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823炮戰」六十週年的啟示?汪浩:面對中國威脅,臺灣只能堅持親美外交路線,堅定站在自由民主陣營一邊

2018.08.23
22:11pm
/ 放言編輯部

過往中共常以對臺動武來轉移內部矛盾。如今,習近平因一帶一路,依靠在大幅舉債的壓力下,陷金融危機之際。臺灣須防習再用攻台老招。而台灣應堅持親美外交路線,站在自由民主陣營一邊。不可能奉行「中立主義」,當騎牆派。

 

文/放言編輯部 周義朗

 

今日適逢八二三炮戰六十周年,研究台灣近代史和國際關係的汪浩博士於《放言》專欄【「八二三砲戰」六十週年,給臺灣什麼啓示呢?】。該文中提到,汪浩認為,從八二三炮戰的歷史教訓中,可看出,砲戰初期臺灣原居弱勢,但在美軍軍火支援下,臺灣轉危為安,所以,歷史教訓中告訴我們,臺灣民眾只能堅持親美外交路線,堅定站在自由民主陣營一邊。



 

汪浩出生於上海,1988年畢業於北大法律系,在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取得國際關係博士,為英國公民。畢業後在香港擔任投資銀行家,2015年定居臺北市。研究領域包含臺灣近代史和國際關係。現著有《冷戰中的兩面派: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1958》等書籍。


歷史經驗 八二三炮戰  經美火力支援 終反敗為勝


八二三炮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是指1958年到1979年,戰況最烈時期為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馬祖及其他中國東岸的一場戰役。中華民國國軍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著重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在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等補運單位。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成功守衛金門。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直到1979年1月1日和美國建交為止。


過往中國慣用戰爭化解內部矛盾 金融危機恐襲中 臺須慎防習 再出老招


對此戰爭,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正如火如荼展開之際,汪浩認為,臺灣民眾應該認識到,中共對臺灣的文攻武嚇,常常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當年,毛澤東是為了破壞蘇美「緩和」,轉移「大躍進」帶來的矛盾。近年來,習近平「黃袍加身」,改變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視南海東海為內海,利用「一帶一路」輸出中國發展模式。但是,中國發展模式以大量舉債為基礎,經濟國進民退,金融危機烽火連天。對此,臺灣必須時刻防備,中共可能會以對臺動武來轉移內部矛盾。


他強調,臺灣民眾必須認清,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國家以消滅中華民國,剝奪臺灣人民自決權為基本國策。面對中國的威脅,臺灣只能堅持親美外交路線,堅定站在自由民主陣營一邊;不可能奉行「中立主義」,當騎牆派。


2019臺灣入全民募兵制 防衛能力恐更弱 應增加國防預算 抵禦外敵


此外,汪浩還說,臺灣經濟、科技與軍事綜合實力排名在全世界第20位左右,地緣位置又如此重要,還有不斷進步的自由民主 「銳實力」,臺灣民眾應有自信心,不必老是擔憂美國拋棄。正所謂「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臺灣立場堅定,堅守核心價值,就會「得道多助」,最終贏得國際社會更多的同情和支援。


如同,當年「八二三砲戰」期間,臺灣軍民因為堅守陣地,頂住壓力,才贏得美國的尊敬和援助,導致中國「計窮力竭,破綻敗露,自動停火」。與此之際,汪浩警告各界,臺灣要在2019年前轉為全募兵制,使得有限的防衛資源更為緊縮,影響到武器採購、訓練及戰備資源。臺灣應該持續增加國防預算,強化自我防衛的決心和能力。

 

(圖片來源:八二三臺海戰役紀念館、網路翻拍)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