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敏鳳認為,操作蓋牌對這次民調效果不大,「頂多會讓很多藍營的人隱性起來,就是說我不回答這個民調。」她指出,韓國瑜有15-19趴甚至到25趴的支持率,據民調推測,得票率還是會有三成以上的國民黨基本盤。
民調封關倒數最後一天,《放言》今(31日)發布最後一波選前民調,邀請資深媒體人陳敏鳳專業評析。2020總統大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日前使出「民調蓋牌」,呼籲支持者接到民調回應「唯一支持蔡英文」,企圖讓民調失準。對此,陳敏鳳分析「效果不大」,頂多是讓很多藍營粉絲隱性支持。陳敏鳳指出,民調跟投票結果會有一定的落差,但絕對不是操作來的,是可能有些技術面需要修正。
「我覺得會這樣講的數目非常少。」對於蓋牌效應,陳敏鳳表示:也許剛開始有人配合,到電話說唯一支持蔡英文,「那一陣子大概都只有10幾趴,但過這個月之後,就已經回升到20幾趴了,所以顯然不到10趴的人會配合這種事情。」她坦言,蓋牌效應不會讓蔡英文的民調暴升,還是走一個比較平穩的路線,緩步上升。
陳敏鳳認為,操作蓋牌對這次民調效果不大,「頂多會讓很多藍營的人隱性起來,就是說我不回答這個民調。」她指出,韓國瑜有15-19趴甚至到25趴的支持率,據民調推測,得票率還是會有三成以上的國民黨基本盤。
「不管從數據面或政治面,其實都應該尊重民調科學,大家對民意的預測才比較明確。」陳敏鳳強調,大家常常說民調不準,但從2014年到現在,不準的就只有2014年那一次。她表示,當時新北跟桃園市的民調完全不準,後來檢討原因是,那邊的密度當時不被視為熱戰的區域,所以投入民調的數目跟密度都比較少。
「所以民調在後來選舉有做一個修正了。」陳敏鳳指出,尤其今年民調的頻繁度非常強,可以補足2014年的情況,「當時桃園問到的人很少,所以就變成跟實際情況不符,鄭文燦變成大贏;從2018年起補足每個縣市的民調強化拖數,把遺漏的人數給問到。」
陳敏鳳強調,民調跟投票結果會有一定的落差,但這落差絕對不是操作來的,是可能有一些技術面需要修正的。她認為,民調還是預測民意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不是說蓋牌或任何政治人物、政黨在選舉時釋放一些比較激進的數字,就可以掩蓋過去。
(記者吳竺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