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台灣從清零走向開放是「明智之舉」 何美鄉:預防確診不可能,重點是避免重症與死亡!

2022.11.25
16:39pm
/ 放言編輯部 張松筠

疫情從2020年爆發至今將近三年,台灣的防疫成績從一開始的全面清零,被世界公認為「防疫模範生」,到今日已走向全面穩健開放的「與病毒共存」階段。台灣流行病學博士何美鄉今日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就誇讚,這是「明智之舉」,對於有些特定勢力不斷以台灣確診人數升高去批判台灣防疫成就,何美鄉認為現在要預防確診是不可能的,確診與否本身已經沒有意義,清零防疫本身就是動態的,重點目標是要避免重症與死亡才對。

 

疫情從2020年爆發至今將近三年,台灣的防疫成績從一開始的全面清零,被世界公認為「防疫模範生」,到今日已走向全面穩健開放的「與病毒共存」階段。台灣流行病學博士何美鄉今日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就誇讚,這是「明智之舉」,對於有些特定勢力不斷以台灣確診人數升高去批判台灣防疫成就,何美鄉認為現在要預防確診是不可能的,確診與否本身已經沒有意義,清零防疫本身就是動態的,重點目標是要避免重症與死亡才對。

 



關於台灣防疫的成績,何美鄉心懷感恩的表示,她很感激台灣防疫團隊,因為其實她心裡很清楚 遲早要有足夠的人打疫苗, 當變異株不斷出現的時候,疫苗保護性一直下降時就 變成要有足夠健康的人去確診,但是不要死亡, 才這是目標。「 你要預防確診是不可能的, 中國到處封城,犧牲一切經濟,一樣 防不了!從這角度我很早就知道防不了的, 確診是沒辦法的, 我們一定要很智慧的處理。」

 

何美鄉強調,過去在Omicron之前的病毒都是很嚴重的,那時沒有疫苗,大家都沒有抗體,且那些病毒很容易進到肺部。即便最早的武漢病毒一開始 雖然很多人無症狀、輕症,但 在那些感染過的人即便沒有重症,也是有長新冠,病毒會跑到腦袋、 心臟, 影響非常多。但Omicron 本身不太適合感染肺細胞, 它比較會在上呼吸道 ,在所有人打疫苗後,大家都有一點上呼吸道感染, 即使有些人感染上呼吸道會很難受,但就是不會致死, 除非是小嬰兒才會致命, 但對成人來說這是很輕症的病毒,「所以我真的蠻感激我們並沒有很嚴重後遺症 ,我們能夠國門守好, 全國人努力避免社區感染, 讓我們走到最後一哩路, 把疫苗打滿、打齊 。後面面對的Omicron 病毒不管是BA幾,其實就是蠻輕症的病毒, 致命性比較輕。」

 

何美鄉認為, 以現階段疫苗這種病毒變異 速度, 疫苗研發是趕不上的, 總是會有一批人會碰到。她分析,這病毒 有人打滿、打齊三劑疫苗後,真正保護效益約70%,也就是說今天就算有能力在一天內全民打了疫苗,但 也會有30%被感染, 這是沒辦法避免的, 全世界都是這樣。 她強調疫苗效益對變異株就是會一直下降, 即使今天打滿、打齊,70%保護性 再等一個月只剩60%, 所以他認為台灣的明智之舉就是在打滿、打齊的時後, 指揮中心沒有故意讓大家來傳播(指群體免疫 ),而是從今年1月到4月仍然控制得很好 ,那時台灣正在施打三劑疫苗。

 

對於台灣防疫團隊與前指揮官陳時中不斷遭受特定勢力攻擊,何美鄉認為, 學者責任就是把正確知識傳遞給人民, 沒有正確知識的話,別人拿一些資訊給你呼嚨,你就被騙了,「所以我們真正要認識的是,現有科技沒辦法好好處理新冠疫情, 我們可以做到打疫苗讓一些人感染 ,但要讓所有人不確診是不可能的, 要往前走的話,你群體免疫一定要達到。」她 強調 中國跟台灣的對比可以去看看,一開始大家也很多無知, 學界很多也希望清零,但她當時就告訴大家清零之後要清去哪 ?出路在哪裡?「後來疫情爆發後 政府防疫團隊的明智之處就是看清這不是可以繼續清零的, 所以即時慢慢放手, 但也沒有放手到說讓大家都感染。」

 

何美鄉強調,清零 防疫本身就是一直動態的互動,所以打疫苗不只可以處理重症,也可減少死亡,這才是目標 , 絕對不是打了疫苗,然後來減低確診,確診本身已經變成沒有什麼意義, 每天只有千分之幾的重症 ,其他人都是輕症,就是要如此。 她談到綜合免疫, 就是光靠疫苗是不行的, 抗體會下降, 但若是感染後, 他會幫助你維持免疫力,她認為自然感染沒辦法避免, 「但有了自然感染後,只要你活下來了,對你幫助就很大 ,因為可以維持你免疫蠻久的。」她最後提醒, 有一些人打了疫苗也不會有抗體, 因為有非常少的人體質不佳, 這些人要注意, 沒辦法說這些人比例是多少, 但非常少數, 她呼籲如果你是需要住院的人, 就趕快打第四劑, 這些都是重要資訊!

 

 

圖片來源:新聞放鞭炮、三立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