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文創
放.專題 台灣燈塔特輯!夕陽VS夜間燈塔,連假不怕沒去處!

七股產業文化之旅,走訪臨岸鄉村與荒漠中的國聖港燈塔

文 / 放言編輯部 曾以安
2023.01.26
國聖港燈塔文化之旅
七股產業文化之旅,走訪臨岸鄉村與荒漠中的國聖港燈塔
文 / 放言編輯部 曾以安
2023.01.26

筆直的西濱快速道路上,我們開著車一路奔馳,從高架橋上眺望整個七股,遠方的鹽山、海岸,近處的鹽田、魚塭盡收眼底;而夕陽灑下的金黃讓所有景致都染上溫暖的色調。

 

位於台南的最西端,也是台灣最西邊的行政區,七股緊鄰台灣海峽,沙洲、潟湖及灘地是隨處可見的獨特地形;漁業、養蚵、曬鹽是居民的日常,也是養家活口的重要產業。而傳統產業的式微,也讓七股發展出許多結合當地特色的觀光活動,滿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也讓更多人了解傳產的辛勞不易與文化之美。這次來到七股,我們不去最為人熟知的鹽山,而是要沿著這些特殊地形所產生的文化足跡,慢慢發現七股的美。


候鳥的渡假勝地,望遠鏡一窺黑面琵鷺群聚覓食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黑面琵鷺賞鳥亭──黑面琵鷺是季節遷徙的候鳥,夏秋季節在朝鮮半島繁殖,冬季則往南飛行,來到台灣、中國、越南、泰國等地過冬;而其中又以台灣為全世界最大的黑面琵鷺度冬區,就好像黑面琵鷺的渡假勝地一樣。來到賞鳥亭的時間恰逢退潮,剛好是黑面琵鷺群起覓食的時間,雖然離牠們棲息的潮間帶有一段距離,但有了望遠鏡,還是能一窺黑面琵鷺的真實面貌,加上解說員親切詳細的說明,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黑面琵鷺的特徵、習性。若來到賞鳥區時黑面琵鷺沒有現蹤也不要灰心,來這裡吹吹風看看美景,也是很舒服的體驗。

 

(黑面琵鷺棲息地離賞鳥區有段距離,需要透過望遠鏡觀賞)

 

(圖為透過望遠鏡觀賞到黑面琵鷺覓食畫面)

 

觀光漁筏遨遊潟湖,穿越金黃海域登網仔寮汕

 

第二站則是要搭乘觀光漁筏,前往台江國家公園的網仔寮汕。從龍山碼頭出發,在產業水道上緩慢前行,沿途可以見到許多定置漁網,定置漁網是利用魚不會倒退的特性,在魚群經過的水域中設置障礙及攔網,捕捉漁獲;然而因為魚群仍有很大的機會逃脫,因此也是相對「佛系」的捕魚方式。

 

(等待漁筏時,可以在岸邊現烤現吃店家準備好的新鮮牡蠣)

 

(產業水道中架設了許多定置漁網)

 

由隨行的解說員說明著產業水道的歷史、居民的生計,我們得以了解傳統漁業的辛苦,也能看到岸邊蚵農正在用洗蚵機清洗牡蠣,準備將清洗後的牡蠣送往各個市場。順流前行,不知不覺便從狹長的水道來到了出海口,視野突然變得開闊,眼前寬廣的海域及午後斜陽的金黃,11月微涼的海風拂面,一切都令人心曠神怡。出了海口,便是大片的蚵田,海鳥也停駐在蚵柱上,或盤旋在海上,波光粼粼的海面,造就了絕美的景象;此時漁筏也加速行駛,不一會兒便帶著乘客到達了網仔寮汕。

 

(蚵農正在岸邊用洗蚵機清洗牡蠣)

 

(海鳥停留在柱上,或許是在休息,又或者是在準備下一次的捕獵)

 

(陽光灑滿整個海面,寬廣的海域讓人心曠神怡)

 

網仔寮汕是七股潟湖西側的濱外沙洲,沙洲的中央由木麻黃為主構成防風林,遊客可以沿著步道進入防風林中,並到達沙洲的另一端,欣賞更為廣闊的台灣海峽;而退潮時,也可以看見岸邊灘地上許多和尚蟹出來覓食,是適合觀察自然生態的一處秘境,由於可以步行的區域不多,因此在沙洲上稍作停留,拍下幾張照片留念,便準備回龍山碼頭了。

 

(要小心不要撞到頭)

 

(步道的一邊是沙洲灘地、另一邊則是茂密的防風林)

 

(穿過防風林,可以到達沙洲的另一端)

 

巍峨寺廟融入在地生活,七股龍山宮凝聚居民信仰

 

回到龍山碼頭,一旁便是七股龍山宮──於1933年建立,作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主祀供俸了池府千歲,配祀則是媽祖、五府千歲、中壇元帥等眾多神明,為的就是祈求出航順利、平安返家。龍山宮雖位處村落,但依然莊嚴巍峨;進入廟中抬頭仰望,便被美麗精細的天井吸引,兩側壁堵的「瑤池祝壽」交趾陶,則是國寶藝師林洸沂的作品,細膩刻劃著眾仙樣貌與熱鬧的祝壽場景。而一旁保存的「百年古轎」,則是在1870年原本的草廟因火災損失了部分的神像及文物,村民為了感念池府千歲庇佑,因而建造了專為池府千歲出巡乘坐的神轎。

