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專題 / 《萬里「清德」的挖礦人生》精華書摘
放.專題 《萬里「清德」的挖礦人生》精華書摘

【第二章】高中聯考失手,不服輸!重考上建中/大一拚轉系!從台大農學院獸醫系到醫學院復健系

文 / 周玉蔻
2023.12.04
【第二章】高中聯考失手,不服輸!重考上建中/大一拚轉系!從台大農學院獸醫系到醫學院復健系
【第二章】高中聯考失手,不服輸!重考上建中/大一拚轉系!從台大農學院獸醫系到醫學院復健系
文 / 周玉蔻
2023.12.04

賴清德光鮮亮眼的學歷背後,是靠著跌倒爬起來,咬著牙苦撐,發揮一天又一天的忍功與自律換來的。

 

1.高中聯考失手,不服輸!重考上建中

 

賴清德萬里國中畢業那年,台灣發生的震動大事,是國民黨奉為民族救星、偉大舵手的總裁,總統蔣中正過世。

 

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清明節凌晨,大雨滂沱的夜晚,被造神成永垂不朽領袖的「蔣公」蔣中正病故,台灣政治還屬於戒嚴時期威權統治,官方控制的媒體尊稱為「崩世」。

 


蔣公「崩世」,電視彩色變黑白

 

每一個公私立機構都要進行哀悼與追思。當時全國均由國民黨控制的三家電視台,取消了彩色播出,全部改成黑白節目,表達民眾「守孝」致祭之意。各大中小學學生,也要別上黑色或白色的致敬胸花,全台灣被刻意營造成一片悲傷,全民哀悽的景象。

 

那一年,賴清德國中畢業

 

這時,距離賴清德國中畢業後的高中聯考,只剩三個月的時間。

 

那時的教育制度規定,國中畢業生畢業後,有意升學者,可以選擇就讀普通高中或職業學校,採取聯招方式進行。

 

高中與高職考試日期分開。但個別學校參與聯合招生,一次考試,再依照分數和志願分發投考者的就讀學校。聯考區分不同考區,同一天舉行,有意升上高中再上大學的國中畢業生,大都依據自己的程度與住家所在地,選擇考試地區。

 

有意升學者,參加高中聯考

 

萬里國中在台北縣,現今新北市的前身。畢業同學不升學的立刻投入就業市場,貼補家計者不在少數。有意繼續讀書的,分別在基隆或者台北考區參加聯考。

 

賴清德立定心願要當醫師,這也是母親賴童好的期待。要做到醫師,他的求學目標,中小學同學都知道,全台第一志願台大醫學院;台大醫學院之前,唯一選擇,台北市的建國中學。

 

錄取率不高,競爭激烈

 

萬里國中建校不久,升學率普通。之前,從來沒有一位同學考上全國排名最優的建中或北一女。

 

賴清德在校成績屬優秀段。他的學科專長,同學記憶中,很平均,聯考過關不是問題。

 

酷熱的七月考試日,一九七五年的台北區公立高中聯考,只有十所學校參與聯招,錄取率不到一半,百分之三十左右,壓力不小。集中考試的地點離賴清德居家的萬里車程遙遠,連續兩天,早早起床赴台北市考試。

 

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

 

當時,高中聯考共考五項科目。一九六八年之前的規定,滿分每一科目各一百分,總分為五百分。

 

一九六八年起,國文科提高計分為一百二十分,總分五百二十分。

 

一九七一年起,加權計算方法再改變,滿分變成七百分。包括國文兩百分、英語一百分、數學一百二十分、社會一百四十分、自然一百四十分。總分共七百分,考生就讀學校依總分排列和志願填表分發。

 

賴清德投考北區高中聯考時,仍然是五科、總分七百分的制度規範。

 

進建中,五科總分至少六百三十分

 

依照這樣的計分模式,國文好的國中生比較佔優勢。要上建中,總分,那一年六百三十分左右,很有得拚。

 

考完試,考生忐忑不安等放榜。探查榜單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也是一大工程。當時沒有網路,由各學校在大門前張貼榜單,供當事人查找之外,主要全國性報紙,中央日報、聯合報等,也在報社總部張貼公告,或提供電話查榜。

 

考上了,不是建中

 

賴清德考上高中了,建中卻落榜了。

 

烏雲籠罩,才十六歲的年少阿德,面臨了他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決定的考驗。捨棄建中,先讀第二志願再拚台大醫學院,還是自習一年重考,非建中不讀?

