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直評 / 言所欲言
放.直評

如何達成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國家認同共識」?

2019.01.05
13:19pm
/ 汪浩

「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願意與中國和平共處,睦鄰友好。」這個三段論很重要,是全台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可以成爲民進黨和國民黨國家認同的共識。

 

2019年1月2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年」紀念談話中,提出「一中原則」新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對此,蔡英文總統當天重申,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台灣共識」。國民黨在1月3日下午正式聲明,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習近平所提的「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並非「九二共識」的內涵,目前兩岸處於「分治」的狀態,現階段「一國兩制」恐難獲得台灣多數民意的支持。

 



蔡英文和國民黨的聲明都反對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因爲在「一國兩制」之下,習近平既要消滅中華民國,也要消滅台灣的主體性,民進黨和國民黨唇寒齒亡,相依為命。那麼,這兩黨能不能進一步對國家認同達成共識呢?這是可能的,但是需要兩黨領導人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對話,求同存異,突破各自意識型態的歷史包袱。

 

頂住「一中原則」壓力  民國兩黨該找到國家認同的最大公約數

 

民國兩黨要頂住習近平的「一中原則」新三段論壓力,就要回應台灣多數民意,找到國家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國家認同共識是台灣自由民主體制永續生存的前提,建議民國兩黨對國家認同的下述三段論好好討論,達成共識:「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願意與中國和平共處,睦鄰友好。」

 

近來,蔡英文在公開談話中多次提及「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她沒有對其內涵做充分闡述。民進黨要突破意識型態的歷史包袱,其關鍵是接受「中華民國台灣」是1950年3月蔣介石出任總統後建立的新國家,它因爲冷戰而意外生存,從來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民進黨要接受「中華民國台灣」是蔣介石創立的這一歷史事實,不再人為切割台灣近69年來的歷史,不再主張台灣從中華民國獨立,不再鼓吹反殖去中國化。民進黨作為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推動者和執政黨,應該公開放棄公投制憲建國主張,修改「台獨黨綱」,國歌,國旗甚至國名可以依修憲修法程序去逐漸處理。民進黨致力於推動「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認同,通過和平外交來贏得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平等地位。

 

國民黨可以繼續主張「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是也應該突破意識型態的歷史包袱,公開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1950年3月蔣介石建立的新國家,中華民國的領土只有台澎金馬,國民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是基於住民自決而不是毫無國際法約束力的「開羅宣言」。國民黨不該再脫離現實地聲稱大陸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這同主張外蒙古是中華民國「固有之疆域」一樣可笑。國民黨作為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推動者和輪替執政黨,應該公開放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致力於「中華民國台灣」的「獨立自保」和國家認同。

 

三段論述成為台灣人民的「最大公約數」  可以成為兩黨對於國家認同的共識

 

「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是一個不証自明的歷史事實,美國對此問題的立場69年來也從未改變過。聯大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2758號決議全文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臺灣,而只是決定「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驅逐出去」。47年來,美國和日本、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大國一直主張「第2758號決議事實上並未確立臺灣係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省」。美國雖然「認知」中國的主張,但堅持此主張「並非包括美國在內之聯合國會員國普遍接受之主張」。2007年2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曾宣稱根據2758號決議,「聯合國視臺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當時,美國邀請日本、加拿大、英國、澳洲等大國共同向潘基文抗議他引喻失當,在美國的強力介入下,潘基文於8月15日正式道歉,澄清並保證以後不再引用2758號決議來論斷臺灣主權及代表權。

 

「台灣願意與中國和平共處,睦鄰友好」的主張符合台灣民意,民進黨和國民黨應該追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鄰國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實現台灣與中國之間友好的鄰國關係,成就兩岸永久和平。

 

「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台灣願意與中國和平共處,睦鄰友好。」這個三段論很重要,是全台人民的「最大公約數」,可以成爲民進黨和國民黨國家認同的共識,蔡英文總統也應該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讓它在台灣和國際社會上深入人心。

 

 

示意圖製作-放言視覺設計部 蘇佳恬

 

最新新聞
汪浩
自由撰稿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著作《意外的國父》、《冷戰中的兩面派》。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