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社會
放.新聞
社會

23年前洞悉「科技對人類生活之影響」!曹興誠民國89年總統府演講預言,隨著手機、網路、AI等發展一一實現

2023.07.13
17:10pm
/ 放言編輯部 曾以安

曹興誠於23年前所提出的遠見,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仍能與今日之科技趨勢及當前的國際情勢相差無幾。期望大眾能透過這些理念,了解科技不僅僅只是科技,更是與國家、人民及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議題。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近來時常現身大眾面前,以淵博的學識及長期關注公眾領域的經驗,分享其獨到見解。而曹興誠曾於民國89年11月10日,於總統府進行「國父誕辰典禮專題報告」,內容極具前瞻性,曹興誠認為時至今日仍符合當前世界潮流,故將專題報告演講稿印刷成冊,將理念分享、散播給大眾。

 



曹興誠曾帶領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為台灣創造科技榮景並帶動經濟,其貢獻及影響謂之深遠。當時報告主題「近代科技對人類生活之影響」內容說明了東西方文化差異而造成科技演變的不同,並分別詳述近代科技進步帶來的優點與缺點,以及科技進步對國家、社會、人民的影響;最後則是期盼未來能夠持續發展科技,並且能夠利用科技解決能源、糧食及環境問題。

 

曹興誠於23年前所提出的遠見,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仍能與今日之科技趨勢及當前的國際情勢相差無幾。期望大眾能透過這些理念,了解科技不僅僅只是科技,更是與國家、人民及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議題。

 

 

(以下演講稿全文刊出)

 

近代科技對人類生活之影響 

 

總統、副總統、各位先進、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非常榮幸,能於國父誕辰紀念日的前夕,在總統府作專題報告。國父一生以推動民主及科學為職志,今天以科技作議題,或許也可以作為對國父這一代偉人的追思。 

 

談到科技,首先需要區分科學與技術。科學是經由觀察、測量、推理及驗證等科學步驟,所獲知之自然運行之原理。技術則為解決問題或製造器、物之方法。原始人鑽木取火是技術,製作石器是技術,而一萬年前開始發展之農業,更是人類偉大之技術突破。

 

科學之發展,則自十七世紀才真正開始。1609年Kepler提出學說,主張行星係以橢圓形軌道繞日運行,可謂近代科學發展之先聲。1660年Guericke發現靜電,1773年電、磁之關聯亦被發現。1666年Boyle提出原子說,1687年Newton發表了力學三定律。經由Newton、Leibinz及Bernoulli諸氏之努力,微積分學在十七世紀得以建立並完善;而有關光的各種特質亦係在十七世紀被陸續發掘。 

 

中國在明朝中葉以前,一直是世界的技術大國。舉凡農業、農具、鋼鐵、瓷器、漆器、造紙、印刷、醫藥、土木、造船、航海等皆有全球獨步之成就。舉例而言,舵的設計,中國在東漢(一世紀)即已臻完善,西方則遲至十二世紀,才懂得以舵取代划槳來操控方向。鄭和於1405年首度大航海所乘寶船,估計長五百英呎,寬一百六十英呎,有九桅,十二帆,較哥倫布1492年抵達美洲所乘之Santa Maria號,大出五倍不止。由鄭和所率之兩百餘艘大小船隻,於1405至1431年間不斷航行於南海與印度洋上,其陣容之浩大更非當時西方所能望其項背。

 

可惜,明清兩代的專制集權統治,使中國人在高壓之下,怯於思考;在大一統之下,缺乏競爭,再兼歧視工、商業,因而追求知識,以改進生產力之動機亦不存在,科學之發展乃成為西方之專利。而在西方,由於科學的成果可以指導技術之開發,而技術的精進又可以協助科學的探究;在科學與技術互相激盪之下,科技之進境可謂一日千里。相對之下,中國則急速由一個傳統的技術大國,淪為科技新知上的邊緣小國。 

 

西方科技經過四百年之發展,究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其意義如何?本人認為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提供機械動力:

 

在工業文明以前,人類所能使用之動力,除牛、馬等動物外,尚有風力、水力等。科技在十八世紀帶來了蒸汽機之發明,因此有了輪船、火車出現。1876年內燃機問世,由於體積小,因此可為汽車及其後之飛機提供動力。1880年發明的電動馬達則成了日後所有電機機械及電子產品的動力來源。1941年噴射引擎出現,為航空帶來革命,1950年之火箭則為人類之太空探險提供了所需之動力。機械動力的發展,一方面提供了快速、大量的運輸能力,帶動了全球貿易;一方面革新了生產方式,使得大量生產及行銷成為可能。此外,輪船、火車及鐵路催生了鋼鐵工業,而汽車工業又帶動了石化、塑膠及材料工業之發展,近代工業體系於焉建立。

