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各國發展外文影音平台 爭國際話語權

2020.09.21
14:45pm
/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國際傳播環境快速變化,過去20多年間,多國投入資源經營英文頻道及網站平台,爭取國際話語權,已逐見影響力。在國際舞台上,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自產的外文報導質量均偏低。


以韓國為例,韓國聯合通訊社(韓聯社,YonhapNews Agency)為韓國官方通訊社,1993年即有電視新聞部門,對韓媒與國際媒體提供新聞影像服務。韓聯社電視新聞於1998年獨立發展為YTN新聞頻道,如今YTN已是韓國大型綜合媒體機構,並經營YTN國際頻道對全球播放,傳遞韓國訊息。


韓聯社近年快速成長,除了傳統通訊社影音與韓文、英文資訊服務外,並陸續發展繁體及簡體中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網站及外媒服務,維持海外近60個採訪據點。


另外,韓國官方不遺餘力透過媒體向全球推廣經濟與文化是「韓流」20多年來依然興盛的主因之一。韓國現稱文化、體育暨觀光部,於1997年出資成立英語播送的阿里郎電視(Arirang TV),由韓國國際放送交流財團(Korea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Foundation)經營,1998年設立衛星頻道,以全球觀眾與在韓外籍人士為收視對象。


韓國見歐美媒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英語系國家媒體主導國際發言權,透過國家力量讓世界看到韓國,阿里郎電視早期有官方味道濃厚的批評,經過20年發展,如今已是韓國資訊主要提供者。


新加坡政府在同一時期規劃整合星國媒體資源、打造對外平台,1999年統合各語言頻道,更名為「新加坡傳媒機構」(新傳媒,Mediacorp),由官方淡馬錫基金控股,同年推出英語發音「亞洲新聞台」(ChannelNews Asia)頻道和網站,如今亞洲新聞台已是亞太區主要國際資訊提供者,大幅增加新加坡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同時處理如川金會等大型國際事務轉播。


人口約3100萬的馬來西亞,官方經營的通訊社也擁有電視頻道。馬來西亞官方新聞通訊社Bernama通訊社與旗下的Bernama電視台,除了對馬國播送外,也共同對外媒提供多媒體內容,Bernama通訊社除了早期的馬來語、漢語與英語服務外,近年也擴大成立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網站。


部分台灣媒體雖然經營英語報導,不過「原生性」英語新聞量太少,外國通訊社稿件通常佔大部分版面,質量與國際媒體標準仍有差距,稱不上是具分量的英文媒體。商業媒體經營不易,無法投入資源經營英文報導,如此環境下,除了台灣觀點無法完整表述,國際間還得透過外媒來看台灣。


不少外國政要常私下抱怨,台灣欠缺英文新聞報導,不但台灣內部事件看不清楚,也無法透過媒體訊息進行政府間與社會間的有效交流與對話,雙方經常「迷失在翻譯」裡。他們不斷建議台灣必須有英文資訊平台,不過建議一直被忽略,無法落實。


東亞區域裡著名的英語媒體如香港的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新加坡的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因殖民歷史關係長期發展,至今已有一定的影響力。


非英語系的日本及韓國,主要媒體集團亦有發行分量足夠的英文報章,日韓即使已有多個多語及跨媒體經營的通訊社,公共媒體日本放送協會(NHK)、韓國廣播公司(KBS)仍成立NHK World、KBS Global英語頻道對國際放送。


這些頻道除了向國際傳遞民生、旅遊等實用資訊,同時包含文化、新聞資訊,吸引觀光客,帶動地方創生發展外,也增加民眾學習英語的管道,提升國家的雙語能力。(編輯:廖漢原)1090921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