、漁港與工地,邱德雲與勞動者同行,藉影像刻畫這些受炙陽曝曬、嚴寒刺骨的勞動群像,親睹「硬頸.勞動」背後堅毅不屈的精神與力量。當他「再訪農村」,青壯年身影從農地裡消失,苗栗農業動能老化,放眼盡是無力維持的廢棄田地,昔日鏡頭下生氣滿滿的耕作者,如今獨守空盪的農村,不勝唏噓。

 

邱德雲作品〈加里山下兒童樂〉

 

邱德雲作品《汗流脈絡》系列

 

器物雖無法言語,但表面留存的痕跡卻記載著使用者的過往日常,這些已被丟棄、遭人忘記的物品,就被社會淡卻的農村人,邱德雲藉「痕跡的溫度」以物擬人,紀念這些尚存餘溫的農村景象。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展覽期間:2023.12.07-2024.04.28

展覽地點:國家攝影文化中心(201 ~ 203展覽室)

 

 

圖片來源:取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