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突發的戒嚴鬧劇,在台灣引起廣泛關注⋯⋯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引發朝野反彈及國際譁然。國會議長禹元植4日凌晨隨即下令連夜召開全體會議,以190票全票通過要求解除戒嚴,尹錫悅隨即同意解嚴。
混亂的6小時突如其來宣告「戒嚴」
這場短短六小時的戒嚴突襲,連執政的國民力量黨也不支持,在今早召開會議討論後,要求尹錫悅退黨、國防部長金龍顯解職。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表示,正在推動尹錫悅總統彈劾案,並將以內亂罪告發尹錫悅總統。
另一方面,擁有120萬會員的韓國「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指責尹錫悅採取「不合理和反民主的措施」、「宣告他的權力的終結」,並號召總罷工,直到尹錫悅下台,眼見尹錫悅政權即將不保。
韓國突發的戒嚴鬧劇,在台灣引起廣泛關注。昨晚消息傳出後,網路上一些網民就指台灣國會藍白杯葛總預算、通過毀憲亂政的「擴權法案」、更企圖通過癱瘓憲法法庭的「憲法訴訟法」,台灣何不比照韓國發佈戒嚴,以反制「親中勢力」?
但律師黃帝穎指出,就戒嚴這件事,台灣還真的無法比照韓國發佈戒嚴。有兩大法律理由:一是台韓戒嚴的法律程序不同,台灣總統發布戒嚴,必須經過國會通過或追認,才會合法生效。這和韓國程序完全不同,韓國總統發布戒嚴,是國會過半否決,才會失效。換言之,一個是總統擁有宣布戒嚴的主動權,一個則需經國會同意或追認才生效。
二是台灣戒嚴法明文規定以「戰爭或叛亂發生」為要件,因戒嚴嚴重影響人民權利,是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最後手段,台灣如遭受中國武力進犯,較符合戒嚴法要件「戰爭或叛亂發生」。因此韓國的戒嚴令,與台灣法律要件並不相同。
雖然台韓頒布戒嚴的程序不同,但台灣與韓國之間,從歷史、政治到經濟,甚至棒球運動,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牽扯不清的愛恨情仇,這也是韓國政情變化,在台灣格外受注意的原因。
首先,台灣的近代史深受朝鮮半島局勢影響,十九世紀末因日本出征朝鮮,引發日本和清朝的甲午戰爭,導致台灣被割讓成為日本殖民地;上世紀50年代,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在蘇聯史達林支持下發動韓戰,促使美國改變遠東政策,派出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阻止了毛澤東的統一計畫,使台灣轉危為安。
冷戰時期,台灣和南韓同為美國的反共盟友之一,無論軍事、政治或經濟的發展都深受美國影響。上世紀80年代全球第三波民主化興起,台灣和南韓兩個威權政府同受衝擊,彼此相激相盪,最終都走向民主的道路。但兩者民主化的過程有所不同,韓國出現血腥鎮壓與激烈的暴力衝突,相對比台灣嚴重許多,但 1987年盧泰愚的6.29「民主化宣言」,也間接促使蔣經國於當年7月14日宣布解嚴。
在經濟發展上,台灣和韓國都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外貿國家,同以美國為主要市場,兩國的產業項目也亦步亦趨,差別在於韓國以大財團為骨幹,台灣則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力。90年代以前台灣的經濟發展略勝一籌,但冷戰結束後全球化鋪天蓋地而來,韓國的優勢逐漸顯現,到21世紀初開始趕上並超前台灣。
「台灣能、韓國就是不能」的感嘆
這段期間,台灣社會經常有「韓國能、台灣不能」的慨嘆。尤其在十多年前跨區域貿易聯盟勃興時期,韓國因為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則受制於中國遲遲沒有進展,加上韓國企業大舉進軍中國,又逢中國入世後的經濟騰發期,其整體經濟實力更把台灣遠遠拋在後面。
然而正所謂「福兮,禍之所倚也!」韓國企業因過度倚賴中國市場,近年在中國製造崛起後紛紛敗下陣來,包括石化、鋼鐵、造船;水泥等過去南韓八大主力產業,如今只剩一項有優勢。韓國出口前15個主力產品,如今有10項被中國超越,而中國的報價只有南韓30%到70%。
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這些遭到中國獵殺的慘業在2015年中韓簽署FTA之際,對中國市場都充滿希望。而在那個時候,台灣的媒體則如喪考妣,都說台灣不用玩了!有人形容這是核爆,鐵達尼號撞到山,台灣經濟將成一片焦土,那個時候的總統馬英九更跳出來恐嚇。
他說,中韓簽FTA的時候,南韓人均所得超過台灣的一萬美元,如今台灣後來居上。三星這些年技術遭到中國剽竊,從面板,LED,到手機,如今連記憶體也失去優勢,市值剩不到台積電四分之一。
台灣能夠得中國市場之利而避其害,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上世紀90年代末,李登輝總統祭出「戒急用忍」,讓資通訊高端產業根留台灣,一個是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阻擋了服貿協議,避免台灣被中國磁吸而內部空洞化。到了2016年川普上台後,掀起美中貿易戰,台商紛紛回台投資,加上美國對中祭出科技祭另,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科技業迎向這波AI熱潮,台灣的人均所得終於在去年趕超韓國。
總之,台韓之間確實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比較關係,就連棒球運動也一樣。過去台韓對戰,台灣輸多贏少,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台灣對決韓國一戰,原本一路領先,卻在八局下被韓國打出了逆轉全壘打,最終以2:3落敗,當時擔任主播的徐展元激動落淚大喊:「真的好想贏韓國!」這句話從此成為名言。
但今年的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不僅在預賽以6:3打敗韓國,更進軍東京以4:0擊潰常勝軍日本,奪下首次冠軍。台灣的少棒也在亞洲U12賽事打敗韓國奪冠。這連串的台韓此消彼漲,讓韓國各界不得不興起「台灣能、韓國就是不能」的感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民視新聞截圖、民主進步黨臉書;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林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