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紫光」的領銜者X大哥表示,「賴政府可能不太了解主權基金的本質,更忽略台灣在朝野極端對立的惡劣政治現實下,主權基金可能成為政治毒藥的風險」...
總統賴清德20日於就職週年宣示,政府要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分享過去「反紫光」的領銜者X大哥對主權基金的看法,指出目前時機與台灣國情不符,風險大於利基。
賴清德提出「主權基金」,宣稱要「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佈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未來通過立法後,政府會考慮前瞻性、必要性,也會協助國內產業在全球的佈局」。他強調,「當前是非常理想的時刻」,並呼籲立法院支持。
對此,許美華昨(22日)於臉書發文指出,其實自己早在一年前,就曾明確反對。如今,許美華再次直言,「沒錯,我是反對台灣成立主權基金」。同時,她也分享過去「反紫光」領銜者X大哥對主權基金的論述。
X大哥喊話賴清德,「主權基金不適合當下的台灣,懇請賴總統三思」。他說明,主權基金在全世界,都是以國外股票為主要標的的積極型投資基金,「主權基金不是壞事,對有些國家而言,更是他們追求長期發展的關鍵佈局」。
X大哥說道,做任何重大決策,都要先釐清目的,「只有想清楚台灣成立主權基金的目的,才能正確評估是否該做,還有該怎麼做」。他表示,賴清德在20日談話中,短短的幾句宣示,「透露賴政府可能不太了解主權基金的本質,更忽略台灣在朝野極端對立的惡劣政治現實下,主權基金可能成為政治毒藥的風險」。
X大哥綜合利弊得失,認為台灣目前並不適合成立主權基金,「從許多面向來看,甚至可以說,主權基金並不適合台灣國」。他指出,世界上主權基金的主要國家有兩類:第一、高度依賴能源收入;第二、有獨大的ㄧ黨政府。X大哥說,這不是巧合,其背後是有脈絡可尋的。
針對第一類國家,X大哥表示,挪威、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科威特等國,皆是代表,「這些國家每天從能源賺進大把鈔票,卻缺乏自己的前瞻性產業」。X大哥指出,環保意識抬頭,使這些國家擔心能源收入的長期展望,主權基金便成為他們替未來世代投資的有效手段,「雖然自己沒有能力發展AI,但手上滿滿的現金,可以拿來投資全世界做AI最厲害的公司;將來AI大好,因為前人種樹,後代就可以繼續享受好日子」。
X大哥說明,這些國家的投資方向非常單純明確,就是找到好公司、當個「沈默」股東,抱長線,僅此而已,沒有什麼「協同民間企業力量」、「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協助國內產業在全球佈局」等虛假幻想。
X大哥指出,「我很明確知道,幾個上述國家的主權基金有投資我的公司,他們從不對公司的經營指指點點,更不會尋求參與董事會,在股東會永遠投票支持經營團隊(他們如果不贊同公司經營方向,出脫股票就好了,不需要跟你囉嗦)」。X大哥說,這些國家的主權基金頂多偶爾拜訪一下,關心公司長期技術和展望,但對短期財報就不怎麼在意。
X大哥以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例,根據公開資訊,挪威主權基金與多國主權基金,是台積電名列前茅的大股東,「但從沒聽說他們對台積電經營有任何影響力」。X大哥合理推測,中國主權基金可能也投資了台積電ADR,「但他們不會張揚,也不會有人說這有國安疑慮,因為主權基金就是純粹投資,追求長期回報而已」。
X大哥直言,「他們不會說,因為我投資了你的公司,所以希望我們可以結盟合作,更不會請你協助他們國家公司的全球佈局」。X大哥表示,台灣大大小小,身懷絕技的厲害公司太多了,大家本來就隨時在全球積極尋求結盟合作夥伴,實在不需要國家主權基金來幫忙促成,「做這些事情,民間企業比政府強太多了,政府真的沒有能力幫上什麼忙,即使砸了千億美元設立主權基金也一樣」。
而有關第二類主權基金,則是強勢一黨獨大的國家,如中國、新加坡。X大哥指出,這道理很簡單,「投資有賺有賠,當不幸碰上大賠的時候,強勢一黨獨大政府,對政治風暴的風險有比較好的抵抗力」。他續指,「跟第一類國家一樣,他們因此容易維持長期一致的投資策略,不必太在意市場短期波動,基金也因此較有機會獲得好的長期回報」。
