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最後說,要拒絕統戰守護台灣,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派,台灣獨立旗是台派,共同在一起,團結反共、捍衛主權、守護民主、壯大台灣...
總統賴清德今(24)日出席桃園中壢「民主、公義與未來的台灣客家論壇」,演講「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團結」。他致詞時表示,近八成民眾認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八成民意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百鍊成鋼,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鋼鐵般的意志」;而真正的中華民國派反共,真正的台派護台,「反共加護台團結力量大」,自然而然可以推動國家進步、反併吞。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1927年蔣渭水醫師喊出「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現在就是台灣需要團結的時候。想想古今中外影響國家團結有哪些因素?可能是種姓制度,本身族群間就不平等;第二可能因為地域,第三有些國家區域,因為宗教打得頭破血流。
賴清德再說,慶幸的是台灣這三個都不成問題,宗教自由度百分之百,也沒有種姓制度,一律平等,區域南北有點差距,未來會推動均衡台灣解決問題。但是有兩件事情會影響台灣,第一件事情就是主權,第二件事情就是國家認同。民進黨創黨理念就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希望台灣可以團結,團結能夠更有力量。
賴清德提到,民進黨有兩個非常重要決議文,位階等同黨綱;第一是《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應該互相接納,交集就是台灣人民主體;台灣認同與中華民國認同,都是對國家認同的表達方式,不應該被曲解為族群對立,應該相互尊重、理解和接納。這樣才不會為了名稱被統戰滲透,因此破壞團結。
賴清德再說,另外一個決議文講述國家認同,是民進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距離今天已經有二十幾年。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其主權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以及符合國際法規定之領海與鄰接水域。台灣一憲法國民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
賴清德說,根據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雙十國慶對全國人民發表四個堅持,一是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要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至於一般民眾支不支持?賴清德表示,蔡總統發表演說之後,陸委會馬上做民調,八成民眾支持2021年蔡英文國慶談話的兩岸政策主張,對於內容裡面的四個堅持,是台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有七成七民眾贊成。
「台灣社會這八成民意一定要發揮力量,國家才會穩,社會才會安定,國家才會持續進步」,賴清德說明,至於如何發揮?維護國家主權大家看,如果絕大多數國人共同主張,有八成五民眾主張台灣的未來由全體2300萬人決定,有近八成民眾認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八成力量是守護國家、維護民主、推動國家進步的力量,八成力量一定要發揮出來。
賴清德強調,要用民主淬煉出國家團結的力量,「這八成民意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又一張的選票,想打鐵柱間一般,一錘又一錘,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鋼鐵般的意志。」
賴清德指出,台灣社會已經有非常巨大的民意,要透過民主程序展現出力量,這樣的話不僅僅是在政府,也是在民意機關,「認同台灣的護台,中華民國認同的反共」,變成這樣的結果,台灣派和中華民國派團結反共,守護民主台灣,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侵略併吞。
賴清德直言,團結力量大,團結台灣的最大公約數,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中找到團結,朝野政黨應該團結在捍衛台灣主權、維護民主憲政體制、一起反共、反侵略、反併吞。
「中華民國派反共、台灣派守護台灣,不反共的不是真的中華民國派,不護台的不是真台派」,賴清德說,所以真正的中華民國派反共,真正的台派護台,「反共加護台團結力量大」,自然而然可以推動國家進步,也可以反併吞。
賴清德最後說,要拒絕統戰守護台灣,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派,台灣獨立旗是台派,共同在一起,團結反共、捍衛主權、守護民主、壯大台灣。中華民國派反共、台派守護台灣,共同團結反共,這是當今台灣已經出現的主流民意,也是台灣的最大公約數。
(圖片來源: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