 

如果重考還是考不上建中,怎麼辦?

 

閉門苦讀!拚重考

 

同班同學裡,好友連清隆讀的是發揮他美術專長的職業學校。其他同學,有人為了幫忙增加家中收入,放棄高中或高職,直接投入了職場。

 

賴清德決定重考高中,賴童好相信、也支持兒子的抉擇。

 

意志、耐力與毅力砥勵

 

一年重考,三百六十五天,時間與空間的淬鍊,帶給賴清德深刻的意志、耐力與毅力的砥礪。

 

這段煎熬,賴清德沒有公開述說過他的心路歷程。同學故友對他小小年紀,面對挫敗跌撞,不灰心喪志、不輕易妥協的態度,既心疼也佩服。

 

執著、堅持,故友佩服

 

賴清德光鮮亮眼的學歷背後,是靠著跌倒爬起來,咬著牙苦撐,發揮一天又一天的忍功與自律換來的。

 

一位看著他長大的萬里老友,從賴清德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六年間,不避風雨堅定目標上建中的努力認真、用功念書的表現,看到了這位萬里少年的執著與堅持,一點一滴要求自己的挖礦人精神。

 

他做到了!萬里國中第一位建中人

 

在人生長河裡,這或許只是一個過程,對於一位承載著單親媽媽無限希望,哥哥姊姊高度期待的賴清德而言,就是他人生旅程的第一次磨難。

 

這也像下注,為自己賭未來。

 

他做到了,也寫下了萬里國中創校以來畢業學生中,第一位考上建中的記錄。之後的四十多年,賴清德的這所國中母校,根據萬里國中的資料顯示,也只出現了一位考上建中的同學。

 

馮麗慧:「萬里國中現在還是偏遠國中」

 

「是啊,萬里國中到現在,還是偏遠國中。」萬里國中現任校長馮麗慧,在她的校長室裡,和我談到學校建校至今,只出現兩位同學考上建中,一位考上北一女的升學成績時,有些無可奈何。她的辦公桌上放著《看見未來》、《用行動帶來希望》這兩本傑出校友賴清德授權出版的著作。

 

偏鄉孩子的苦,他知道

 

親身經驗,難以忘懷。賴清德清楚明白,偏鄉孩子學習資源不足,起跑點不公平的弱勢困境;也體會到一試定終身的遺憾。他終於有機會在二○二三年總統大選的教育政見中,提出了解決方案。

 

朱立倫、江宜樺建中同屆

 

如願成為建中人這年,賴清德剛要滿十七歲,比同世代同學年長兩歲。由於出生在十月,賴清德上小學的時機因為學年度關係,延遲了一年。加上高中重考,同屆的建中同學朱立倫,比他小兩歲。和朱立倫的政二代身分相比,來自萬里的鄉下男孩,起跑點顯然比較落後。另一位建中同窗,是馬英九總統任命為閣揆的江宜樺。

 

建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建中,群雄併立,各路好漢雲集,一山又比一山高,賴清德受訪時說,那是一所臥虎藏龍的學校。高一生新去乍到,還沒來得及進入情況,賴清德回憶,第一次月考前,他發現隔壁桌同學看的教材,是課本沒有的微積分。

 

心頭一驚,建中少年賴清德,體驗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殘酷現實。他只能更加努力。

 

高一老師說實話,賴清德傻笑

 

一位高中老師在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重返建中校園時,被邀請回校和當年的高徒會面。記者追問賴同學讀書時的表現,老師很誠實。

 

他說,賴清德高一時的成績,「不是最好,也很不錯」。一旁的賴院長面色羞澀,只好跟著起鬨的媒體傻笑。

 

接受電視訪問,賴清德謙虛的形容,自己是建中的中等生。他曾在一次專訪中補充,建中念書,全班五十二位同學,他大概二十名左右。

 

在那個高手如雲的頂級學校,中等生己經不簡單了,否則,他也沒能力考上台大。

 

穿著建中校服問:歷史博物館怎麼走?

