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大約是台灣人最切身也是最能影響總統大選的議題之一,而根據《放言》民調顯示,在維護台灣的主體性上,認為維持與美國的關係比與中國的關係更重要;在對中與對美的外交政策上,超過一半的台灣人認為對美關係比起對中國是更重要的,顯示台灣雖然地理上距離中國很近,但心理上距離美國更近。
根據《放言》二月份的一份民調顯示,在維護台灣的主體性上,認為維持與美國的關係比與中國的關係更重要;在對中與對美的外交政策上,超過一半的台灣人認為對美關係比對中國是更重要的。這顯示了一個重要的意涵:台灣雖然地理上距離中國很近,但心理上距離美國更近。
台海局勢大約是台灣人最切身也是最能影響總統大選的議題之一,而台海局勢本質上不僅僅是台北與北京的議題,更是攸關華盛頓、東京、首爾乃至於全世界的議題。因此,在美中爭霸以及中國試圖加速統一台灣的情境下,如何解讀台灣人民對於兩岸關係及外交政策的支持度,尤其重要。
在《放言》的調查中,當問到要維持台灣的主體性,有人說重點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也有人說重點在「台灣與美國的關係」,結果顯示,四成五的台灣人民認為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更為重要,高於認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重要(近三成六)。從交叉分析來看,政黨認同與對中與對美關係的評價高度相關:泛綠陣營有八成認為對美關係重要,僅一成一覺得對中關係重要,泛藍陣營則有六成七認為對中關係重要,高於二成二的對美關係重要。由此顯示,日前國民黨所說的親美友日和中論述,基本是並不成立,因為即便在泛藍的陣營裡,並不是等距的,泛藍民眾基本上還是把對中關係看得比對美關係重要。
另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從年齡分佈來看,愈年輕的族群愈覺得對美關係比對中關係重要。尤其是在20至29歲,也就是當台海發生衝突時,愈有可能上戰場的青年族群,有過半的年輕人(56%)認為對美關係更重要,只有25%認為對中關係重要。這顯示在九合一地方選舉期間被刻意操作的「兩岸有戰爭危機」、「青年上戰場」、「兩岸對話才有和平」等論述不同。換句話說,年輕選民因為台海局勢緊張有戰爭威脅而拒絕投票的分析,究竟是北京認知作戰的操作,還是真實的民意,仍有討論的空間。
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台灣民眾對於外交政策的態度。上一題問的只是心理上對於台美關係與台中關係重要性的評價,接著這題則是直指核心,即「在美國與中國近期無論是經濟發展、晶片產業、俄烏戰爭及兩岸軍事上的較勁,覺得台灣應該加強跟中國的關係或者跟美國的關係?」簡單說,就是美中衝突較勁的當下,台灣應該要親中還是親美。
調查結果顯示,過半(52%)的台灣人覺得應該採取親美的外交政策,僅三成出頭(32%)認為應該親中,差距20個百分點。從交叉分析來看,這議題一樣有著高度的政黨分歧,泛綠陣營超過八成五認為應該親美,僅不到8%認為要親中,但在泛藍陣營裡,有將近六成四認為要親中,雖然也有二成八認為要親美,這結果再次顯示泛藍經常所說的親美和中,在他們的支持者裡面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而非藍非綠的中間選民,同樣是認為應該親美的(42%)高於應該親中的(27%)。
再從年齡分佈來看,我們發現,五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有超過五成以上表示親美:愈年輕的人民愈支持採取親美路線:20至29歲高達68%支持親美,30至39歲則有五成九支持親美,40至49歲則有五成二親美。反之,39歲以下的年輕人支持親中立場的不到二成四。這結果跟上一題一樣值得對於去年選舉結果的反思,是否真如「疑美論」與「票投民進黨兩岸上戰場」的論調一致,其實仍有考慮的空間。
這民調也顯示,當美中較勁之時,中國間諜衛星侵入美國領空遭美國擊落,以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因此延後訪中的回應,國民黨則派副主席夏立言去中國訪問,似乎有違當前的民意。
如果我們對照去年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大規模軍演表示抗議與恫嚇後,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做的民調,發現當時有高達五成三的民眾認為不應該因為中國因為裴洛西訪台發生軍演而拒絕裴洛西。經過了一年,顯然台灣民意還是認為親美路線更重要,這也給了台灣民眾是否會歡迎美國新的眾議院議長麥肯錫訪台提供一個極為重要的參考。
簡言之,兩岸關係一直都是總統大選中的重要議題,只是相對於2020年的反送中又進入另一個不同的階段。如果說當年的大選主軸是展現台灣民主意志。則「疑美論」以及「兩岸上戰場」的「疑戰論」便是去年九合一大選前以來北京與泛紅統陣營操作的主軸。從結果論,2022年的大選的確深受影響。但在這份民調所顯示的,台灣民眾對於親中亦或親美,美台關係與中台關係的重要性認知,在在顯示與國民黨的親美和中及紅統的「疑美論」有所不同,顯然認知作戰還在發酵中,但台灣人民並不全然買單,尤其是年輕的朋友。
(圖片來源:《放言》民調、中國政府網、拜登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