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日本政府重新審視「非核三原則」!《日經》指前自衛隊高層籲:「不引進」改為「不讓敵方射入」、同時考慮美日「核共享」必要性

2025.06.03
16:17pm
/ 放言編輯部 謝曉菁

日本政府發表一項建言,呼籲對「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的非核三原則中「不引進」部分,進行重新檢討,改為「不讓敵方射入」,並指出美軍核武器在日本國內部署的「核共享」必要性。

 

日本政府與前自衛隊高層於本月2日,發表一項建言,旨在提高日美核威懾的實效性。據《日經》報導,該建言基於和美國專家的討論,呼籲對「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的非核三原則中「不引進」部分,進行重新檢討,改為「不讓敵方射入」,並指出美軍核武器在日本國內部署的「核共享」必要性。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重新審視非核三原則「也應考慮核共享」──前政府與自衛隊高層提出建言

 

日本政府與自衛隊的前高層於6月2日發表了一項建言,旨在提高日美核威懾的實效性。該建言基於與美國專家的討論,提出應重新檢視日本的非核三原則部分內容,並指出美軍核武器在日本國內部署的「核共享」必要性。

 

參與提出建言的人士包括前國家安全保障局副局長兼原信克、前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前統幕長河野克俊、前海上幕僚長武居智久等人。該建言是基於3月與美方專家舉行的會議討論結果所整理。美方參與者包括前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布萊爾、前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查德等。

 

建言中呼籲對「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的非核三原則中的「不引進」部分進行重新檢討,主張改為「不讓敵方射入」。山崎氏在記者會上表示:「針對日本所處的安全情勢與非核三原則,有必要展開全國性的討論。沒有國民支持,政策是無法成立的。」

 

該建言設想了在台海發生衝突等情勢下,可能升級至動用核武的局面,主張日美應共同討論作戰構想與裝備運用等合作事項。並提議設立由日美雙方組成的特別小組,具體討論如何結合美國的核戰力與日美的常規戰力來制定作戰計畫。此外,也提倡派遣日本自衛官至負責核武運用的美國戰略司令部等機構,培養熟悉核戰略與作戰規劃的專業人才。

 

建言也提及「核共享」,主張應該討論讓搭載核導彈的美軍核潛艦靠港,或利用自衛隊戰鬥機來運用美軍核武的可能性。

 

美國向亞洲盟邦提供所謂的「核保護傘」,其理念是:若日本遭受攻擊,美國將以包括核武在內的所有戰力反擊,從而嚇阻對日本的攻擊。日本自身並不擁有核武,核威懾一直交由美國負責。由於日本是唯一遭受過戰爭核攻擊的國家,歷來積極主張廢除核武,因此核威懾的相關討論在日本一直被視為禁忌。

 

建言指出:「在多數正常國家中,核威懾與核裁軍的討論是可以並存的;但日本卻將兩者對立起來,使得關於核威懾的討論無法深化。」

 

此外,川普總統對美國在盟邦防衛上的負擔曾表達不滿,外界也對美國是否真能承擔風險、充分提供核反擊能力存有疑慮。建言中也提到,關於美國進行核反擊的決策機制,日美雙方首腦間的協議制度也有必要建立。

 

提言接連發表,戰術核武的興起亦為背景

 

3月時,包括前統幕長折木良一在內的前防衛省與自衛隊幹部,也發表提言,認為日本應建立自主的核戰略方針(Guideline)。近期日本安全保障界討論日益活躍,背景在於北韓與中國的軍事動態。

 

不同於冷戰時期美蘇部署戰略核武的模式,北韓正在發展低當量、短射程的戰術核武。俄羅斯亦曾對烏克蘭暗示可能動用戰術核武。外界普遍認為中國也正在加速獲得這類武器。

 

為了嚇阻戰術核的使用,多位專家一致認為,美方應考慮是否需要在接近中國與北韓的地區運用核武。

 

韓國於2023年與美國成立「核協議小組(NCG)」,建立韓國參與美方核武運用的制度,並於2024年由美韓兩軍制定共同指導方針。

 

目前,美軍對核攻擊的應對方式主要是從關島派遣搭載核彈的戰略轟炸機。若能在日本部署地面發射型核導彈,或從日本周邊的海空域發射核武器,美軍的戰術選項將大幅增加。

 

 

圖片來源:三立新聞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