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擺脫清朝宮鬥劇後,發展出來的大陸古裝戲,一樣難脫以古諷今的味道濃厚,過去官方怕影射中央政治,禁了宮鬥劇,卻衍生出來與中共一言堂統治方式大相逕庭的唐宋古劇,皇帝都被要求廣開言路了。
很早就想談談這部陸劇「清平樂」,趁著端午節休假期間,休閒一下。如果看過清平樂這部電視劇的觀眾,都知道這部戲一點兒都不休閒,戲談的是宋仁宗這位皇帝的家事和國事,他廣開言路的治國方式,使他在任時間,擁有全宋朝有名的名臣和文人如范仲淹等,全劇有著現在民主政治的平衡權力精神,以古諷今,看完這劇,如何通過中共的審批制度,著實令人好奇。
宋仁宗歷史評價兩面
清平樂是改編自孤城閉的小說,據說小說跟電視劇放的重點不同,本文評論全部以電視劇的清平樂內容為主,小說大概放在宋仁宗的女兒跟侍臣感情戲比較多,電視劇則很政治,全劇都以日常的朝廷事情以及皇家內的糾紛解決為主軸,用很多大大小小的故事,來說明宋仁宗處事理家的想法,以及為何宋仁宗為何諡號是「仁」。
也許講宋仁宗,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提起宋朝最有名的民間傳說「貍貓換太子」故事,大家一定對包青天判的這個案子非常有印象,沒錯,宋仁宗就是那個傳說被貍貓換的太子趙禎,後來成為皇帝,沒有貍貓換太子這回事。他的確是庶出,在知道自己身世那一刻,也出現若干的意難平的舉措;後來挖墓得知生母也依照太后禮制,厚辦喪事才平息一切。
他在位四十一年,歷史評價兩面,有人認為宋仁宗因為治國抱持仁心「為人君,止於仁」,所以得到第一為「仁」字的諡號。負面則有人論宋仁宗心無定志,致使在任期間改革無成效。
清平樂側重宋仁宗「廣開言路」
清平樂電視劇則完全只取一面,就是宋仁宗的廣開言路,致使他執政時,宋朝的名臣文人集大成,有名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司馬光等等,在劇中對每個名臣行止都有極細的描述,例如司馬光在台灣舊時教科書裡,是一個孩童時就知道要打破水缸救人的機智人物,在宋仁宗的朝堂裡,可是一個偏執狂的言官,對於宋仁宗公主婚事追究到底的無聊官員。
「清平樂」裡宋仁宗是個對朝廷官員不同意見者都十分尊重的皇帝,即使有些大臣不分輕重出言頗重,宋仁宗氣個半死,都忍下來,即使自己要娶的皇后,也必須聽從群臣的議論,連自己喜歡的人封后都不成,要趕出宮外免得被議論或建立後宫管道,最後只喜歡一個人緣超差,只愛宋仁宗的妃子。
當然,從歷史評論的角度,宋仁宗有正經八百的史事評述,從這部電視劇傳達的是作為一個最高權力者要廣開言路,以最大的包容力容忍不同意見者,才能致使施政不會偏頗。
禁了宮鬥,仍有「以古諷今」的味道
而與清平樂有著異曲同的另一部戲「長安十二時辰」,作品敘事內容不及清平樂好看,同樣在講唐玄宗後期因為偏坦某位朝臣,致使基層士兵及百姓受害,引發長安城陷入一天的毀城危機。
看著這些擺脫清朝宮鬥劇後,發展出來的大陸古裝戲,一樣難脫以古諷今的味道濃厚,過去官方怕影射中央政治,禁了宮鬥劇,卻衍生出來與中共一言堂統治方式大相逕庭的唐宋古劇,皇帝都被要求廣開言路了。這些只是說明劇是可以禁,民心和人心是不可能禁的,任何領導國家的人都應該敞開心胸,避免決策圈等於親信圈,才能減少犯錯。
(圖片來源:取自電視劇清平樂Serenade of Peaceful Joy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