 

(龍山宮外觀壯闊,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龍山宮內的天井富麗堂皇、充滿細緻之美)

 

(百年古轎乘載著龍山宮的歷史,也聚集著信眾對神明的謝意)

 

步出龍山宮,外頭的廣場已有攤販開始販售蚵嗲、麵線等小點,也有小貨車在兜售著許多日用品,盡顯小村風情及居民生活與寺廟的連結;而回頭一望,發現牌樓的屋簷上,竟是黑面琵鷺與虱目魚的剪黏,凸顯了在地文化特色,也讓龍山宮變得更平易近人了些。

 

夕陽下的絕美景致,井仔腳瓦盤鹽田好玩又好拍

 

接下來我們往北移動,來到七股隔壁的北門區,造訪井仔腳瓦盤鹽田,井仔腳瓦盤鹽田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於1818年遷移至現址後便未移動過,是台灣最古老的瓦盤鹽田。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方格狀的鹽田裡立著一座座鹽堆,就像是雪白的小山丘,與遠方透出雲層的夕陽,構成寧靜祥和的午後時光,隨手一拍都是好照片,也讓不少遊客駐足於此欣賞美景。另外也設有體驗區,供遊客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

 

(鹽田上堆著雪白的小山,與夕陽交織成了一幅特別的美景)

 

(部分鹽田開放遊客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

 

進入一旁的遊客中心,可以向櫃台索取一小杯由鹽滷製成的豆花,並由解說員講述鹽田的歷史與產鹽的方式──將厚度約6公厘的瓦片鋪於地上形成鹽田,利用瓦片易吸收輻射熱的特性,加速海水蒸發,形成鹽的結晶;然而天氣變化造成結晶不易,因此也是一個「靠天吃飯」的產業;而利用天然日曬來製鹽的傳統方式,相較於現代製鹽法,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但也因此比精製鹽保留了更多的礦物成分,並在鹹味之外多了些不同的風味。

 

(現場也有人員在進行「真正的」曬鹽工作)

 

趁著解說員休息的片刻,趕緊吃了一口由鹽滷與含糖豆漿製成的豆花,吃起來口感滑嫩如奶酪,而鹽滷則讓豆花透出了淡淡的鹹味,甜鹹交織的味道,是從未嚐過的豆花風味。

 

頂頭額沙洲一望無際,國聖港燈塔遺世獨立

 

眼看天色來到了日落之際,我們便加緊腳步,沿著西濱快速道路一路向南,來到了今天的重頭戲──國聖港燈塔。國聖港燈塔起初建於國聖港,守護當地出海的漁民;然而在1969年受到颱風侵襲及海潮侵蝕,因沙洲流失而倒塌。隨後隔年即新建於頂頭額沙洲,便在現址屹立至今。

 

(國聖港燈塔兀自獨立於頂頭額沙洲)

 

(高聳的國聖港燈塔與渺小的人)

 

(夜色中的國聖港燈塔也別有一番風情)

 

受到風沙侵蝕了50年,國聖港燈塔早已鏽跡斑駁,且有結構上的安全疑慮,因此航港局在2020年便啟動整建計畫,希望能改善結構安全、維持助航功能,塔身用以黑白相間色調融入在地意象黑面琵鷺與銀白鹽山。新的國聖港燈塔已於今(2022)年11月19日開放,希望燈塔能夠在改建後成為在地觀光景點,帶動旅遊風潮,成為新的打卡熱點。

 

(改建後的國聖港燈塔結合在地意象,新增了七片黑白相間的日向板)

 

(國聖港燈塔底座標示著座標,讓遊客了解此處就是台灣的最西邊)

 

原本想要在日落餘暉下捕捉國聖港燈塔的風采,然而天公不作美,來到目的地時雲層變厚,陽光無法透出,天色已然黯淡下來。但夜幕降臨前的國聖港燈塔在荒漠中遺世獨立,又是另外一種風情;燈塔的黑白配色呼應著前身、燈塔腳邊則新設了一座「極西.集希郵筒」,明亮的橘色郵筒在黑白燈塔旁邊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且它不只是裝置藝術,是真的可以寄信的郵筒,並為四周的荒蕪添上一筆色彩。而頂頭額沙洲則有「台版撒哈拉沙漠」的別稱,細沙經過海風的吹拂,堆起了直連天際的沙丘;平滑的表面也因季節風向而面向不同方位,讓這裡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象。

 

(「極西.集希郵筒」不只有明亮有趣的外型,也真的可以寄信喔)

 

(頂頭額沙洲遼闊無邊,號稱台灣版的撒哈拉沙漠)

 

國聖港燈塔又名七股燈塔,歷經風災與遷址,又在當地屹立數十年,有其代表性的歷史意義,也是指引出海人回家的一盞明燈。改建後的燈塔相較以往看起來俐落許多,四周的沙漠更是襯托出燈塔聳立,且無論天氣陰晴,也都能在此捕捉到特殊的景致。下次來到七股,不妨跟著我們的腳步,了解七股產業背景,嚐嚐新鮮海產,最後到頂頭額沙洲碰碰運氣,追逐夕陽與國聖港燈塔的相互輝映。

 

 

本篇為航港局廣告合作,圖片來源: 編輯 丁瑄、李惟境 攝影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