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放.高論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60萬元交保?北檢對高虹安的高舉輕放

2022.12.16
14:11pm
/ 溫朗東

北檢成功的演出了一整天的「嚴辦高虹安」戲碼,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高案的懸而未決,將使得第三勢力持續淌血萎縮,2024總統選戰回歸藍綠對決的態勢更明顯。

 


高虹安60萬元交保合理嗎?澎湖前民政處長成萬貫,擔任縣議員期間詐領助理費,檢方從成萬貫的Line通訊紀錄,以及成萬貫身為民政處長的影響力,為避免成萬貫串供滅證,從2019年10月羈押到2021年1月,才以100萬元交保。期間,成萬貫以父親過世為由聲請停止羈押,也被法院駁回。

 



從成萬貫案例來看,高虹安不僅有串供滅證的能力與動機,近日也傳出高虹安四度找助理談話試圖串供,關鍵的電腦還在搜索前疑似獲得情資,偷偷的以「維修」為由,從立委辦公室移到新竹市政府,多位助理也轉向汙點證人指控高虹安涉案。高虹安竟然還能交保,交保金額60萬元還比台北市議員林穎孟的100萬元為低。檢方辦案的雷聲大、雨點小已經浮現端倪。

 


因此,昨日檢方兵分多路,從立法院高虹安辦公室到高家中,約談高虹安、李忠庭,陳奐宇、王郁文等4名被告。高虹安被偵訊到凌晨5點,在未限制出境、出海及住居下以60萬交保,交保金額不僅偏低,也無法防止高虹安出境潛逃,且有利於高虹安持續湮滅罪證。北檢成功的演出了一整天的「嚴辦高虹安」戲碼,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倘若北檢有心要偵辦,早在選前就已經可以約談高虹安及多位助理,並扣留關鍵電腦。檢方卻憂讒畏譏,選後三週才處理,給予高虹安政治上的寬容優待。很明顯的,北檢的態度並非出於辦案優先考量,而是試圖在輿論上取得「平衡」,這邊做一點,那邊放一點,不想得罪兩大黨的支持者,卻扭扭捏捏,顧此失彼。

 


高虹安入主市府恐難避免

 


按照檢方「取平衡」的政治折衷路線來看,高虹安勢必會被起訴,這是顧及綠營支持者感受;高虹安也會就任新竹市長,且在法院判決一審有罪前,高將會擔任市長一段時間,這是顧及藍白支持者的感受。至於檢方何時起訴,院方何時判決,都可以技術性的拖上好一陣子,等到高虹安市長當了一兩年,輿論逐漸平息再來審理。以檢方目前的態度來看,高虹安正式入獄,也是一兩年後的事,要在明年看到高虹安被關的畫面,恐怕是不可能了。

 


從台灣政局的變化來看,高虹安事件中受創最深的,首先是郭台銘,其次是柯文哲。郭台銘雖試圖跟高虹安保持距離,但也從未強力切割,用商人角度看郭,郭頂多是識人不明,商譽無損;但若用總統候選人標準看郭,郭的處理顯然過於含糊曖昧,缺乏明快是非。當高一邊貪污涉嫌,一邊入主新竹,高案成為了蔓延的「現在進行式」。郭台銘一旦表態對選舉有興趣,就會被詢問如何看待昔日愛將涉貪的問題,政治路崎嶇難行。柯文哲雖然即將卸任,跟高虹安貌合神離,漸行漸遠,但再怎麼說,兩人都是頂著民眾黨的招牌,吸收討厭藍綠的選票。高虹安的原形畢露,金身破滅,牽連到的是整個民眾黨、柯文哲甚至整個非藍非綠的搖擺選民。

 


換言之,高案的懸而未決,將使得第三勢力持續淌血萎縮,2024總統選戰回歸藍綠對決的態勢更明顯。

 


高案後的民主挑戰

 


這兩個月以來,高虹安佔據大部分媒體版面,這主要出自高虹安假面現形、四叉貓跟助理們連環爆料的戲劇張力,高案戲碼高潮迭起,固然給了本土陣營許多歡樂,也讓力捧高虹安的柯文哲總統夢碎,但對藍營來說毫髮無傷。照理而言,大敗之後的本土陣營,應當痛定思痛,忍受著變革的痛苦,重新獲得社會的認同。高虹安的存在卻像是麻醉劑,讓我們忽略了情勢的險峻,彷彿高虹安被關了,台灣的民主、公平、正義就被守住了。

 


事實卻是朱立倫跟侯友宜的合作越來越明顯,朱立倫眼見總統無望,牢握黨主席權力,主宰立委提名,一旦2024藍營立委過半,朱立倫就算不是總統,也有機會當上行政院長,掌握行政立法兩院。朱立倫若徵召侯友宜,侯這次市長選舉又大勝45萬票,在侯的新北市政弊端沒浮現之時,侯等於是經歷了兩次市長選舉檢驗的總統候選人,加上藍白陣營對民進黨的厭惡、中國勢力對媒體網路輿論的介入,侯友宜當上總統的機率逐日增加。

 


當國民黨重返執政,跟中國密切往來,切斷跟美國的台美互信與軍事合作,台灣將會在一兩年內面臨更大的戰爭風險。這種無可迴避的本土危機,本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卻在高虹安的戲碼中被淹沒。

 


重建社會溝通,找回搖擺、青年選票,是本土派的當務之急。高虹安的貪汙風暴,固然精彩萬分,但就像即將落幕的世界盃足球賽一樣,看完精彩的球賽,我們還是得要面對生活,面對守護民主之戰。娛樂過去,挑戰持續。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截圖;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

 

最新新聞
溫朗東
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