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經》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破壞自由貿易體制的『川普關稅』本身就缺乏正當性」...
美國與中國日前於瑞士舉行財政會談,並達成關稅協議。《日經》報導,作為全球第1與第2大經濟體,美中兩國若持續進行無謂的貿易戰,恐使世界經濟陷入危機,「希望雙方能保持冷靜,進一步尋求緊張局勢的緩解」。《日經》指出,破壞自由貿易體制的「川普關稅」本身缺乏正當性,呼籲正在與川普政權談判的日本政府,「應堅持主張這一點,絕不退讓」。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美中加快緩和緊張,穩定全球經濟
美國與中國就臨時性下調關稅達成了協議。
作為全球第1與第2大經濟體,兩國若持續進行無謂的貿易戰,將可能使世界經濟陷入危機。
希望雙方能保持冷靜,進一步尋求緊張局勢的緩解。
兩國於10日至11日在瑞士舉行了部長級協議。美方由財政部長貝森特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代表格利亞出席,中方則是由副總理何立峰代表。
會後貝森特於記者會上表示,美中雙方已同意將關稅下調115%,暫定90天,並持續協商。
儘管如此,兩國從激烈對立邁向坐上談判桌,邁出緩和緊張的第一步,值得肯定。
雙方此前的「關稅加碼戰」只能用「異常」來形容。
川普政府於4月2日宣布的「相互關稅」中,對中稅率為34%。當習近平政權也祭出同等報復性關稅後,川普總統隨即宣布加碼。
雙方當時顯然都陷入了情緒性對抗。
最終,美國將對中稅率調升至145%,中國則反擊至125%,導致雙邊貿易幾近停擺,局勢相當危險。
率先舉拳的川普政權,如今對中國釋出善意,本就是理所當然。
川普本人談及大幅減稅的必要性,也為習近平政權提供了接受對話的氛圍。
中國方面針對波音飛機的交付停止、對高科技製品所需稀土出口的限制等非關稅報復措施,也可說是促使川普對中政策軟化的重要因素。
特別是稀土限制恐影響先進戰機的生產,對美國與其盟國的安全保障構成威脅。
同樣地,經濟低迷嚴重的中國本就不該輕易受美國挑釁。
在威權體制下,民間不滿難以浮上檯面,但中小型出口企業因川普關稅遭受沉重打擊已是事實。
我們再次強調一點:貿易戰沒有贏家。
破壞自由貿易體制的「川普關稅」本身就缺乏正當性。
正在與川普政權談判的日本政府,也應堅持主張這一點,絕不退讓。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