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完全無須擔憂川普可能棄台,或者淪為交易籌碼,台灣應當關注的是設法讓川普理解,「壯大台灣」跟「讓美國再次偉大」是相輔相成的,並拿出具體有效的做法出來...
美國總統川普「登基」不到一個月,擎起「美國優先」大殺四方,關稅更成其殺手鐧,台灣也無法倖免。經濟部長郭智輝說將參考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的因應方式,但此三國都是美邦交國,賴總統既不可能像他們一樣與川普直接溝通,三國與美經貿關係又和台美差異甚大,所謂參考云云,只能當作內宣罷了。
話雖如此,日本首相石破茂這次訪美行,從事前準備到會後的成果驗收,都有值得台灣借鑑之處。在川普風暴之下,如何善用台灣有限籌碼,做到趨吉避凶,應是賴政府當務之急。
石破茂此行以構築「日美新的黃金時代」及守護「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為訴求,他懂得投川普所好,包括承諾把日本對美投資提高到一兆美元,擴大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LNG),以及日本防衛費將增加到GDP的二%以上等,不僅讓川普滿口承諾「美國將利用威懾力道保護同盟國,並且擴及整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區域」,還在兩人的聯合聲明中重申,現由日本實效控制的沖繩縣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即美國對該諸島負協防義務)。
兩人並一致同意將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各自的指管架構升級,增加美日部隊在日本南西諸島(琉球群島)的部署。此外,美日領袖也強烈反對中國在東海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任何企圖,還有在南海遂行的非法海洋聲索、填海造島軍事化和威脅及挑釁活動。兩人還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繁榮的一項不可或缺要素,反對以武力或脅迫片面改變現狀的任何企圖。
兩人也表達對北韓核飛彈計畫的嚴重關切,確認美日韓三方夥伴關係重要,指示兩國外長與防長盡快召開俗稱「二加二」的美日安全諮商會議,並重申對美日印澳四方會談(QUAD)、美英澳同盟(AKUS)及美日菲同盟的支持。
可以說,美日既有的防衛體系架構,川普幾乎都承繼下來了,川普還接受石破邀請,近期將正式訪日。石破此趟美京之行,堪稱收穫滿滿,他是如何做到的?
川普一月上任後,石破是繼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之後,第二位和他舉行峰會的外國領袖。去年十一月川普當選後,石破曾想藉著十一月出席秘魯亞太經合會領袖會議及巴西廿國集團峰會時順訪川普的佛州海湖莊園,卻被川普婉拒。但川普卻在海湖莊園宴請已故日相安倍晉三遺孀安倍昭惠,香港南華早報報導稱石破遭川普「冷落」。
石破茂訪美外交手腕,台灣有3點可學習之處
有鑑於此,石破茂對於與川普第一次正面交手,準備工夫做足,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石破茂曾向前日相麻生太郎、岸田文雄和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等請教,做過9次合共6小時的正式與非正式沙盤推演,學習如何應對川普。這些過來人建議石破茂會晤川普時應先講結論。
再來是出動在日本外交界被讚譽為「應對川普王牌」的安倍專用翻譯官高尾直,現年44歲的高尾直是歸國日僑,出身東大法學系,曾負笈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公共政策碩士。他擔任安倍與川普之間傳譯不下數十次,其機靈適度的應變能力獲得川普賞識讚他猶如「小首相」(little prime minister),助安倍與川普建立友好關係。
為了準備這場峰會,石破參考安倍的策略,將各項政策可能的問題與答案全背起來,並攜帶預做的資圖,好對川普說明。兩人會談時,石破依安倍遺留的三項策略:「不否定川普的發言」、「全面配合他的興趣」和「談論自身的成長經歷會很有效果」,多次讚揚川普,說川普是「(在暗殺行動裡倖存下來的)被上帝選中的人物」,去年七月在賓州選舉造勢時遭槍擊的美聯社照片,將成為歷史性一刻的照片。
在會後兩人的共同記者會上,石破被問到若川普課高關稅,日本會否採取報復措施時,他答道:「在日本國會答辯時,標準答案就是不回答假設性問題」。此話一出引發在場美國記者會心一笑。川普則稱讚「哇,這回答很厲害,他很會」。
在川普第一任期度過美日蜜月的安倍,曾在與川普打高爾夫球時在沙坑擊球摔倒,這是他為了盡快跟上川普,匆忙揮桿時發生的。安倍面帶笑容地馬上站起來,有些人批評這是「屈辱外交」,但安倍不在乎,認為和面子相比,國家利益更重要。對於石破見川普時的「奉承」,韓媒也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國家利益比面子重要。
《朝鮮日報》指,徹底遵循「安倍方式」的石破其實是安倍的政敵。「石破非常討厭安倍。」石破的主張是,作為美日同盟根基的美日安保條約不公平,所以要進行對等的改變。但在與川普的領袖會談上,他的主張不見了。美國《紐約時報》寫了一篇名為《拍馬屁的藝術》的報導,或許傷害了石破茂的自尊心。但會談後,石破對親信說:「能做的,我都做了。」
石破訪美會川普的表現,充分演繹了日本具體而細膩、能屈能伸的外交手腕,從中台灣可以學習之處至少有:
一、以實際作為改善美台貿易順差:為因應川普二點○時代經貿情勢變化,行政院已設立台美經貿工作小組,賴總統日前也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指示,我國將增加對美投資、對美採購,中油購買阿拉斯加天然氣、台積電繼續赴美設廠等,都是必要作法,而且應當設法讓川普了解。
