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需要跟沒有誠信的人做生意,更沒必要對中國跪舔。」
中國為了報復美國參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於台灣周邊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並禁止台灣部分貿易往來。15日《紐約時報中文網》發佈一篇長篇新聞分析,認為中國的貿易禁令似乎是「象徵式」的政治行為。今(16)日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楚茵也發文評論,認為中共「以商(農)逼政」的手段,非常典型也非常惡劣,國民黨隨之起舞的批評和借題發揮也只會加深幫兇的身份。
林楚茵認為,中共「以商(農)逼政」的手段,非常典型也非常惡劣,「但我們台灣國內總是有人、政黨隨之起舞,再加上錯假消息傳播鏈,明明是中國對台灣惡劣的行為,都會被說成是『因為民進黨的執政,所以中國才會這樣』等等。」檢討受害者的言論令她感到十分荒謬,也批評,中國現在不欺負你,是因為你還「有利可圖」。
同時她也表示們台灣農產品外銷對中國的依賴一直不斷下降,2022上半年的出口數據佔比中,中國已經退居第三,喊話「我們不需要跟沒有誠信的人做生意,更沒必要對中國跪舔。」至於在野黨對於民進黨的攻擊,林楚茵則表示,「國民黨總是拿這種事情來隨之起舞,根本就是中共以農逼民的幫兇。」
《紐約時報中文網》指出,中國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北京方面懲罰台灣經濟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因為中國可能採取的「最極端措施」肯定會給自身經濟帶來不良後果,例如禁止半導體進口或對台灣港口進行全面的封鎖。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越來越不可或缺,僅台積電就生產了世界上約90%的最先進半導體產品,「中國不可能不需要」。
截至上週,中國海關已暫停了3000多家獲准向中國出口台灣食品生產商中約2/3的出口許可證,甚至台灣水產工業同業公會的84家公司中,已有一半的出口許可被中國暫停;不過公會秘書長吳姿容表示,許多公司在中國大陸申請許可證是想在未來某個時候在當地擴展業務,但「並不意味它們依賴中國大陸市場」。
其中,中國宣布暫停進口台灣的柑橘類水果,但威嚇的成效似乎不大;據統計,台灣的柑橘產業對中國的出口僅占台灣農業出口總額的1.1%。台南一名水果經銷商經理許曼更表示,自己的產品主要都是出口到日本,不太依賴中國市場。許多專家認為,中國會選擇停止進口台灣柑橘類水果是因為大多數柑橘園在「台灣南部」,而目前執政的民進黨在南部的勢力較大。
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里世界問題中心的台灣問題專家善學(Thomas J. Shattuck)也分析,中國未來的禁令可能會「更有針對性」地懲罰民進黨據點縣的產業。並且對於國民黨控制的縣市報復將可能會減少,是因為「北京的憤怒長期以來一直針對的是民進黨」,將報復加註於個別政黨也是為了試圖影響台灣的地方選舉,甚至是全島範圍的選舉。
(顯圖取自林楚茵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