二、提供糧食:

 

根據研究,人類在發展出農業以前,以狩獵、捕魚、採取果實的方式維生,整個地球僅夠活兩千萬人。農業發展之後,地球雖已可養活數十億人,但大部人力須投入農務,生活勞苦,但仍難免飢饉。自工業文明以來,以機械取代人力以及農作物改良的結果,使農作物產量大增;再由於農產品加工、冷藏、運輸技術之改進,農產品之腐壞及浪費大為減少,使得今日糧食足以養活百億人口,而且大多數人不必再從事勞苦之農作。本世紀世界人口自1900年之十六億增加了四倍而成為現今之六十三億,但今天各國在貿易談判中都極力爭取農產品之出口權利,並試圖限制他國農產品之進口。由此可見,目前世界的糧食供應能力是超出實際需求的,可說近代科技至二十世紀末,已根本性地解決了人類飢饉的問題。

 

三、提供物質:

 

今天我們了解,宇宙萬物,是由僅僅八十八種元素及其同位素所組成。科學家今日幾乎已經掌握了這八十八種元素的所有特性以及各種材料之中的元素組合方式,因此可以隨心所欲地改造天然物質或自行合成所需物質,並加以大量生產。目前我們日常生活所用之物質,幾乎無一不是合成而得,使得我們享有之物質不僅充裕而且價廉。人類也因此得以告別以往物資匱乏貧苦的歲月。

 

四、提供通信能力:

 

互相通信,自古即為人類一項重要基本需求。十九世紀末,電報、電話、收音機陸續問世,1920年之電視機,1966年之傳真機及1967年發展出之無線電話手機,使得人類具備了各種單向、雙向,有線或無線之溝通能力。1990年開始普及之Internet更可以將聲音、文字、圖像及動畫作綜合及即時之傳遞。至此人類之通信能力,已遠遠超過「千里眼,順風耳,傳音入密」等所謂的「神通」。

 

五、提供資訊儲存、運算、處理及傳輸之能力:

 

1950年商業電腦問世,同年電晶體被發明;1959年IC出現,次年,軟體工業開始發展。其後IC及電腦技術之結合,促成了1977年個人電腦(PC)的發明。這些微電子技術及電腦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開始突破記憶力及智力之限制,並為二十一世紀更快速的科技發展,奠立基礎。

 

六、提供醫療保健能力:

 

二十世紀,人類在藥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細菌學、腫瘤學及基因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再加上醫療技術及器材之精進,使得醫療及保健的能力大為提高。未來這些科技匯成之生物工程學,不僅可以改造生物,更可以創造新的生命;人類因此將有能力功參造化,超脫生老病死之輪迴。

 

以上科技的成就,創造了大量的物資及提供各種服務的能力,也為先進國家帶來了可觀的財富。以英國為例,1780年至1860年英國個人所得成長了一倍,而這僅僅是開始而已,其後之1860至1990年,英國個人所得竟能成長六倍之多。由於東西歐科技進步程度不同,亦造成其個人所得之差距。估計在1750 年,西歐(英國除外)平均個人所得較東歐高出15%,但至1900年,此項差距逐漸擴大達80%以上。

 

科技進步固然可以帶來可觀的財富,但是若謂此為科技主要功用,則嚴重低估了科技之意義。本人以為,科技發展最重要的意義,是不斷提升人的能力與心智,使人能夠朝「神祇化」的方向邁進。

 

今日人類可以駕飛機、火箭御空而飛,乘汽車、火車鑽地急馳,藉電話千里傳音,憑電視萬里觀象;衣食過剩,百歲不稀。這些藉科技所顯示之能力,已遠超過古人對神祇的定義與想像。即使是古人認為只有神祇才有,而凡人所無之預知能力,人類也已逐漸具備。今天,透過大型電腦的高速模擬及運算,氣象預報已日趨準確;未來透過基因學,人類應可預知一生之健康狀況及壽命短長;亦有可能將人類壽命大幅延伸。所謂「彭祖八百歲」,未來或有可能成為事實。

 

這種藉科技邁向「神祇化」的過程,使先進國家心智能力大幅提升,但後進國家相對顯得弱智低能,不得不接受先進國家之宰制。以非洲為例,自1650年至1900年,估計整個非洲大陸之黑人,被捕捉至外洲為奴者,約有三千萬人之多;其運送過程,皆慘無人道;若謂當時非洲黑人已被視為牲畜,亦不為過。至於東方中、印等文明古國,雖不如非洲之慘,但遭到凌辱壓迫,亦長達百年之久。

 

