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文教
放.新聞
文教

中國經濟崛起,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低端中國》揭露「全面脫貧」真相!八旗文化總編:宛如奴隸社會

2021.05.28
12:50pm
/ 放言編輯部 曾齡誼

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建立在官僚與企業聯手壓榨農民之上。

 

美國資深記者Dexter Roberts的一部著作《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於2020年出版,探討中國崛起的背後,深入採訪多民社會底層的農民工。近期該書被翻譯成中文上市,書名被取為《低端中國》。負責出版的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今早(28日)接受《放言》直播《蔻蔻早餐》的訪談,表示之所以命名為「低端中國」是因中國政府稱自己的人民為「低端人口」,此書深入介紹了中國經濟崛起背後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農民工生態。

 



Dexter Roberts的中文名為羅谷,為一名美國資深記者,曾任《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中國社長與《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中國社長。富察表示,羅谷是他自己取的中國名字,大部分在中國行走的美國記者,都有一個中國名字,是為了和當地人打交道,因為不能拿英文名字來打聽底層人的生活。

 

至於有關翻譯後的書名「低端中國」的由來,富察表示,由於中國政府將的社會底層的人民命名為「低端人口」,無法理解怎麼會有政府用「低端」二字來形容自己的人民?他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特色,所以用低端中國來命名這本書。

 

此書全名為《低端中國:黨、土地、農民工,與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The Myth of Chinese Capitalism: The Worker, the Factory, and the Future),該書揭露習近平宣稱「全面脫貧」背後,半數中國人口貧弱的真相。想了解低端人口,就必須了解農民工的群體構造、土地制度以及戶籍制度。羅谷認為,要理解黨、土地、農民工這幾個字才會明白中國的經濟為什麼會這樣。

 

富察提到,《彭博商業周刊》是非常商業取向的媒體,羅谷在撰寫此書之前做過大量中國經濟相關的主題,但那不是他最大的興趣。羅谷在看見中國崛起的形象後,讓他很讚嘆,想知道背後是什麼,所以往下探索,發現中國經濟崛起景觀的背後,是多達六億甚至九億中國底層低端人口所支撐的景觀。

 

富察表示,看到中國光鮮亮麗的崛起,背後一定有外人不知的一面。羅谷為了瞭解實際狀況,都會跑到現場去,盡可能去得到底層中國的景象。他在書中也提到,自己被當地官員控制。至於中國的戶籍制度,簡而言之,就是農民工被綑綁在家鄉的土地上,不可以離開,若要離開,需要透過地方單位寫憑證和路條。富察提到,當然中國是像奴隸社會般控制住他們,不肯讓他們離開。

 

另一方面,城市亦是如此,富察於2000年在上海工作,要去深圳不能去,因為深圳是特區需要入條。後來因為有太多往來,所以透過關係辦理通關證。富察認為,身為城市人就這樣了,農民工更是因為戶籍被綑綁在土地上。

 

後來政府出於底層發展需求,默許農民來到城市,但因為這些人沒有當地身分證,只能在城市和郊區打工,處處被管制。包括台商和港商老闆在內,也是處處被控制。書上提到雇主會把農民工一個月的薪水控制住,並沒收身分證,只有把工作全辦完才能回家過年。在中國,沒有身分證是不能買車票,也不能住宿。

 

富察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一代農民工就被犧牲掉了,到第二代問題都還沒解決,長達三十年到四十年的中國改革開放,完全是建立在這些像奴隸般的農民上。到了現在,城市不再需要這麼多低端人口,卻還是有農民湧入,造成社會治安問題和形象問題,所以現在的政策是要把這些人趕回農村,於是政府提出產業政策,要用機器人取代勞工,所以年輕人只能回農村創業。

 

那要怎麼創業?羅谷提出尖銳的問題,就是那些人連土地都沒有。有些人是在城市發展的不錯,但小孩沒辦法留在城市受教育,小孩沒辦法讀農工業學校,因為被政府廢除,卻又不被允許讀當地的工業學校。富察感嘆道,小孩的教育問題就是農民工一生努力工作最根本的問題,卻無法改變,這真的很可怕!

 

富察表示,這樣的狀態不只是在幾十人身上發生,而是幾億人。一個月收入僅5千台幣,漂泊在城市與農村之間。這就是中國政府所謂「全面脫貧」背後的真相。

 

 

圖片來源:富察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