 

從萬里到南海路的建中校區。賴清德第一天自行前去報到,坐了公路局班車到台北中崙站下車,看不到公車站牌,一度迷路,不知道該怎麼走。

 

當時,穿著建中校服,他不好意思直接請教路人,如何前往建中。拐了一個彎,他自以為心生急智,想著南海路上的建中,對面是國立歷史博物館。於是,問到一位女士,歷史博物館要怎麼走?

 

歷史博物館?「在建中對面」

 

對方看了一眼他的制服,跟他說,「在建中對面。」

 

每一次說到這段往事,聽的人都哈哈大笑。

 

台北朋友家寄居

 

當時的建中,來自台灣各地的頂尖男生不少,家不住台北的,為了學習方便,就在學校所在地台北市南海路附近租房子,或者借住親友家中。賴清德就讀建中初期,通車一段時間後,發現不妙,車程太長,影響學業,決定離家獨立生活。他透露,當時,借住在友人家中。

 

建中三年,學費、雜費、生活費,這些都是開銷,母親賴童好一肩扛下。

 

建中校風自由

 

建中學生有一個翻牆跳出學校買東西吃的「傳統」,賴清德當然也跟著冒過險。

 

「沒被教官抓到嗎?」訪問者詢問。

 

賴清德笑著搖搖頭。他還記得當時吃的,就是黑砂糖刨冰。

 

是他運氣比較好嗎?

 

當然不是。很多人都推測,建中校方傳承多年的那座矮牆,不加以阻隔,是刻意的默契。留下一面欄杆牆,考驗建中同學的紀律,也提供年少的建中人,風險不高的冒險樂趣。

 

使節團團長楊承軒自信介紹建中

 

其中意涵,哲學性高,建中師生,尤其是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校方師長,最能心領神會。

 

為了了解賴清德就讀建中的經驗,回顧建中時代對他的影響。我特別安排拜訪建中。那天,擔任建中使節團團長的楊承軒,高二升高三的優秀學生,帶著我參觀了一圈建中校園,還條理分明、風采自信的介紹了建中同學的課外活動,與學習傳統。

 

莊智鈞校長強調建中人文素養

 

學風自由,學生獨立思考空間廣闊,老師隨時接受同學的挑戰。現任建中校長莊智鈞,說到他引以為傲的建中學生時,特別強調,除了理工、科技和醫學,人文素養絕不偏廢,是建中教學內涵中最大的資產。

 

「建中校長壓力大吧?」

 

莊校長笑了。年輕、有想法,校長室裡,這位明星高中校長的氣宇,對照著不遠處建中體育場上,生龍活虎打球跑步的青春活力吶喊聲,建中兩個字的獨特性,不言而喻。

 

全國最受注目的建中校長職位,對莊智鈞而言,是挑戰,也是學習。

 

賴清德不愧建中魂

 

建中學生的教育,信心養成的同時,謙卑面對各種才情智慧,發揚熱血豪情,是建中人的共識。賴清德在他追求醫師資格的執著,和棄醫從政的毅然決然時刻,都不愧於他的建中魂。

 

2.大一拚轉系!從台大農學院獸醫系到醫學院復健系

 

建中上台大,憂喜參半,賴清德再度面臨不是第一志願的挫折。

 

一九七九年大學放榜的榜單上,賴清德考上了數一數二的國立台灣大學,人人稱羨。

 

賴清德卻歡笑不起來。他的聯考總成績依照事先填寫的志願表,分發到了台大農學院獸醫系。

 

這不是他一心想望的醫學院醫學系。他的醫師夢還有好長一段路才能實現。

 

考上台大,還要克服難題

 