X大哥指出,許多支持主權基金的人,都忘了股票投資,三不五時就會面臨大賠,「長期投資回報雖然可觀,但卻難以避免短期的波動風險」。X大哥舉例,全球最大的挪威主權基金,今年第一季就大賠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2272億元),時間往前推移,挪威主權基金2022年度虧損167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元),達總資產的13.3%。他質問,「若發生在台灣,會是怎麼樣的場景?這應該不是倒閣可以解決的吧?」
X大哥表示,台灣既不依賴能源收入,也不是一黨強勢政府,而是全世界稱羨的「世界運算產業中心」。他說,要協助台灣企業在全世界維持競爭力,政府有許多事情可以做,「但砸下鉅資成立主權基金,在世界上四處投資別人的公司,這和台灣公司要『連接AI時代主要目標市場』、『全球佈局』是完全無關的」。
X大哥直言,沒有人規定每個國家都需要設立主權基金,包含美國、日本、英國等金融先進國家,都沒有主權基金;同樣的,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等發達工業國家,也都沒有主權基金。X大哥指出,賴清德強調台灣的主權基金要「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台灣產業也確實有很多優勢,「但國際上主要的主權基金大國,之所以需要積極經營主權基金,是因為他們的產業缺乏優勢,才需要利用主權基金另類佈局」。
此外,X大哥也提到,「主權基金一旦成立,立刻要面對的最現實問題是:誰來負責操盤?」 他質問,無論由誰管理、對誰負責,主權基金總要有人負責操盤,「問題是,少則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的基金規模,伴隨而來的是龐大的操盤利益大餅和投資績效的重責大任,政府打算如何決定基金操盤人?」
同時,X大哥指出,賴清德尚未明白宣示主權基金的規模,但挪威、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香港等大型主權基金都超過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挪威甚至遠超過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而這些經濟體都比台灣小」。X大哥再指,「跟台灣特質較類似的韓國主權基金也有2000億美元(約6兆美元),而中國也超過兆美元」。
X大哥認為,操盤手只會有四種可能:政府常任公務人員、外聘專業人才進入政府體制、國內機構法人、國外機構法人。X大哥指出,交給現有體制內公務人員負責操盤是不可行的,「管理規模如此龐大、放眼全球的股票基金,對投資專業的要求極高,政府官員缺乏相關的養成和歷練,不太可能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能力,要他們承擔如此龐大的責任也不公平」。
至於外聘專業人才,進入政府體制來管理基金,X大哥表示,這是可行的,其他國家主權基金也有類似作法,「但台灣的公務體制有辦法延攬這類人才嗎?國際金融是高收入行業,我們能制定合宜的績效獎勵機制來吸引人才嗎?」
X大哥認為,比較容易的做法,是委託給國內和國外的機構法人操盤,「但可以想像,在台灣的現實環境下,立刻會面臨各種尷尬問題」。X大哥質問,「委託國內法人,是像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跟新光集團、威京集團類似的關係嗎?還是『馬友友』、『綠友友』關係?」
而針對委託國外法人,X大哥指出,基金管理的慣例是,基金經理人會得到一個固定百分比的管理費(基金規模越大,百分比越低),這是基金管理人的「保底」收入,可以讓他們聘任專業人士、進行投資分析、支付下單手續費等等。他說明,通常管理費只夠支應例行運作,操盤手要真正賺錢,得依賴另一個更重要的收入,「就是投資利潤抽成」。
X大哥表示,問題在於利潤抽成是「包贏不包輸」的。他說明,如果主權基金有一年績效大好,依據合約,操盤人可以領走可能是天文數字的分紅;但萬一下一年度基金大賠,經理人可不會把之前的分紅利潤吐還給國家,「這樣的情況,台灣的反對黨、媒體、社會大眾可以接受嗎?」
最後,X大哥說道,這些「細節」處理不好,可是會捅出大問題的。他表示,講到主權基金,許多人聽到就覺得很威,想到的都是好處,「但在台灣面臨內外艱困挑戰的今天,我看到的卻是完全不成比例的風險和陷阱」。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許美華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