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高論 / 豁然開朗
放.高論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誰在撐香港?誰只想消費?

2020.05.28
14:03pm
/ 溫朗東

動輒提到移民或是難民法的人,並不是真的關心香港議題,只是藉此給蔡英文施壓,打擊蔡英文的政治誠信。這些人在反送中事件發生當下的立場,多半是抱持視而不見、冷眼旁觀甚至譏諷以對的態度。

 

香港問題,不是難民問題。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挺中共的建制派選民仍然有41.32%。對這些建制派來說,香港本來很好,是追求民主的人在做亂。如果台灣放寬移民標準,或是增訂難民相關法律,來的人可能是建制派。這些人是反民主的,對台灣人追求民主的歷程也缺乏理解。台灣沒有必要救助香港的建制派。

 



香港示警中共不可信

 

動輒提到移民或是難民法的人,並不是真的關心香港議題,只是藉此給蔡英文施壓,打擊蔡英文的政治誠信。他們的論述大概就是「民進黨靠香港議題贏得大選,選後卻對香港不聞不問,可見只是在演戲騙票。」然而,要是檢視這些人在反送中事件發生當下的立場,多半是抱持視而不見、冷眼旁觀甚至譏諷以對的態度。

 

反送中事件會對台灣選情造成影響,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香港人透過血淚,殘酷的提醒世人「中共不可信」的事實。即便香港與台灣的處境有諸多不同,都是在中共的威逼下求生存求自由。

 

中共對香港撕毀「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同時也牽動到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國民黨反覆強調的「以對話化解中國敵意」,在面對恃強凌弱、缺乏誠信、動用私刑暴力的中共,如何能夠產生效果?談判的前提,是對方信守承諾。遇到翻臉不認帳的土匪強盜,談判有何意義?國民黨所謂的「用智慧解決問題」,與投誠屈服有何差異?

 

從年初大選的結果來看,台灣人對國民黨的答案並不滿意。國民黨在總統與國會的敗退,是蔡英文對香港本土派的支持,投射了台灣人在中國重重打壓下,對民主自由的嚮往。即使面對的是中共這麼強橫殘暴的敵人,香港依然有過半民眾挺立腰桿。這使得國民黨的消極退讓喪失了價值基礎。

 

撐香港是價值共鳴不是契約利益

 

民進黨對香港本土派的支援,並不能用「還債」方式去思考。多數台灣人選擇綠營執政,並不是綠營跟香港本土派簽訂了甚麼契約;香港本土派冒生命危險上街頭抗爭,為的也不是民進黨的選情。雙方能夠產生連動,不是基於利益,而是自由價值的共鳴。

 

這種價值共鳴,是台灣人願意救助香港的核心因素。說到底,台灣人更愛台灣,香港人更愛香港,彼此都是基於本土立場展開行動。台灣本土派不會期待香港人傾家蕩產來幫助台灣,一樣的道理,香港本土派也不會期待台灣人讓出土地,讓香港人重建香港。

 

愛香港的人會清楚,如果自由的香港死去,香港不會在台灣「復活」。香港人無法在台灣找一個地方,打造另一個香港。香港是獨一無二、天下無雙的,不會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再生。但是,自由的香港在港人心中永遠活著。

 

香港人付出生命去抗爭,是為了不讓心中自由的香港蒙塵。盡自己所能去反抗,香港的美麗就在心底永不褪色。香港人去抗爭,圖的不是一個移民身分,是在追求心中香港的完整。

 

人道救助必須堅守本土立場

 

在中國的追殺迫害下,有些香港人身心受創,難以求生。基於價值理念的共通,台灣提供避風港,讓他們康復。這種人道救援,是有限量的。資源有限,只能提供給最需要的人。人道救援不是移民,只是提供中途之家。如果其中有人想要成為台灣人,也必須要在救助後能夠自食其力。

 

舉例而言,一個香港年輕人,因為參與反送中抗爭,被香港警察追殺,只能逃到台灣。他學業還沒完成,也未具備一技之長,台灣不可能放送移民資格,也不可能補助民主運動者一輩子。但可以在資源許可的範圍內,提供居留資格與三到五年的就學、就業輔導,給幾千個最需要幫助的香港人。輔導結束後,有些人可能想離開台灣,到別的國家發展;有些人想成為台灣人,那再看他的社會適應情況,走向移民途徑處理。

 

實務上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判定哪些香港人是「參與民主抗爭而極需救助」?香港抗爭者為了避免警察追捕,口罩蒙面是基本配備,自己也未必有錄影記錄。要判定哪些香港人最需要幫忙,必須要跟香港相關團體組織取得互信合作,研擬出一套判斷機制。台灣目前的陸委會的資源是不夠的,無法因應如此龐大的時代變局,必須增加香港本土團體的意見參與。

 

這些道理,其實並不難懂。現在政府正在研擬具體方案,盤點台灣目前的資源狀況,把有限的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人。嚷嚷著修法,卻對具體問題視而不見的政黨,對香港人的處境缺乏關心,不過是假監督之名,打擊執政信心罷了。

 

 

圖片來源:翻攝自香港大學學生會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溫朗東
曾任《udn鳴人堂》專欄作者、《udn相對論》執行編輯、自由台灣黨政策部主任。現為自由評論工作者,臉書發表時事評論常於各新媒體平台轉載引用。關心公共論辯、民主發展與弱勢權益。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