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國際
放.新聞
國際

韓國遭美國能源部列入「敏感國家」!《日經》示警:恐影響半導體政策對其核心產業的衝擊

2025.03.21
18:02pm
/ 放言編輯部 謝曉菁

美國能源部將韓國列為國家安全須特別關注的「敏感國家」,與中國、北韓、以色列、俄羅斯、伊朗等國歸為同類。

 

韓國政府因無法有效應對美國總統川普對汽車與鋼鐵加徵關稅的政策,遭美國能源部列為國家安全須特別關注的「敏感國家」,與中國、北韓、以色列、俄羅斯、伊朗等國歸為同類。《日經》報導,韓國政府決策核心的缺失,恐進一步影響半導體政策對其核心產業造成衝擊。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韓國對美政策混亂 總統缺席導致被列為「敏感國家」

 

美國貿易政策衝擊韓國產業

 

隨著韓國政治混亂持續,外交談判能力下降帶來的風險正逐漸浮現。韓國政府無法有效應對川普政府對汽車與鋼鐵加徵的關稅,甚至被美國能源部列為國家安全須特別關注的「敏感國家」。韓國政府決策核心的缺失,恐進一步影響半導體政策,對其核心產業造成衝擊。

 

韓國被列為「敏感國家」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안덕근)於 20 日啟程前往華盛頓,以向美國方面說明韓國的立場。此前,美國能源部宣布,將韓國列為「敏感國家(Sensitive Country)」,理由是韓國在國家安全及核不擴散等方面需要特別關注。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標準,「敏感國家」是指因核擴散防制、反恐、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而需要「特殊考量」的國家。韓國被與中國、北韓、以色列、俄羅斯、伊朗等國歸為同類,顯示美方對韓國資訊安全管理的疑慮。

 

此政策預計於 4 月 15 日生效,可能對核能、人工智慧(AI)等科技領域的人才交流與共同研究帶來資訊共享上的限制,進而影響韓國積極發展的半導體與能源等高端技術領域。

 

韓美關係惡化 恐重創韓國經濟

 

美國是韓國繼中國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市場。2024 年,韓國對美出口額達 1278 億美元(約 19 兆日圓),較去年成長 11%,並連續七年創下歷史新高。韓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出口額接近 GDP 的四成,若韓美關係惡化,將對韓國經濟造成致命打擊。

 

19 日,韓國政府與企業界代表在首爾舉行經濟會議,與會者普遍對美方政策感到不安,會中充斥著「川普政府的關稅戰已進入全面開打」、「對出口依賴度極高的韓國來說,這是一場危機」等發言,反映出韓國對於應對美國貿易壓力的無力感。

 

本月 5 日,川普在國情咨文中提到,「韓國的平均關稅是美國的四倍」,此言論立刻引發韓國政府的反駁,強調「這與事實不符」,並指出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已使大部分進口商品享有零關稅。此外,韓國政府亦積極強調其對美國的投資努力。然而,自川普上任以來,韓國政府至今仍未能與其通話,顯示外交溝通的受阻。

 

目前,韓國總統尹錫悅(윤석열)因遭到彈劾,職務暫停,需等待憲法法院裁決,使政府決策陷入停滯。

 

美國關稅施壓 韓企深陷困境

 

美國已對韓國鋼鐵與鋁材額外徵收 25% 關稅,而 4 月 2 日則預計宣布對韓國最大出口商品——汽車——加徵關稅。韓國產業界普遍認為「川普政策難以阻擋」,瀰漫著悲觀氣氛。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 17 日下調韓國 2025 年 GDP 成長率預測至 1.5%,較 2024 年 12 月的預測值下降 0.6 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全球貿易壁壘擴大及美國政策風險升高。

 

半導體產業前景不明

 

韓國半導體產業也面臨挑戰。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計劃在美國投資 約 400 億美元 建設晶圓廠。然而,川普政府 3 月宣布,將廢除支持美國半導體生產的 《晶片法案(CHIPS Act)》,使得韓企原先依賴的政府補助計畫充滿不確定性。

 

由於三星與 SK 海力士的美國投資計畫是基於補助金的前提進行,如今卻可能被「抽掉梯子」,企業內部對補助能否順利獲得的焦慮感日益加深。

 

韓國政府內部亦在考慮對應方案,包括響應川普政府的投資要求,參與其推動的 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開採計畫。該計畫規模高達 440 億美元,然而,此舉將對韓國政府財政造成巨大負擔,國內亦有許多反對聲音。

 

隨著美國對韓國的施壓加劇,韓國在外交與產業政策上的困境恐將持續深化。

 

 

圖片來源:新唐人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