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人物
放.新聞
人物

《放・專訪》「政壇」不是第一選項,卻是最終使命!童振源的從政歷險記(下)

2020.07.21
15:00pm
/ 放言編輯部 吳栢妤

回顧童振源從政歷險記,「政治路」總不在他人生規劃的第一選項,但也許是「使命感」驅使,他總會在最後一刻接下任務。

 

吳釗燮2006年的一通電話,將童振源從剛升上副教授的喜悅中,拉入了政壇,被問到以學者身份初次從政,當時內心是否歷經猶豫與掙扎?童振源以逗趣的口吻回應:「我沒有掙扎啊!因為我當下就拒絕了。」

 



 

緣分要從美國說起,童振源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教授是有「知華派第一人」之稱的蘭普頓(David M. Lampton),湊巧的是,吳釗燮和童振源在美國讀的是不同一所大學,但蘭普頓也曾在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擔任吳釗燮博士論文的口試委員,與吳有多年交情。童振源就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時,吳釗燮曾去拜訪蘭普頓,兩人因而結識。

 

「第一個真的沒有準備,第二個我當下就拒絕,因為我已經答應(政大)副校長要去幫忙基金會的事情。」童振源回顧,那時候真的沒有從政的「企求」,他說:「總不能為了副主委的身份違背跟副校長的約定,至少我認為那不是我該做的事。」

 

沒想到吳釗燮不死心,他在電話中跟童振源說:「沒關係!我來跟副校長溝通。」最後,吳釗燮與政大校方談妥借調事宜,既然機會來了,主委也替他與校方協調好了,童振源便沒有再拒絕,於2006年9月出任「陸委會副主委」。

 

談到「學者從政」的心境轉變,童振源說,在學校跟學生互動是比較單純的,老師說什麼學生就說「是是是」,尤其台灣的學生不太跟老師辯論,在學校期間不論是研究內容還是師生互動都相對單純;但學術理論進入了「社會」的層面,就會面臨「協調」的考驗,須不斷思考如何在各種利害關係者間取得平衡,有效推動政策。

 

 

學者從政第一課:多元協調

 

「正確方向要做,但更重要的是怎麼做,不能讓正確的方向因為做法錯誤,導致結果出問題,這是心境上最大的學習。」童振源在陸委會學到的第一課是「協調」。

 

童振源回想,當年有民間單位提出要求,希望能請大陸工匠藝術人員來台修繕寺廟與古蹟,他代表陸委會,與內政部、文建會(現文化部)、移民署以及教育部等部會一起處理相關事宜。

 

「我心想,這應該是件好事。但當時幾個部會一起討論,文建會不太支持,因為台灣自己有培育74位傳統藝術人員,文建會的代表就問『如果開放,那這74位藝術人員怎麼辦』。」童振源這才體悟到,政策的推動沒那麼容易,政府面對的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而是要如何處理多元利益,在不同利益團體間達成平衡。

 

童振源說,推動政策和在學校裡談理論很不一樣,「理論探討的是一個『大多數』的問題,假設一百個人『過半我們就要做』;但在政府不是『過半就要做』這麼簡單,而是要如何處理少數的問題,不能讓少數人受害,須從中緩和、化解困難」。

 

當時各部會為此議題討論了很久,最後終於在不更動既有法規的情況下,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我們發現,兩岸經貿關係條例有一條說『從大陸出口到台灣後,可以做售後服務』,條件是營造廠註冊金額須達1000萬以上。我心想這是既有的規定,於是就去跟廟方談,看能不能請大陸直接把做好的粗胚運過來,再請工匠人員做售後服務,把粗胚安裝上去。」童振源分享他與各部會同仁腦力激盪出的辦法。

 

擔任陸委會副主委期間,童振源慢慢學會如何處理不同利害團體間的關係,在兼顧弱勢與既得利益者的情況下,讓「正確」且「符合多數人利益」的政策能有效落實,他也自許「往後政策推動都要朝此方向來思考」。

 

卸任重回校園,致力「朝野共融」

 

2008年總統大選,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擊敗民進黨籍候選人謝長廷當選總統,完成台灣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童振源卸下陸委會副主委的職務回到政大任教。

 

