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賴清德拋能源五大策略提「二次能源轉型」:2026完全取代核電、2050達淨零轉型!

2023.10.19
11:46a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賴清德表示,在2050淨零轉型時,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至60~70%、氫氣9~12%、燃氣+CCUS 為20~27%,達到燃氣的低碳化目標,於整體的發電結構上,逐步實現電力去碳化。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19)日以「淨零轉型,永續台灣」為題舉辦第六場國政願景記者會,,主軸為加速發展再生能源,除了在2026年完全取代核電,之後要進一步取代燃煤,改善空污;再逐步降低燃氣,實現電力系統的去碳化。他並詳述五大策略,包括「推動二次能源轉型」等,透過發展多元綠能,甚至持續導入氫能,並鼓勵「深度節能翻展」,推動2050淨零轉型的能源願景。

 



賴清德表示,為了推動2050淨零轉型,他將透過「第二次能源轉型」、「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推動永續綠生活」、「政府做淨零轉型後盾」、「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等五大策略,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第一個策略為「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賴清德說,在2016年以前,電力生產過度依賴燃煤與核能,再生能源比例偏低,發電結構嚴重失衡;但2022年綠電的發電量已經超過核電,成長了6.5倍之多,今年底、綠能產業引進外商及本國投資將達到1兆元。

 

賴清德認為,在當前企業對綠電需求大幅增加的狀況下,顯示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政策是正確的;他會在這個基礎上,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以加速電力系統的去碳化為目標,發展多元綠能,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戰略。


 
「二次能源轉型」有六大重點,首先,要發展多元的綠能,除了光電和風力發電之外,要善用台灣的地理環境資源,加速發展地熱、氫能、生質能與海洋能等前瞻的能源。


 
第二,由於氫能會是未來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橋接能源技術之一,應該持續導入氫能,作為電力供給、工業製程、運輸載具的用途;例如發展氫混燒與專燒的技術,並獎勵國內新創企業、鼓勵產學合作,開發氫能煉鐵技術與氫燃料的電池等,可供多元利用。

 
第三,則是鼓勵深度節能的發展;賴清德澄清,「節能或節流的意思,不是要大家拮据用電」,是讓大家用得更聰明、更有效。要打造節能產業,推動系統性節能,從法規、技術、獎勵補助,全方位發展台灣的節能產業,鼓勵與輔導節能產業朝向「系統性節能」的進階服務;並成立「能源技術服務中心」協助產業執行深度節能之輔導;並擴大能源資訊管理系統佈建,發揮台灣ICT優勢,朝向大數據和智慧化管理,接軌國際能效標準。

 

同時,賴清德要擴大「綠色金融」與「信保基金」方案,透過新型態的「授信與還款」模式,導引資金投入節能產業與計畫,成為產業深度節能之活水。為促進國際效能標準的接軌,一方面要透過補助和賦稅抵免的方式,提高企業更換節能設備和產線的意願;另一方面,也必須要擴大家戶家電的汰舊換新補貼。

 

此外,為避免社經弱勢族群在節能過程增加負擔,賴清德認為也應該擴大「節能福利」,包括提供能源健檢、補助高能效家電設備,建立「以租代買」節能設備租賃等服務,給機構或弱勢家戶,降低能源支出。
 
第四,賴清德直言,要配合再生能源的發展,大力推動儲能設施,他會檢討當前法規、擴大政府投資,以推動儲能產業的發展,透過電力交易平台的民間參與,增加民間儲能服務增加的誘因、也同時鼓勵企業和社區設置與擴大儲能設施、參與儲能產業的發展。

 
第五,賴清德指出,國際能源總署曾說,當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到 20至50 %,傳統電力系統必須進行電網升級計畫,推動智慧電網才能提升電網彈性,維持電網穩定。

 

他進一步指出,要發展具備儲能設施的智慧型電網,透過儲能、分散式電網的設置,增加供電的彈性;並加速精進多元儲能的調度模式,全面強化電網韌性,確保供電的穩定,全面提升電力的品質,讓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的需求得到照顧,進一步讓產業及民生的需求都得到滿足。


最後,關於2050淨零轉型的能源配比方向,賴清德表示,主軸之一就是加速發展再生能源,除了在2026年完全取代核電,之後要進一步取代燃煤,改善空污;再逐步降低燃氣,實現電力系統的去碳化。

 

他強調,會於2030年實現多元綠能占比30%的目標,並將燃煤占比降至20%,天然氣的發電,透過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CCUS,持續做為低碳、減污的橋接能源,並和氫能合併發電,占比達50%。

 

而2030年至2050年,賴清德說,會透過氫能、多元綠能與淨零科技的進步,加速將燃煤機組全數轉換為備援發電,並擴大導入氫氣混專燒發電;在2050淨零轉型時,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至60~70%、氫氣9~12%、燃氣+CCUS 為20~27%,達到燃氣的低碳化目標,於整體的發電結構上,逐步實現電力去碳化。

 

 

圖片來源:放言記者拍攝、賴清德競選辦公室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