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性騷案處理零容忍!民進黨性平三大黨務革新、提「性平改善與性騷防治加強方案」 賴清德親下嚴令:黨務主管知情不報者一律開除「永不任用」

2023.06.07
17:05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劉秀敏

針對近來爆出的幾起性騷擾爭議,民進黨黨主席賴清德今(7)日在中常會表示,民進黨一週以來進行了三大黨務革新工作,除了加強通報機制,新增三項申訴管道、修改黨內規定外,秉持零容忍處理原則,任何的申訴一定都會進入性平的程序,同時強調,黨務主管知情不報或隱匿者,經查證屬實,「一律開除,永不任用」,對性平議題表達了強硬的立場。

 

民進黨日前有數名前黨工指控在職期間曾遭遇性騷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這股#Me Too風潮更從政治圈延燒到媒體、藝文圈,而針對民進黨的幾起案例,包括賴清德、蔡英文及卓榮泰三位現任、前任黨主席都發聲致歉,總統蔡英文更提出性平的三大改革方向。民進黨今(7)日召開中常會,會後發言人張志豪轉述黨主席賴清德針對性平事件裁示,表示一週以來進行了三大黨務革新工作,除了加強通報機制,新增三項申訴管道、修改黨內規定外,秉持零容忍處理原則,任何的申訴一定都會進入性平的程序,賴清德更強調,黨務主管知情不報或隱匿者,經查證屬實,「一律開除,永不任用」,表達了強硬的立場。

 



民進黨今日召開中常會,會後發言人張志豪轉述黨主席針對性平事件的裁示。賴清德表示,從上個禮拜三到今天,民進黨接連爆發多起性騷擾及霸凌事件,有的發生在黨中央,有的發生在其他場合。針對發生在中央黨部的部分,黨中央已經籌組調查小組,而且現在也正一案一案的調查,已經有初步的了解,後續也會進入性平委員會的程序。這些事情,凸顯了在制度面與人員訓練,還有觀念的不足,無法即時制止錯誤行為、保護被害人、糾舉加害人,並有效補救錯誤的行為所造成的傷害。

 

賴清德指出,這個禮拜以來,民進黨做了三大黨務革新的工作。首先是「加強通報機制」,除了由受害人的單位主管,循黨內的程序來進行以外,現在多加了三項管道,第一是可以直接跟秘書長申訴;第二個是性平部主任設立了一個專責信箱,類似黨內的專線電話,且這個信箱只有性平部主任可以查閱,以保護當事人隱私;第三則是增加外部的機制,設外部的社工支援系統,並與外部心理及法律專家進行保密合作,當同仁因隱私及種種考量不願意進行內部通報時,可以透過社工師協助連結資源,諮詢外部心理及法律專家,尋求專業的支持與協助,並且在最自在與安心的情況下,訴說自己遭遇到的性騷擾或更嚴重的性侵害事件,而得到保護。

 

第二,秉持「零容忍」處理原則,任何的申訴一定都會進入性平的程序,只要申訴,透過上述四個管道,一定會進入性評程序。透過黨內的性平小組先協助,後續會有外部的性平委員會來協助保護當事人權益的程序。在進行的過程當中,被害同仁在內部諮詢時,在經同仁同意的情形下,全程得有一名性平申訴委員會的委員陪伴,或者是心理輔導師來陪伴並協助他。

 

賴清德並強調,若黨務主管有知情不報或隱匿者,如果查證屬實,「一律開除,永不任用」,情節嚴重還會移送法辦,也會把這個結果復知給黨部其他單位、地方黨部,或者是政府單位甚至公司,一定會復知這個情況,以追究他的責任。

 

第三是修改黨內規定,這部分秘書長許立明、主席室主任周威佑、性平部主任李晏榕,正在進行黨內相關規定的修訂工作,目的就是希望建立一個更友善的性平工作環境。

 

賴清德並說,除了三大黨務革新以外,也將進行性平教育,「黨內的性平教育,我親自參加」,黨中央跟地方黨部相關同仁,也通通都要加入這個性平教育。

 

而針對總統蔡英文提出的性平三大改革方向,賴清德也表示,要修法建立一個台灣社會性平更友善的工作環境,由行政院提法案,黨團一定會盡速進行修法,希望這一次的性平事件,不僅民進黨改善,也希望用民進黨改善的決心,去推動修法,建立全台灣更加性別平等的工作環境。

 

此外,秘書長許立明在黨務報告時也說明「性平改善與性騷防治加強方案」,張志豪轉述內容指出,民進黨因應近期性平案件,中央黨部提出「性平改善與性騷防治加強方案」草案,今天提出的報告主要是討論的初步方向,並以此草案為基本,未來也會與相關團體、專業人士及基層黨工等「由下而上、由外而內」針對該草案進行對話溝通,在傾聽及凝聚各方意見,讓機制更完善後,未來會明確建立,並提交中常會或中執會中進行通過。

 

這項草案的改善方向,分別為「防治」及「救濟」兩部分雙管齊下,防治策略部分透過書面聲明、行為準則和性平課程,加強本黨主管處理能力、與受雇員工性別意識,從源頭遏止性平案件發生;救濟部分透過新增申訴管道,包含增加外部管道與內部申訴機制,強化申訴方式。另透過明定處理準則(納入申訴委員會外部委員參與申訴救濟流程、明定各階段處理方式),改善性平事件救濟和處理流程。

 

 

圖片來源: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