從小沒有父親,母親忙於打工賺錢,無暇、無力顧及他的學業成績,靠著個人的勤奮努力,苦讀求學,克服教育資源不豐富的先天弱勢,重考入建中,又一舉考上台大。在別人眼裡,賴清德的聰穎和優秀,已是人上之人。

 

賴清德明白,他還要征服許多難題。

 

進台大拚轉系!當家教收費比別人高

 

首先,當然是獨立賺取學雜費與生活費。終於讀到大學了,也應該是他協助母親卸下家計勞累的回饋時刻了。他受訪時說,念大學時,媽媽準備他的學費,其他一切自理。他住校,之後與室友合住租屋,兼任不只一個家教,為的是多賺錢。

 

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賴清德回顧當家教的經歷,自豪地表示,他任家教態度認真,學生進步快速,家長支付的家教費也比較高。比方,別人家教收入三千元,他是五千元。

 

空閒時,他和同學一起看金庸風靡當時的武俠小說。他也愛看電影,上台大後發現,參加類似電影社的社團「影評人協會」,可以免費,還可搶先看到院線片電影,一舉數得。

 

喜愛小動物,獸醫系得心應手

 

大一的課程,對於有過建中訓練的賴清德而言,不是難事,比較操心的是他想要轉系,而且是要轉到醫學院醫學系。

 

這一目標,充滿挑戰。一來醫學系很少收轉系生,收多少名額,都是問題;第二,轉出獸醫系,也要說服系上教授和系辦。

 

獸醫系不是不好。賴清德從小喜愛小動物,連在路上看到迷路的烏龜,都要帶回家,還因而被媽媽罵。

 

獸醫系得心應手。只是,他的目標是醫學系。

 

成功轉入醫學院復健系

 

據當年和賴清德同屆的獸醫系畢業人士指出,一九七九年那一期的獸醫系同學中,包括賴清德在內,共有三位同學放棄成為獸醫師的機會,轉出進入其他學系。

 

醫學院醫學系,轉系進入困難,賴清德考進醫學院的復健系物理治療組,這也是現今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的前身。

 

物理治療師不具醫師資格

 

物理治療是第三醫學,復健專業。賴清德求學時,四年畢業,比醫學院的七年早出道。

 

物理治療師是醫療團隊復原治療中,重要的專業成員。在台灣,物理治療師不具備醫師資格。

 

沒有放棄做醫師的願望

 

轉系成功的賴清德,距離醫師夢的實現還有一段長路。他沒有放棄做醫師的努力,這是他的夢想。

 

在台大醫學院,先把復健系的課程用心認真讀完,順利畢業實習,學以致用,成為一位合格優秀的物理治療師後,才能走到下一步。

 

台大復健系畢業後,先依法服兵役,分派到金門當醫官。兵役期滿,賴清德來到台北市仁濟醫院擔任物理治療師。

 

階級流動,聯考制度很公平

 

一方面上班,一方面為下一階段的目標,做好準備。

 

這時候的賴清德正式擁有一份收入穩定的職業,他的母親終於放下重擔。

 

賴童好一手督促小兒子專心讀書的堅持,換來了賴清德突破貧窮的傳奇,也驗證了在快速發展的台灣經濟起飛年代,社會階級的流動,聯考制度,是沒有背景子弟,唯一可以依賴的公平、公正途徑。

 

大一升大二,陪考時邂逅女友

 

讀大學、當上台大人,賴清德不再是那個為了缺錢煩惱的礦工之子了。精神上,他也更加充實。除了一路走來,陪伴鼓勵愛護他的母親兄姊,他的身邊多了一個人,大一升大二那年,陪考時邂逅的女友吳玫如。

 

人在金門,吳玫如情書「鼓勵」

 

這位女生,陪著賴清德成功實現了當醫師的願望。

 

金門當兵,遠離家鄉,吳玫如的情書,成為賴清德的精神支柱。女友的情書,賴清德受訪時,害羞的說是書信「鼓勵」。

 

點擊文章下方「點擊購買」鈕前往購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