不過,十七世紀至二次大戰結束的這段期間,只是科技發展的初期階段;科技先進國雖然能力已經超越傳統,卻仍保有自古以來,以征掠為成就之舊日心態。及至二次大戰以後,隨著科技爆炸性的發展,先進國家邁進了人類史無前

例的所謂富足的社會(affluent society)。在富足社會中,人類相處的邏輯與匱乏社會截然不同。以往一個民族一旦強大,即對四鄰展開掠奪,因而成為其他民族的威脅。但在富足的社會,物質的生產幾乎可以是無限的,缺乏的只是市場;因此任何一個民族或地區的興旺,代表全世界增加了一個新的市場,所有人都會因此得益。歐戰後,馬歇爾計劃可以說是這種互惠思維的偉大實踐。1949年至1952年,美國為重振歐洲經濟挹注了130億美元,結果四年之間,整個西歐的工業生產增長了40%,共同體國家的國民生產毛額增加了32%。馬歇爾計畫在歐洲不僅成功地扼止了共產主義,也為美國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出口市場,對其後美國乃至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長,帶來了極大的助益。

 

科技所帶來的富足社會,以及國與國之間,互惠互利的邏輯,開始為世界奠立永久和平的基礎。我們很難想像,主導二次世界大戰的美、日、西歐諸國,今日竟能同心協力來維持全球的和平與穩定。這些科技先進國家,如今好像修成正果的神祇,一方面具有軍事上的超能力,可以降魔伏妖,一方面又能普渡眾生,對落後地區提供技術及市場,以促進其經濟成長。這種表現,說明科技經過四百年的發展,終於帶領人類越過了一個重要的文明分水嶺。之前,人類為生存而爭戰不休,之後,人類可以互惠互助地和平相處。我們可以樂觀地認為,二十一世紀將不會再有二十世紀以前那種大規模的戰爭,即使偶有局部的衝突,也將迅速消弭。二十一世紀應該是和平的世紀。

 

科技給人類帶來富足及和平,當然也會引起國家社會巨大之變遷;我們可以試舉幾點加以討論:

 

一、人權之提升及個人之解放:

 

先進國家邁向科技化的過程,證明了科技發展,尤其是對科學的探索、需要與民主自由同步進行,才有可能。真正科技化的國家,需要先有科技化的社會。如果一個國家將科技發展交由官方少數人來進行,而讓多數人民生活在思想管制及高壓之下,其科技發展將有其限度。解體前之蘇聯即為一個最好的例子。因此科技化必須成為全民運動,必須去除個人思想及自由之限制,也即必須創造民主自由的環境。否則,即使有少數技術上的成果,卻難有科學上的突破;而沒有科學作基礎,技術之成果也往往僅是曇花一現而已。

 

今天在科技先進國家,個人皆擁有充分之自由與人權。此外,為了促進觀光,貿易及投資,先進國家彼此之間,對人、財、貨物之流通,幾乎都已解除限制。可見科技化不僅帶來富足及和平,也造成了人權之提升及個人之解放。

 

二、國家地位將朝服務性下降:

 

在集權及戰爭的年代,國家往往被視為民族存亡之所繋,因此也就被賦予至高的道德與權力位階;個人權利及意志則必須向國家屈服。但隨著民主及和平的演進,國家之權力及道德位階不斷下降。目前世界各地逐漸普及之國家賠償法案,即反應出人權與國權走向平等之趨勢;國家也將從統治、主導的角色下降成為服務性質之組織。

 

三、國家施政走向全球標準化:

 

在國家轉向服務性的同時,另一個重要趨勢,是各國施政的標準化。今後任何國家,想要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以與其他國家互通有無,互惠互利,就必須接受施政標準化之要求。以歐盟為例,這種施政標準化不僅僅涵蓋貿易而已,還包括對人權、民主、自由的尊重,以及財政、外交、國防、文化、消費者保護、工、農業政策及環境保護等等。今日海峽兩岸要加入WTO,也必須做出調整,使有關進出口管制、關稅、外人投資、乃至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各種法規能與WTO之規範一致。

 

這種施政標準化的趨勢,開發中國家可以把它視為威脅,加以抗拒;但先進國家既有科技,又有市場,與之抗拒,恐怕徒勞無功。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未來二十年,施政標準化的壓力,將與日俱增,特別是在環保方面。由於地球污染日趨嚴重,而世界生態又密不可分;如何遵循一致之環保規範,將成為未來國際商談之首要課題。

 

四、國界向行政疆界過渡,統獨將取決於行政效率:

 

