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大罷免三階衝刺!尹立舉罷韓經驗提「5大建議」:要讓公民有參與感

2025.06.19
15:21pm
/ 放言編輯部 謝曉菁

尹立認為,罷免三階要擴大民眾的參與、衝高投票率,讓每個人都有「正在做點什麼」的感覺、讓公民有參與感!

 

全台大罷免熱度持續延燒,不少罷免藍委團隊正紛紛為即將到來的第三階段投票做準備。曾經罷免前高雄市長、現任立法院長韓國瑜的「罷韓四君子」尹立便提出幾點建議,認為要擴大民眾的參與、衝高投票率,讓每個人都有「正在做點什麼」的感覺、讓公民有參與感。



尹立昨(18日)晚間於臉書以「共感-公民共同參與民主前進」為題發文表示,三階罷免進入投票期後,不能再只是「我們講、大家聽」的單向宣傳。尹立以過去罷韓經驗指出,要擴大參與、衝高投票率,靠的是「民眾的自我展演與參與感」,讓每個人都有「正在做點什麼」的感覺。

 

尹立說道,當時罷免韓國瑜時,罷團發送貼紙、黃絲帶、辦大遊行、號召站路口、最後一週天天遊行,感謝並頒發「功在高雄」的小匾額等,都是為了讓公民有參與感。他也提出5大建議,用以激發民眾在三階的主動參與:

 

一、視覺標誌:讓人「戴上、貼上、掛上」參與感。

・罷免貼紙:設計簡單直白標語,印製車貼、手機貼、筆電貼等。

・黃絲帶變體:例如護台黃絲帶,鼓勵民眾綁在包包、機車、門把上。

・小牌匾或門牌:如「本戶支持罷免」、「這是自由的門」,讓支持者在住家或店面展示態度。

 

二、創意參與: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發功。

・手工布條/塗鴉板:鼓勵民眾自己創作口號,掛在陽台、鐵門、攤位上。

・一人一語短影片:鼓勵民眾自拍30秒支持罷免的理由,集結成網路串聯。

・地圖標記行動:「我家也支持罷免」地圖,用 Google Map 或網站標出支持者地點,形成可視化力量。

 

三、街頭展現:重啟街頭動能。

・小型遊行或快閃活動:邀請社區自組快閃隊(例如媽媽團、機車團),在人潮地點靜默或創意行動。

・定點「罷免陣地」:模仿罷韓當時的「罷免地景」行動,在特定地點豎立標語、裝置藝術,成為拍照打卡點。

・公民講台/街頭開講:開放民眾站上箱子自由發言,重拾民主參與感。

 

四、社群串連:變單向宣傳為群眾傳播。

・「我為什麼要投罷免票」社群挑戰:臉書/IG/Threads 用文字或影片串聯。

・罷免表情包/梗圖創作比賽:鼓勵年輕人投稿,讓網路變成傳播武器。

・長輩 Line 圖卡推播計畫:設計易懂、暖心、非仇恨式的圖片,供民眾轉傳。

 

五、轉換情緒基調:讓參與像「嘉年華」。

・不再只有憤怒與批判,而是轉向「守護台灣」的喜悅與莊嚴。

・可以辦「罷免之夜」、「守民主音樂會」等活動,讓民眾不只是投票,而是在參加一場保衛民主的行動。

 

 

圖片來源:尹立臉書、三立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