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黃仁勳表示,短期內關稅對輝達影響不大,「但目前我們仍缺乏『美國本土生產』這一要素,從長遠來看,這將成為我們的考量之一」。
台積電日前宣布加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對此,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日經》訪問時表示,部分 AI 半導體可在美國進行大規模量產。而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黃仁勳說道,短期內關稅對輝達影響不大,「但目前我們仍缺乏『美國本土生產』這一要素,從長遠來看,這將成為我們的考量之一」。《日經》指出,「未來 AI 半導體的生產重心可能逐步從台灣轉向美國」。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NVIDIA CEO 黃仁勳:AI 半導體「可在美國量產」,暗示生產移轉
【矽谷報導|清水孝輔】
美國 NVIDIA 執行長(CEO)黃仁勳(Jensen Huang) 於 19 日表示,部分 AI 半導體可在美國進行大規模量產。由於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TSMC) 已宣布對美國工廠進行追加投資,未來 AI 半導體的生產基地可能逐步向美國轉移。
黃仁勳於 NVIDIA 年度開發者大會(GTC) 期間,接受 《日本經濟新聞》 訪問時做出上述發言。NVIDIA 本身並不擁有工廠,而是將 AI 晶片的生產委託給 TSMC。因此,NVIDIA 直接談及生產地選擇,實屬罕見。
美國本土生產 AI 晶片的可能性提高
NVIDIA 18日於 GTC 大會 公布其 AI 半導體發展計劃,包括 2025 年下半年推出「Blackwell Ultra(黑維爾 Ultra)」,並於 2026 年推出次世代 AI 晶片「Rubin(魯賓)」。黃仁勳暗示,這些最先進的 AI 半導體 未來可能在美國進行大規模生產。
目前,TSMC 正積極推動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先進晶圓廠建設,並於 3 月 3 日 宣布 追加 1,000 億美元(約 15 兆日圓)投資,使 總投資額達到 1,650 億美元。這顯示 TSMC 可能計劃在 美國生產 AI 半導體,與 NVIDIA 的發言相呼應。
此外,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透過 關稅政策 鼓勵企業將生產設施遷回美國。黃仁勳雖表示,短期內 關稅對 NVIDIA 影響不大,但他也指出:「目前我們仍缺乏『美國本土生產』這一要素,從長遠來看,這將成為我們的考量之一。」並補充說:「如果能在 今年內啟動生產,將是非常理想的發展。」
黃仁勳否認參與 Intel 分拆案
此外,針對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可能被拆分 的市場傳聞,黃仁勳也作出回應。
根據 路透社 3 月 12 日報導,TSMC 曾向 NVIDIA 及其他美國半導體企業提出 共同投資 Intel 旗下晶圓代工業務的方案。然而,黃仁勳明確表示:「我們尚未被邀請加入該集團(Consortium),我對此事毫不知情。」
這番發言否定了外界關於 NVIDIA 可能參與 Intel 晶圓代工業務重組 的猜測。
NVIDIA 可能將 AI 晶片生產轉向美國,供應鏈格局或將變動
隨著 TSMC 在美國的投資擴大,加上 NVIDIA 對美國本土生產的積極態度,未來 AI 半導體的 生產重心可能逐步從台灣轉向美國。
然而,目前 NVIDIA 並未明確表態是否全面轉移生產,而是強調「部分生產」的可能性。隨著 ,美中科技競爭加劇、地緣政治影響擴大,AI 半導體供應鏈的變化仍需持續關注。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