短短2年的從政時光,童振源感悟,國內的政治分歧會加深政策推動的困難度,不論是哪個政黨主政,都應該給予執政者更多的寬容與機會,因此,卸任後他即向媒體表明「新政府上任3個月內絕不接受採訪」,希望能讓繼任者有更多空間與機會去發揮,不要因為批評,導致政策都還沒規劃好、沒機會試驗,就窒礙難行。

 

「台灣的處境非常艱辛,當時我在陸委會面對大陸的壓力相當大,小小一個陸委會要面對中國在全世界的圍堵,那是一個相當大的力量,儘管已盡量從各個方面反思,但我覺得國內如果不團結就會非常困難。」回歸學者身份後,童振源積極凝聚國內朝野共識,盼能創造和諧的朝野關係。

 

國民黨主政下,童振源與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共同合辦「兩岸政策菁英高階研習班」,邀集產、官、研、學界人士,一同探討兩岸經貿議題,盼能為朝野與民間找到互動的基礎。同時,他也持續投入學術研究,並將國內政策論述集結成冊,前前後後至少編撰了10逾本書。

 

 

總統的積極讓童振源決定「全力以赴」

 

時隔8年,2016年童振源以行政院發言人的角色再度回到政壇,但就和10年前接到吳釗燮電話時的心情一樣,這回童振源一樣「沒想到」。

 

「如果要回到政府工作,我想至少要幫忙助選吧?」童振源說,2016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他人在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擔任訪問學者,既沒想過也沒計畫要再回到政壇。意外的是,2016年4月竟接到總統蔡英文來電,表示希望他能出任行政院發言人。

 

童振源2015年申請「頂尖大學計畫」到美國擔任訪問學者,一方面希望能做更多的學術與政策研究;另一方面,兒子高中畢業,剛好能藉此機會帶他到美國讀書。為期三年的計畫才剛起步,「返台從政」自然不在規劃內。

 

不過,童振源認為這是一個「貢獻所學」的機會,自勉能藉此職務讓台灣在國際上有更好的發揮,因此,決定暫停手邊的計畫,接下總統賦予的任務。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內,童振源陸續出任行政院發言人、國安會諮詢委員以及駐泰代表。

 

「蔡總統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人,我在國安會工作的時候,會看到總統的作息、行程,非常敬佩,很多事情她都很積極,希望盡快有進展與成果。」看到蔡英文的努力,童振源敦促自己要「全力以赴」,不斷思考「過去編撰這麼多兩岸政策、經濟政策相關的書籍,理解到台灣面臨的挑戰,如今有機會到政府工作,要做什麼來幫助國家找到機會繼續往前走」。

 

 

第一次到泰國就當大使

 

駐泰代表是童振源從政以來任期最久的職務,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成功連任,隨著520內閣重組,童振源卸下3年駐泰大使身份,轉任僑委會主委。離開泰國之前,299位泰國台僑每人捐獻1萬塊集資打造「台灣心・泰國情」銅雕裝置藝術,慶祝新館舍落成,並感謝童振源全力付出完成館舍興建讓台灣人在泰國有自己的家——「這是前幾任大使從來沒有過的待遇」。

 

童振源駐泰期間被僑界譽為「史上最拚大使」,但採訪這天他自曝「人生第一次入境泰國就是擔任大使」,在那之前有3次過境經驗,但從來沒入境,「誠惶誠恐,戒慎恐懼」是他上任時的心情寫照。

 

蔡英文賦予童振源兩項重要的任務「一是,照顧好僑胞;二是,落實新南向政策」,他心想,總統這麼信任他、將任務交付給他,絕不能尸位素餐,要「勤能補拙」,儘管從來沒去過泰國,但童振源盡可能的諮詢各方意見,讓自己工作更順利。

 

能夠順利完成使命,童振源不忘感謝在泰國的綠營朋友:「民進黨的朋友支持我到什麼程度?我約他們吃飯,他們一直一直拒絕,因為他們覺得,如果我跟他們去吃飯,其他僑胞就會覺得『童大使跟民進黨完全是站在一起的』,未來政策推動會很困難。」剛到泰國時,童振源心想,自己畢竟是民進黨政府派出的政務官,至少要和民進黨在泰國的朋友吃個飯吧。沒想到對方擔心童會因為一頓飯局陷入尷尬、困難的處境,而不斷推托。

 

 

「匯聚僑界力量」擺第一

 