二、誠如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指出,川普要的是能展現「美國製造」的投資項目與就業機會,這會是川普4年任期不變的需求。台灣與其擔心被課關稅,不如增加對美投資。台積電與電子五哥在美國都還有未完成的投資及未營運的產線,仍有引進美國勞動力、加大生產的可能。台灣各部會應盤點民間對美可投資、合作的產業項目與金額。經濟部正擴大招兵買馬,邀請產業界共同參加五月在美國馬里蘭舉行「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應當拿出具體績效。
三、處在川普風暴下,台灣不該只是擔憂課徵關稅、貿易逆差、國防預算增加,或先進半導體會不會被「交易」,這些並非無法處理的課題,害怕的應是台灣從川普及華府的討論中消失。必須群策群力,彙整美國對台議題強化遊說,讓川普及美國新政府成員了解,「壯大台灣」跟「讓美國再次偉大」並不互斥,雙方是有交集的。尤其重要的是,台灣絕不能是美中雙方戰略交易的籌碼,而是川普在走向偉大美國藍圖時,在半導體及Al領域的積極參與者。
另外,雖然外界都認為川普是生意人,沒有核心價值觀,但從他一上任就成立了「白宮信仰辦公室」(White House Faith Office),去推廣和保護基督價值觀。可看出川普施政作為與「美中價值衝突」緊密相連。因為川普及其團隊認為,中國作為信仰「無神論」的共產國家,是對美國傳統信仰與自由價值的最大威脅,而台灣堅持反共立場,與川普的天命價值觀正相契合。
「壯大台灣」與「讓美國再次偉大」相輔相成
我們從以下幾件事,可以看出川普回任後,不但不會拋棄台灣,還有機會讓美台關係升級。
其一、最近廿四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提出共同決議案,呼籲川普政府廢除過時、適得其反、且又不誠實的「一中政策」;美國總統應承認台灣民選政府的合法性、讓雙邊外交關係正常化並讓美台互派大使,還有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
美國國會共同決議案雖無法律效力,但可表達國會兩院的共同意思。國際法學者宋承恩分析,此舉具高度正面意義。過去美國政府在台美關係上的策略多以「打擦邊球」為主,此次共和黨議員的提案明確挑戰傳統政策框架,直指「一中政策」應被淘汰,不但消除了以往爭議的模糊空間,更有助於擴大美國內部對台美建交的想像與討論空間。
宋認為,這份提案不僅強化台美關係,亦可視為共和黨內部向川普釋放的政策訊號。由於川普過去對台灣的發言不乏模糊與反覆,例如曾將台灣比作「筆尖」或曾一度對「一中政策」態度搖擺,因此該提案不僅符合川普跳脫框架作風,也可能促進川普對台灣的正確認知,使其在未來的台美關係上有更明確的政策方向。
與此同時,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首次峰會,在《聯合聲明》中也改變措詞,除重申「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並鼓勵兩岸問題和平解決」,更寫入「反對試圖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現狀的作法」,擺明就是針對中國。此外,美國務卿盧比歐就職後首訪美後院中美洲,包括我邦交國瓜地馬拉,直接點明要維繫台瓜邦交。
再有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召開「執行委員會」會議,根據TVBS主播劉亭廷發文指出,美國國務院國際組織事務局在美東時間2月8日中午,透過社群平台X,貼出兩段影片,美方代表先是重申「COVID-19疫情清楚顯示,試圖將台灣排除在全球衛生體系之外,剝奪了台灣寶貴的貢獻」、「台灣曾於2009年至2016年期間,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WHA),如今無合理理由,再度將其排除」。
接下來,美國代表直接說明:「聯大會第 2758號決議並未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的可能性,也不能作為排除台灣的依據。錯誤詮釋2758號決議,將使國際社會無法受益於台灣,在應對全球最迫切和關鍵挑戰…秉持我們一貫的政策,美國將全力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WHO。」X貼文末還hashtag TaiwanCanHelp.。
這則貼文選擇的時間點,是在美日領袖聯合聲明,也就是白宮有明確表態「反對試圖以武力或脅迫方式片面改變現狀的作法」的時間點之後。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國代表前面發言的正是中國代表,形同直接回擊了中國代表的言論。
這段互動對台灣來說,別具意義,因為這是很罕見的看到美方在世衛會議上,公開指2758號決議並未提及台灣地位。除了顯示川普政府將延續拜登時期作法,「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這項政策,更重要的是就在WHO執行委員會召開會議期間,路透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針對WHO進行改革的計畫,其中包括推動讓美國人擔任WHO總幹事,如此美國就有可能繼續留在這一全球衛生機構。
學者宋燕輝認為,如果美國繼續留在WHO,對此組織進行改革,並於二○二七年譚德塞卸任後爭取提名美國籍人士參選擔任總幹事一職,此發展對台灣申請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大有幫助。
所以,台灣完全無須擔憂川普可能棄台,或者淪為交易籌碼,君不見美軍飛彈驅逐艦強森號及測量船包迪奇號十至十二日通過台灣海峽,是川普上月就任後首見。台灣應當關注的是設法讓川普理解,「壯大台灣」跟「讓美國再次偉大」是相輔相成的,並拿出具體有效的做法出來。
(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三立新聞截圖;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