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財經
放.新聞
財經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 工研院與鴻海獲獎

2019.04.12
12:28pm
/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2日電)工研院和鴻海集團今天獲得美國科睿唯安「德溫特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工研院已3度獲獎,顯示工研院成功開發出高價值專利發明,也在原創性、市場研究和衍生發明展現潛力。


工研院分別在2014年、2017年、2018年等3個年度獎,根據科睿唯安的資料,全球只有3家研究機構入榜,與德國夫朗和斐協會(Fraunhofer)以及法國原子能(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齊名;工研3度獲獎,拿下全亞洲獲獎最多的研究機構殊榮。


科睿唯安大中華區德溫特與標準事業群總經理暨台灣區總經理范永銀表示,創新的過程相當艱難,因為從1到無限大,對台灣廠商沒有問題,但屬原創性的0到1非常不容易,工研院所展現的技術能見度與產業創新的影響力,顯示優異的創新質量與高度的技術全球布局。


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去年他剛上任才1個月就獲頒同樣的獎項,代表前任院長留給他的大禮,當時他對辦單位說「See you next year」,如今果然再達標。


劉文雄指出,工研院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相當重視是否符合「創新生命週期」的要素,亦即是否同時涵括從研發、保護、與商業化的完整歷程,因為一件有趣的創新構想,若背後缺乏專利保護或是未能商業化,充其量也只是曇花一現的構想。


他說,專利在過去屬於被動式,為法律訴訟上的保護,現今的專利價值已變成市場價值和增加競爭力的方法,過去工研院運用強大的專利數和能量協助本土掃地機器人松騰公司對抗國際大廠iRobot的訴訟而達成和解;如今這兩家公司甚至一起合作,松騰的接單出貨明顯上升還得擴廠,明顯帶動國內零組件供應鏈發展。


鴻海集團日本賽恩倍吉株式會社所長暨法務部部長(原日本夏普IP部門)李香蘭表示,鴻海集團連續兩年入榜獲獎,鴻海集團重視專利保護,並為企業創造很大的價值。她舉例,曾經在夏普的1項發明被運用到食品業的納豆加速發酵,突顯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衍生性價值。(編輯:蘇志宗)1080412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