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文創 / 放文創
放.文創

臺南州廳華麗轉身,臺灣文學博物館帶動府城藝文復興,讓文學親近生活

2022.04.29
17:59pm
/ 放言編輯部 李惟境

走在州廳些許斑駁的磚牆和嶄新挑高的大理石建體,如身處時光走廊。

 

自圓環處放射延伸,府城的政治文化遺跡圍繞核心向外擴及,車流穿梭在新鋪的柏油路上,對稱的西洋式歷史建物依傍在側。雄偉的馬薩式屋頂折面,鋪有草綠色瓦片,開著凸出的老虎窗與圓如牛眼的通氣窗;均衡的紅磚搭配洗石子建材,仿造希臘神殿石材,雕砌出繁複與均衡的建築立面。

 



國立臺灣文學館(臺文館)前身為日據時期臺南州廳,館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館舍落成於1916年,由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砲火轟炸,建物結構嚴重損毀,戰後曾整修數次,先後整建作為空軍供應司令部和臺南市政府使用,其後執行「原臺南州廳」保存修復計畫,自1997年開始進行歷時長達七年的整修工程,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剪綵開張,是臺灣首座國家級文學博物館,主要蒐集、整理、典藏與研究臺灣近代文學史料,為台灣近年來以古蹟再利用思維修復之官方建築的重要典範。

 

臺灣曾多次被外來政權統治,因此「臺灣文學史」經常被置於中國或日本文學的發展脈絡下,加以定位詮釋。一直到八〇年代以後,臺灣文學才獲得正名,以「臺灣」為中心的文學史才隨之浮現。從早期原住民、荷蘭、明鄭、清領、日據、民國,朝代更迭,不同族群文化薈萃交融,累積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珍貴的文史紀錄卻因為政治傾軋,諸多文學書冊與史料隨之流失、散佚。為了能有系統地蒐集、保存、研究這些稀珍的文學資產,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才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

 

臺文館作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文學館,多年經營以來,館舍不但成為臺灣文學作家必訪之地,館內也已收集作家本人及後代捐贈的文物多達十數萬餘件。現今收藏包含作家手稿、信札、報紙等文史資料,例如作家朱西甯手稿已由女兒朱天文捐贈;館中也收藏了作家三毛的手稿,和她與丈夫荷西的定情物;戲劇大師姚一葦自中國大陸帶來的皮箱、劇本,也都被妥善保存在展館中。

 

身為臺南知名文學建築,臺文館作為文化中心,與周遭藝文地標相互串連,近旁有臺南美術館、孔廟文化園區與葉石濤文學紀念館,老屋新生的「草祭書店」、「林百貨」亦在其周圍。臺文館更舉辦過「文學走讀」系列活動,帶讀者走訪台南作家葉石濤生平故居和筆下小說的場景;「漫遊神仙府」結合文、史的文學散步路線,精選十首與府城信仰文化相關的古典詩為踏查文本,並請來臺南文史作家親領民眾實地踏查。

 

在蒐藏、保存、研究的基礎功能外,臺文館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藝術融入民眾日常,讓文學親近人民生活,進而帶動文化發展。館內另設有文學圖書閱覽區、兒童文學樂園等空間,此外,還特別增設「臺北分館」,利用首都的政經地理優勢,發揮文學的跨界潛力、探索新的價值定位,臺文館的成立,提供臺灣文學展開「新」與「舊」交流的文化場域,對臺灣文學界而言意義深遠。

 

場館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09:00-18:00

詳細資訊|https://www.nmtl.gov.tw/

 

 

圖片來源:文化部、臺文館臉書專頁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