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總統大選後,5月又因為藍白立院亂象而爆發青鳥運動,這股能量隨著7月19日憲法法庭公布暫時處分而開始趨弱⋯⋯
罷免藍委的網路號召,乍看進展緩慢,似乎難以成案,然而到了明年春天,情勢會有很大變化。
罷免藍委之所以難以推進,主因在於本土派在選後的動員疲乏尚未恢復,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並不是缺乏正當性。
1月總統大選後,5月又因為藍白立院亂象而爆發青鳥運動,這股能量隨著7月19日憲法法庭公布暫時處分而開始趨弱。到了8月底,柯文哲住家被搜索,9月5日柯被羈押,此時社會輿論的聚焦在柯案發展,本土派的能量暫時消散。謝國樑也順勢逃過罷免。
本土派支持者在選後的疲勞之後,又被國會亂象搞得憂心忡忡,憲法法庭的宣判與柯文哲勢力的消風,情感上讓本土派鬆一口氣,心態跟行動上進入休憩期。
(也有特別關心國會亂象的本土派,對社會過度關心柯案而感到不滿,認為對柯案的過度關切,掩蓋了立院持續發生的亂象。我很早就提出「對柯案關心過度會造成政治風險」,但這並非社會主流意見。)
這一週來,柯案輿論熱度從高峰滑落,人們開始關心勞動部霸凌案、台灣棒球獲得世界冠軍。即使如此,社會能量也無法回到立院。經歷了高政治熱度的一年,現在大家更關心年底的聖誕節、跨年、農曆過年等假期。11月的美國大選,也不復4年前的討論熱度。
政治休養期
人們需要政治上的「休養期」,許多人需要轉移一下焦點,修復一年多來關注政治產生的疲勞感,休養期或長達數月。再者,柯文哲案偵辦已經到了尾聲,一個多月後勢必起訴,到達另一波輿論高峰。起訴的內容與證據將會在農曆年間成為街坊茶餘飯後的話題,柯文哲的貪腐、民眾黨的荒腔走板也隨之定調,高峰之後回歸平淡,明年2月後,輿論會開始尋找更有趣的話題。
人們會慢慢意識到,藍白國會過半,是因為許多人在投票時並不知道柯文哲涉貪收賄。大選期間藍白合的紅利,隨著柯文哲的起訴甚至入獄,紅利將會反轉,摧毀掉藍白過半的正當性。說白話一點,傅崐萁跟黃國昌在國會那麼囂張,是因為投票時很多人不知道柯文哲有多爛。
當藍白過半的正當性受到挑戰,立院藍白橫行的惡言惡狀,會持續惹怒本土派支持者,試圖在明年春夏之際發動罷免。
罷免成敗的關鍵,在於三位台北立委:徐巧芯、王鴻薇、羅智強。
藍營在台北有五席,除了前述三席外,還有李彥秀跟賴士葆。但徐、王、羅三人,喜歡找架吵,輿論聲量高,絞盡心思爭取曝光,風格跟李、賴二人的傳統路線有所區別。
戰狼風格的反噬
徐、王、羅的中國戰狼風格,來自於台北市選民的特殊心理狀態。台北市既是首都,又是藍營大本營,陳水扁台北市長只做了一屆,1998年之後,台北市的市長跟議長,都是藍營天下。不僅如此,還有台北市長出身的馬英九中央執政八年,這養育出台北藍營的優越感。
台北藍營的優越感,在柯文哲2014年當選後遭遇衝擊。2016年蔡英文當選,一瞬之間,台北藍營發現市長跟總統都不是「自己人」,心理上一直難以調適。
徐、王、羅三人雖然從政路徑及資歷不同,但都紛紛在2017年後掌握到台北藍營的「悶氣」,用誇大甚至到瘋狂的問政風格,全國性的批判甚至抹黑綠營執政,以此獲得台北藍營的喜愛。
另一方面,他們都嘗到了網路時代炒作話題的甜頭,知道這是在國民黨宮廷鬥爭中樹立風格、殺出血路的方式,紛紛有了聲量成癮的症頭。彷彿不激怒綠營支持者,就沒有別的正經事好做。
由於台北是藍營優勢選區,等到蔣萬安卸任後,現任的藍營立委就有機會角逐市長,此時,賴士葆年紀太大,李彥秀缺乏爆發力與全國知名度,難以跟徐、王、羅競爭。此三人的狂妄言行,除了保住立委初選,也是放眼未來的市長卡位戰。
徐、王、羅當然知道過度囂張的問政風格,必然招來罷免,但誰怕誰就輸了。三位台北戰狼立委誰也不讓誰,誰趨於溫和、低調、理性,在台北藍營的支持度就會被其他兩人吸走。罷免現在看來困難重重,但藍委的暴行必然招來民怨,這些將在明年春天開花結果,成為罷免的主要養分。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民進黨臉書,孫瑋芒臉書、mirselion Threads;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傅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