國家行政標準化及個人之解放,將使國界日趨降格成為行政疆界。而國家成為服務性組織之後,百姓關注的焦點,會是政府的效率及能力,而非國家之統一或獨立。在國家行政沒有標準化的年代,國家之分合,會帶來生活的巨變,因此會引起極大之疑懼及反抗。但在國家行政標準化之後,國家的分、合,對個人來講,只是調整行政區域的小事而已。因此未來國家之統獨,主要考慮將在於何者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而不再是民族情緒性的議題。

 

自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全球經過獨立而產生之新興國家計達一百二十四國,佔全世界現有二百六十七個行政體(包括獨立國家及行政區,如香港等)的46%,而戰後互相統一的國家,則寥寥可數;因此獨立似乎比統一受到歡迎。

 

就在國家紛紛走向獨立分裂之際,各國的立法及施政又逐漸走向標準化,而被統合在各種公約協定(如歐盟協定、北美貿易協定等)以及國際組織(如歐盟,WTO)之中;形成獨中有統,統中有獨之現象。所謂無國界(但仍有行政疆界)之地球村,終將在這種統獨交織的情況下,成為人類生活的新現實。

面對科技帶來的許多正面影響,我們當然也必須注意科技的負面衝擊。這方面的顧慮,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點:

 

一、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物質文明,是否會損及精神文明? 

二、科技帶來了大量的工業污染,礦物燃料的燃燒引起溫室效應及氣候之反常,如此是否會引起人類生存之危機?

三、以核分裂方式提供能源有環保之顧慮,但石油等礦物燃料儲存有限,當其耗盡之時,是否即為人類文明終結之日?

 

這些人文、科技、環保議題,最近經常被提出來討論,但通常都忽略了幾個事實,以致討論常常陷入含混。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人文與科學並無所謂對立。事實上,科學是知識;科學研究與宗教、藝術一樣,同為追求真理之人文活動。技術及產品的研發,通常才比較物質導向。

 

我們可以規範技術之濫用,但對科學所代表的真理,則應從事無止境的追求。我們相信,科學越深入,技術被濫用的可能性就愈低。過去許多技術或產品被濫用,如DDT的破壞生態,與其歸咎於科學,不如說是科學研究不夠深入導致之結果。因此在討論這些議題的時候,區別科學與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不應將「科」與「技」 混為一談。

 

其次我們了解,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是助力,而非阻力。人常常因為物質匱乏,所以才過度重視物質,在物質充裕的時候,人就會把注意力轉至精神方面。聖嚴法師曾經體驗,在景氣差的時候,信徒增加的少,景氣好的時候,信徒增加就很快。去年九二一大地震過後,舉世來援的救難隊,顯示出跨越種族及國界的人道關懷。這樣的精神文明,在以往普世物質匱乏的年代,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事。

 

在討論生態與環保的時候,有一個事實也常被忽略,即農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

 

自一萬年前,人類開展農業以來,無數的森林遭到砍伐,為灌溉所建築之渠道、水壩、堤防等等,通常也都帶來生態上嚴重的破壞。中國傳統文人總以為回歸田園即是回歸自然,其實田園與高爾夫球場一樣,絕非自然,而是破壞自然的人造綠地。

 

然而如果沒有農業的發展,由於地球之自然生態僅能供養二千萬人,人類就必須像其他野獸一樣,以絕對的自私與殘忍,遵循弱肉強食的法則來維持生存。我們藉農業開展了人類的文明之旅,但也付出了生態被劇烈破壞的代價。隨著科技文明的到來,這種破壞更形擴大,已到了危機重重的地步。

 

面對未來,我們可以悲觀的認為,生態的破壞終將帶來人類的毀滅;我們也可以樂觀的認定,未來科技的進展,配合環保意識的加強,會使生態停止惡化,

並且逐漸改善。本人的看法,傾向於樂觀。因為科技在過去四百年的發展速度,遠超過任何人之想像,未來的科技發展及成果也一樣會帶給我們不斷的驚喜。以核能為例,在世界各地紛紛放棄核分裂核能之際,熱核融合發電之研究,尤其針對磁約束的托卡馬克融合系統及慣性約束的雷射核融合系統,都已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由美國、歐盟、日本及前蘇聯合作建造的托卡馬克裝置ITER,將於2008年開始進行氘─氚(D-T)融合實驗。雖然熱核融合之實用化尚須全球科學家做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不過一旦成功,人類就可以建立高效率、低污染、用之不竭的能源。目前石油大量消耗及地球暖化等問題,到時即可迎刃而解。

 

總之,科技使人類神祇化的過程,不會中止,只會加速。在人類高度神祇化之後,不僅可以超脫自身生老病死之苦,更可以與他人及生態取得和諧平衡,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這或許也就是人類生存的意義與目的。

 

最後,本人謹祝  各位長官 

 

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謝謝大家。

 

 

圖片來源:曹興誠臉書、放言設計部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