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團結國家十講之1》「團結十講」首講「國家」...賴清德以「台灣主體性」貫穿全文!黨政人士分析三亮點:強調「國家四元素齊備」兩岸互不隸屬為事實

2025.06.22
19:02pm
/ 放言編輯部 吳亦軒

該人士強調,賴清德以民主體制的揭示,以民選對比威權,以兩千三百萬人自決突顯民主體制,再度強調台灣有政府、主權、土地、人民,一個國家四元素皆齊備...

 

總統賴清德今(22)日在新莊扶輪社例會開啟「團結十講」第一講「國家」,以「台灣主體性」貫穿全文,黨政人士分析三亮點,包含以總統高度公開反對中國不當曲解聯合國2758決議文、透過歷史爬梳,論述台灣源起於獨立生態系、更尊崇李登輝前總統為台灣第一屆民選總統之歷史開創性地位,強調台灣有主權、土地,兩岸互不隸屬為事實。

 



黨政人士分析,重點在全篇以「台灣主體性」貫穿,尤其談及舊金山合約,並於演講中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曾統治過台灣」。

 

該人士再指出三亮點,第一、賴清德以總統高度公開反對中國不當曲解聯合國2758決議文,並感謝友盟力挺。

 

賴清德針對中國扭曲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2758決議文「聲稱擁有台灣」之論述,進行強有力的反駁,他強調,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僅只處理聯合國席次代表問題,無涉台灣,並詳列國際社會諸多友盟與國會不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

 

該人士說,賴清德藉此突顯台灣與友盟協力共撐民主保護傘,以及對台灣內部訴諸團結之必要,2758決議是一個新起點,使各國逐步正視與討論台灣的國際地位、以及台灣的國際事務實質參與空間和貢獻,強調「台灣並非中國自古以來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

 

第二、該人士表示,賴清德透過歷史爬梳,論述台灣源起於獨立生態系,強化台灣主體性。

 

該人士指出,總統演說從歷史角度詳述台南左鎮文化與大坌坑文化等歷史爬梳,定調台灣源起於獨立生態系,溯源出台灣是南島文化起源地,演講中除了舉去年出訪太平洋三個友邦國家感受文化同源為證,也進一步以台灣家族歷史為例,詳述台南的蕭壠事件、杜仔頭事件、鐵線橋 事件、蚵寮事件、竹篙山事件。

 

賴清德也說,參與者都是以 「竹篙湊菜刀」的精神,持續對抗入侵者,一路再詳述西來庵事件、霧社事件等,也呼應賴總統多次提及的觀點,台灣民眾不分族群也不分先來後到,軍民團結守護家園抵抗侵略等理念。

 

第三、該人士強調,賴清德更尊崇李登輝前總統為台灣第一屆民選總統之歷史開創性地位。

 

賴清德演講時特地展示一張人物排列圖像,說明李登輝前總統於1996年當選台灣首次民選總統以來,台灣共經歷李扁馬蔡賴等五位歷任、皆由台灣兩千三百萬民眾票票選出之民選總統。

 

該人士強調,賴清德以民主體制的揭示,以民選對比威權,以兩千三百萬人自決突顯民主體制,再度強調台灣有政府、主權、土地、人民,一個國家四元素皆齊備,兩岸互不隸屬為事實。

 

 

圖片來源:放言記者拍攝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