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黃龍直搗
放.高論
黃龍直搗

【黃龍直搗】習近平有沒有點名賴清德?解析中共官媒的認知戰!

2024.11.18
18:38pm
/ 黃清龍

中共官媒事後提賴清德,無非是想營造美國默認賴清德是台獨份子,藉最後一次「拜習會」表達立場給川普,未來「川習會」時,中國就有更多抨擊台灣的材料。

 

拜登與習近平在秘魯首都利馬會談,習近平到底有沒有當面提及賴清德,儼然成了最後一次拜習會的羅生門話題。



之所以有此爭議,首先是白宮的新聞稿並未提及此事。當然,美方表述的重點是拜登與習近平晤談時,呼籲中方停止在台灣周邊進行破壞穩定的軍事行動;白宮新聞稿沒提到習近平點名賴清德,未必真的就沒有。

 

中國外交部說詞與官媒新華社的「信用」

 

然而怪異的是,中國央視當晚播出的習近平致詞影片,也沒有出現點名賴清德的內容。這段引起議論的說詞,來自中國外交部官網新聞稿稱,「習近平強調,美方想要維護台海和平,關鍵是要認清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的台獨本性,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明確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新華社快訊也出現相同用容。

 

外交部與新華社都代表中國官方,常理來講不應造假。但偏偏中國這方面的紀錄很差,例如去年二月,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在巴黎會見法國外長柯隆納,新華社報導稱法方堅定堅持「一個中國」,但法國官方新聞稿內容,並未提到堅持一中。

 

再如,十五日習近平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會晤後,中國官方對外宣稱「新加坡完全理解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方面立刻向新方查證,旋獲得了星國的否認與澄清。

 

另外,新華社過去報導馬英九拜謁南京中山陵一事,新聞內容曾出現一段,「他強調『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行」,但當天現場馬英九並未發表上述言論。

 

所以到底習近平有沒有當著拜登的面點名賴清德,就看你信不信中國外交部的說詞和官媒新華社的「信用」。

 

中共此番「認知戰」無法得逞!

 

有趣的是,今天國內三家報紙針對此事的理解「各行其是」。聯合報明顯是寧可信其有,還邀兩岸學者評論指稱,點名批評過往罕見,此說法「話很重」,可見兩岸局勢嚴峻。

 

自由時報則堅持習近平沒說賴清德三個字,批評中國官方事後加工造假,目的是把台海緊張歸咎於賴清德,同時對內交代,並提供台灣反對者指控「賴破壞賴岸關係」的素材。

 

反倒是被認為親中的中國時報,這回只在頭版陳述「陸方新聞稿點名賴清德」,報導重點擺在「拜登:停止破壞台海穩定;習近平:台灣問題不容挑戰」,避開了爭議論戰。

 

習近平有沒有點名賴清德到底嚴不嚴重?其實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共官方已數度點名批判,包括就職不到十天,國台辦就在記者會上批「賴清德之流」背叛中華民族;隔月中共國防部記者會又提及「賴清德之流」。另外王毅與布林肯會見時也曾批判,稱當前台海局勢的最大危險是「賴清德之流」愈來愈猖獗的台獨行徑等。

 

當時就有評論者稱,上述用詞之重、針對性之強,都凸顯北京對兩岸關係的改善幾乎不抱期待。但反過來說,對岸既已對賴清德如此「定性定調」,有沒有習近平再補一槍,似乎也無關宏旨了。

 

從中美關係的大局來看,拜習會上習近平雖然是對著拜登講話,重點其實是向不在場的川普喊話,並亮出中國的底線。第一個底線是台灣,第二個是中國在國際社會佔有的角色,還有中國已經崛起事實。習近平想強調,對中國打壓都是不合理的。

 

從習近平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顯示擔心川普上台後,可能會讓中美關係再次跌入低谷,使得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更加惡化,才會提到包括「大國競爭不應該成為時代邏輯」、「如果把對方當成對手、敵手,搞惡性競爭,互相傷害,就會搞亂中美關係,甚至倒退」等等。這才是習近平講話的重點,而不是有沒有點名賴清德。

 

至於中共官媒事後提賴清德,無非是想營造美國默認賴清德是台獨份子,藉最後一次「拜習會」表達立場給川普,未來「川習會」時,中國就有更多抨擊台灣的材料。但從白宮新聞稿內容,以及台灣向美國政府查證得到的回覆來看,中共這回的認知戰顯然無法得逞。

 

 

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央視新聞截圖、國會頻道;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

 

最新新聞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曾任聯合報國會記者、首都早報政治祖主任、自立晚報政經組主任、自立早報採訪主任、中時晚報總主筆、總編輯、中國時報採訪主任、總編輯、副社長、發行人、旺報社長兼總編輯。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