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三點四十七分,消防車警笛刺破清晨的天空,火舌不斷從大樓竄出,濃煙遮蔽視線,尖叫聲與呼救聲不絕於耳,消防員全副武裝衝入火場,在滾燙的烈焰與瓦礫間,奮不顧身地尋找生還者。
近期,在臺灣上映的韓國電影《烈火救援》,以二十四年前的「弘濟洞火災」事件為原型,透過真實火場拍攝,細膩還原當年消防員在極限環境下的英勇奮戰與無奈抉擇。
完美秘書穿上消防衣救火 真實還原那夜的噩夢
消防員的視線被濃煙吞噬,炙熱的氣浪讓人窒息,呼吸聲與空氣瓶的沉重感交錯,汗水混著灰燼滑落臉頰,當所有人拼命逃離現場時,這群打火英雄卻義無反顧地衝入火海,只為搜救出一線生機。
《烈火救援》取材自2001年的韓國「弘濟洞火災」,真實呈現消防員面對極限時的英勇與無畏。全片85%的火災場面皆為實景拍攝,導演幾乎不依賴CG特效,而是以真火打造災難現場,讓演員切身體驗烈焰壓境的恐懼。主演周元回憶拍攝時,濃煙厚重到幾乎無法看見前方,高溫讓人喘不過氣,即便身上塗滿防火物質,依舊感受到火焰的威脅,使他的緊張與驚恐毫無保留地呈現在鏡頭前。
近期,因韓劇《我的完美秘書》翻紅的李浚赫,在亞洲颳起一陣「李太太旋風」,此次於《烈火救援》挑戰消防員一角,他更親自上陣拍攝身體著火的危險戲碼。李浚赫坦言,雖然事前已做好防護措施,但因童年曾被火燒傷,這次挑戰對他而言更像是一次面對恐懼的試煉。
不是每個英雄都披著披風
《烈火救援》帶觀眾重返2001年3月4日的凌晨,韓國首爾西大門區弘濟洞的一棟兩層樓建築突然燃起熊熊大火。消防隊接獲報案後,立刻派遣多輛消防車及數十名消防員趕往現場。然而,由於火場附近道路狹窄且違規停車嚴重,消防車無法直接抵達,只能停在距離火場約百米處,得耗費時間大力疏散,導致救援行動大受影響。
消防隊員第一時間到現場,不斷試圖救火,然而,火勢一度無法控制,幾乎到了一進火場,就可能使生命受到威脅的程度,消防員只能先行撤退。此時,有一名婦人不斷央求消防員救人,稱自己的兒子還困在裡頭,於是,六名消防員冒險進入救援。豈料,僅僅幾分鐘後,建築物突然倒塌,導致六名進入火場及負責灑水的消防員被活埋,直到清晨三個鐘頭後才被救出,不幸的是,最終造成六名消防員罹難,且有三名人員受傷,演變為韓國消防史上最沉痛的事件。
令人憤怒的是,事後調查發現,這場大火並非意外,而是人為所致。兇手正是向消防員求助的婦人兒子,婦人的兒子由於與母親發生爭執,憤而縱火後逃離現場,無情大火吞噬了消防員的性命,留下六個破碎的家庭,犯人卻毫髮無傷。
《烈火救援》中飾演消防員的吳大煥在接受訪問時提到,自己在某檔節目中曾觀看過,弘濟洞火災事件的倖存消防員報導,而留下深刻印象。這名消防員因災難導致半身不遂,只能接受長期的復健治療。然而,當記者詢問他,若回到案發那個夜晚,是否仍然願意衝進火場,這名消防員毅然決然地回答:「當然要進去!」其犧牲精神讓人相當佩服。
悲鳴後新生的法規 盼火神不再流眼淚
首爾弘濟洞大火事件之後,讓韓國社會開始關注消防員的待遇與生命安全,成為韓國消防制度改革的重要轉捩點。過去,韓國消防員並不具備國家公務員身分,然而,經過多年倡議,消防員終於在2020年正式納入公務體系。
此外,消防隊的輪班制度也因此產生變化,從原本的兩組24小時輪流值勤,改為三班制,以減輕消防員的負擔,確保他們擁有更充足的休息時間。裝備方面,韓國消防員以往僅配發防水服,事件後則全面升級為防火服,以強化保護力,提升救災安全性。同時,為了確保消防車輛能夠迅速抵達火場,韓國修訂法規,賦予消防隊在執勤時直接移動或撞開違規停放車輛的權利,無需承擔對車主的賠償責任。在醫療照護方面,韓國也開始籌建專為消防員服務的醫院,預計於今年完工,以提供更完善的醫療資源。
這場悲劇雖然帶來無法彌補的傷痛,卻也促成了制度的革新,讓這些用生命守護眾人的打火英雄,獲得應有的保障。
電影票房異軍突起 榮登韓國年度前五
《烈火救援》是一部寫給消防英雄的沉痛悲歌,當銀幕上的烈焰燃起,觀眾將對消防員面臨的抉擇感同身受——他們不僅要顧及自身安危,還有身後等待他們平安歸來的家人,以及那些仍被困在火場、無助求生的人們。在烈焰與信念之間,消防員選擇衝入火場,背負的不只是職責,更多的是捨棄性命助人的勇氣。
正因電影細膩刻畫了驚險救援的震撼場面,並深刻呈現消防員站在第一線的艱辛與無奈,《烈火救援》自去年12月在韓國上映後便掀起熱潮,口碑爆發,不僅榮登年度票房前五名,更吸引近四百萬的觀影人次。如今,這股感動也在1月29日延燒至臺灣大銀幕,帶領觀眾身歷其境感受消防員在惡劣環境中,催生出的信念與使命。
(圖片來源:GaragePlay 車庫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