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德國政府發言人則透露,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尚未決定是否會前往中國參加北京冬奧,並補充說德國仍在與歐盟商討此事。
鑑於中國政府持續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等侵犯人權行為,美國等歐美多國已宣布,針對北京冬季奧運會進行「外交抵制」目前已累計11國將不會派出任何官員出席北京冬奧。德國政府部會發言人也於昨(29日)表示,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將不會出席明年2月的北京冬奧。
據《路透社》報導,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貝爾伯克曾說,「她是一個超級體育迷,但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席北京冬奧」;部長費澤爾則親自決定,她個人不會出席北京冬奧,部分原因是武漢肺炎疫情。
一名德國政府發言人則透露,總理蕭茲(Olaf Scholz)尚未決定是否會前往中國參加北京冬奧,並補充說德國仍在與歐盟商討此事。
《放言》統計截至30日,國際針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現況:
1.美國:
美國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美國時間6日宣布,鑑於中國持續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等侵犯人權的行為,因此美國政府將「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殘障奧運。
2.加拿大: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8日聲明,加拿大將追隨盟友腳步,對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進行外交抵制,這個冬季將不會派任何外交代表參加北京奧運和帕運,並強調「我們對中國政府一再侵犯人權極其關切」。
3.英國: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8日也聲明,將進行「有效的」外交抵制,確認不會派任何部長或官員出席北京冬奧,但不會禁止運動員參賽。
4.澳洲: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也在8日聲明,澳洲將加入美國行列,共同對2022年北京冬奧實施外交抵制。一決定是為了應對中國廣泛侵犯新疆人權的行為,以及澳洲長期以來與中國的諸多紛爭。
5.紐西蘭:
紐西蘭政府則在7日表示,不會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紐西蘭副總理羅伯森(Grant Robertson)則強調,不出席有一系列因素,但主要與新冠病毒有關。
6.科索沃:
科索沃總統奧斯曼尼(Vjosa Osmani)的媒體顧問庫披納(Bekim Kupina)10日在首都普里斯汀納(Pristina)告訴媒體,由於中國當局侵犯人權,繼美國、澳洲和英國之後,奧斯曼尼決定加入抵制北京冬奧的行列。
7.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早在3日向媒體證實,他將不會出席北京冬奧會;立陶宛外長和其他部長也表示不出席北京冬奧會。
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也於12日表示,考量政治因素不會出席北京冬奧;同一時間,拉脫維亞總統李維茲也表態不出席,只會由駐中大使馬尼卡代表參加。
8.日本
日本政府在24日由官房長官松野博一透過記者會宣布,不派政府官員出席,選手仍按計畫參加冬奧。松野博一強調,奧運、帕運是為世界帶來勇氣的和平運動祭典,綜合考量上開因素,日本對北京冬奧自行做出以上決議。針對此舉是否為「外交抵制」,松野博一則回應,不考慮使用特定名稱命名日本的出席決定。
(圖片來源:DW 中文 - 德國之聲、人民日報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