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中國最自由的時代!汪浩憶胡耀邦主張言論寬容、提拔年輕幹部、鼓勵知識分子講真話:卻爆發「六四事件」…指失敗關鍵:中共不允許「體制改革」

2025.06.13
17:58pm
/ 放言編輯部 謝曉菁

汪浩回憶,胡耀邦執政時期的中國,可說是中共統治下「最自由的時代」,不僅主張言論寬容,更提拔年輕人擔任幹部、鼓勵知識分子講真話...

 

「六四天安門事件」至今仍是中國不能提及的敏感詞彙,這起事件的導火線,多指是1989年4月中旬開始的悼念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活動。對此,國際政經專家汪浩今(13日)於電台節目《新聞放鞭炮》回憶起胡耀邦執政時期的中國,可說是中共統治下「最自由的時代」,不僅主張言論寬容,更提拔年輕人擔任幹部、鼓勵知識分子講真話......。



對於胡耀邦的印象,汪浩回憶,自己是在1984年進入北京大學,當時胡耀邦正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他說道,胡耀邦擔任中共總書記的時間,大約為1982年至1986年,「這是中國在共產黨執政後,最自由的一段時間」。

 

汪浩表示,胡耀邦當政時,中共的政治氣氛相較改革開放,且政治自由化。他說,當時自己在北大讀書,是非常自由的,每天晚上都會有各種沙龍(指文藝集會)、演講、討論,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如何與世界接軌,甚至是新馬克思主義等各種哲學思想,都不受限制,且時不時就會以各種議題為由,到天安門遊行。

 

不過,汪浩指出,1987年元旦當天,數十名企圖在天安門廣場集會的大學生遭到公安拘捕,當天晚上就有3000多名學生自發從北大校園出發,衝破重重阻攔,步行至天安門,要求釋放被捕者、政治改革,並反對「老人政治」。

 

汪浩回憶,學生們之所以要求政治改革、反對老人政治,是因為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針對思想解放運動,搞了好幾次反撲,包含透過「清除精神污染」運動,反對思想解放、反對學術自由化討論。

 

汪浩指出,後來胡耀邦在1987年元旦那場遊行後的沒幾天,就被迫下台,「北大的學生都知道,雖然胡耀邦並沒有公開支持,但他默許學生去參加自由化活動,也因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利而被迫下台」。汪浩說,胡耀邦下台是跟學生的自由化運動有直接關係。

 

汪浩再指,自胡耀邦下台後,中共當局馬上推動「反自由化運動」,且抓了許多人。因此,當胡耀邦在1989年4月15日去世時,引發全國學生自發悼念浪潮。汪浩表示,當時鄧小平指出,悼念胡耀邦的行為是動亂、需要鎮壓,才因此爆發出六四天安門事件,造成中共最高當局與學生之間的對立。

 

談及胡耀邦的失敗,汪浩表示,在正常的共產黨體制裡面,胡耀邦這樣的人根本不該生存,他卻坐上了總書記的位置。汪浩說,胡耀邦在1979年推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與當時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提出的「兩個凡是」產生正面衝突。

 

汪浩說道,鄧小平當時支持胡耀邦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提拔其作為總書記,「但是鄧小平在同意改革開放的同時,提出『思想基本原則』,認為公產黨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等,這與胡耀邦的理念有所分歧」。

 

汪浩指出,胡耀邦失敗的關鍵,在於中共體制對內部改革者的排斥。他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不允許出現有人對「體制」進行改革的可能性,因為維護共產黨極權統治,是整個體制裡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此外,汪浩點出,即便胡耀邦有民主思想,但他在共產黨體制下生存了這麼久,除了共產黨以外的體制,他是毫無想法的。

 

 

圖片來源:新聞放鞭炮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