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放・獨家》「青年服勤同意書」惹議教育部宣布停止使用!郭昱晴批「共機擾台之際發放會遭有心人士放大渲染」:應更謹慎

2024.10.17
17:51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教育部最後說,已進行計畫內容的檢討調整,並停止使用「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含個資提供)同意書」,未來相關計畫的執行,會研擬完整且清楚的說明...

 

教育部「青年服勤同意書」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憂心青年上戰場,教育部長因此道歉,解釋僅是碰到天災守望相助,教育部今(17)日隨即宣布「停止使用」。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批評,雖然同意書範圍限縮,但近日共軍擾台,此時發放難免被有心人士放大渲染,教育部應更加謹慎。

 



周刊日前報導,有高中發放青年服勤同意書,註明「依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及配合地方政府學校青年服勤大隊需求,在不影響學生學業原則下,參加學校青年服勤」,疑似動員戰時高中學生自願參加後勤工作,引發家長恐慌。

 

教育部說明,「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自90年11月14日頒布以來,學校依據該法實施青年服勤人員編組已超過20年。過往,以大專及高中階段學生為對象,由學校直接繕造學生名冊送地方政府備查,而為了尊重學生意願,教育部修改計畫內容為必須徵得學生或家長的同意才可納入。

 

因此,教育部在112年5月22日函頒「113年度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分類計畫」,內容明確規定學生參加應基於自願原則,並提供「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同意書」範本,而所填寫的資料均由學校留存備查,毋須提供給教育部。

 

教育部澄清,在112年即有青年服勤同意書填寫,不是近期才發放填寫,並非如外傳是因應兩岸局勢緊張、也非因為戰時狀態而調查填寫。

 

教育部強調,在112年國防部預告全動法修正草案引發爭議後,教育部就邀集相關單位檢討並修正學校青年服勤範圍,因此,計畫已明確律定學校青年服勤範圍僅限於「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避難引導」、「社區關懷」、「公共服務」及「行政支援」等活動,「不包括軍警單位的勤務」,而在學校教育階段就能完成人員教育訓練及演練,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校園安全、自救、救人功能。

 

教育部最後說,已進行計畫內容的檢討調整,並停止使用「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含個資提供)同意書」,未來相關計畫的執行,會研擬完整且清楚的說明,降低民眾的疑慮。

 

教育部長鄭英耀昨日也表示,去年因兩岸關係引發社會關心,教育部希望積極在高中調查,未滿18歲要取得家長同意才調查,學生負責範圍在學校與社區,碰到天災時做守望相助,「不會讓孩子上戰場」,但若造成家長恐慌「我願意道歉」。

 

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則說,沒有所謂「從事軍事勤務」,同意書、教育訓練目的,是指台灣一但面臨重大災害、緊急狀況時,學生都能自救互救;但顧立雄認為,這類同意書可以研議廢除,「不是很有意義。」

 

郭昱晴今日對《放言》記者表示,近日校園發放「參加學校青年服勤(含個資提供)同意書」給學生,引發學生家長恐慌。同意書內容已明確將學生勤務範圍限於「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避難引導」、「社區關懷」、「公共服務」及「行政支援」等活動,不包括軍警單位的勤務,而在學校教育階段就能完成人員教育訓練及演練,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校園安全、自救、救人功能,並沒有包含「要讓學生上戰場」。

 

郭昱晴認為,雖然同意書內容範圍限縮明確,意在培養學生們當災難發生時,應具備的緊急處理應變的能力,但近日共軍擾台,這時機發放同意書,「難免被有心人士放大,而造成人心惶惶,教育部應該要更謹慎應對。」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郭昱晴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