泰國僑界也有「偏綠、偏藍」之分,童振源上任時分別到台灣會館與中華會館會見僑胞,第一天在台灣會館他全程以台語演講,下台後就有人提醒他:「很多人都在討論說這個大使『極獨』,你明天還要去中華會館,你完蛋了!」果不其然,隔天拜會中華會館時,就有僑胞舉手問道:「童代表你說說看,為什麼蔡英文總統不接受九二共識?導致台灣民不聊生還可能引發戰爭。」

 

當下童振源心想,這是個棘手的問題,現在深藍的僑胞對總統有意見,如果自己和僑胞對立,未來該如何互動,關係搞壞了僑界的力量就會少掉一半;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幫總統講話,這個政務官又該如何做下去。

 

「我是駐泰代表,不是陸委會主委,我來這裡處理台泰關係,兩岸關係就留給陸委會跟國台辦坐下來解決,我們在這裡爭論解決不了問題。各位如果要知道總統政策文告,我可以說明;如果想知道我個人的看法,我有10幾本著作可以參考,但在這裡不要因為兩岸問題阻隔我們的互動,造成僑界分裂,造成政府沒辦法協助大家發展。」童振源話一說完,台下一陣掌聲,機智地化解尷尬場面。駐泰3年的期間,他也秉持「中立」的信念在推動政策,將僑界融合擺在藍綠、兩岸問題之前,以尊重取代對立與分化。

 

「誠摯交往」贏民心

 

被問到與僑胞「搏感情」有沒有什麼「撇步」?童振源平實地說道:「就是誠摯的交往,不管站在什麼位子,只要誠心正義,對方也會敞開心胸來接納你。」

 

童振源回想起駐泰期間,有一位僑胞對民進黨政府一直很有意見,某次有台灣鄉親在泰國芭達雅出事,那位僑胞從曼谷開了2、3小時的車到芭達雅協助處理這起急難救助案件,他得知此事後,便藉機會邀請那位僑胞到官邸聊天,花了2個多小時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包括台泰關係如何推動以及僑界政策等。「只要無私,台僑就會被感動」這是他在泰國耕耘3年的心得。

 

童振源非職業外交官出身,駐泰期間曾受到在野黨攻擊與質疑,當時不少泰國台僑出面為童振源說話,表示童振源積極經營台商與僑胞社群,奔走於僑胞社團、半官方組織與政府單位間,從早到晚行程滿檔,總是「閒不下來」,稱他為「史上最認真幫台灣拚外交的泰國大使」也不為過。

 

事實上,童振源在僑界的「好人緣」,不限於綠營支持者,他說,自己駐泰期間也受到非常多藍營朋友的幫助,包括林來好與余聲清等國民黨的僑領都和他有很好的互動,常彼此交流意見;遇到重要的議題時,傳統僑界也都不吝嗇出面為他說話。

 

「非常幸運,泰國15萬僑胞,大家對中華民國都有很多認同,對台灣都有很大的支持。」駐泰經歷以及與僑胞間的情緣,讓童振源相信,只要誠心溝通與交流,大公無私地推動政策,僑界都很願意站在國家的角度一同協助台灣。

 

 

捨「耕讀夢」接任僑委會委員長

 

今年1月總統大選蔡英文成功連任後,府方陸續諮詢各部會首長及大使留任意願,2月時童振源表明想回到學校,他說,一來是自己對政治沒有太大的企圖心,認為這幾年已經貢獻得差不多,該把機會留給其他人,才能為政府帶來更多創新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在政大的借調期已滿,考量教職是永久性的,且人才培育亦相當重要,才會決定要返校任教。

 

「大概就從2月做夢到5月吧,當時想說,可以到宜蘭買塊地耕讀,兼顧研究、教學與田園生活。」童振源分享,他原先計畫返台後要在宜蘭展開田園耕讀生活,但就在5月中旬接到府方的電話,希望他能接下僑委會委員長的位子。

 

眼看5月20日就是新內閣上任的日子了,時間非常緊湊,童振源心裡有底,「總統確實寄望他能接下個位置,無論是因為人選問題還是其他因素,但顯然很迫切」,為了不造成府方困擾,他在電話中允諾「1天之內會給出答覆」。

 

「如果是其他職位我可能會想一下。」府方第一通電話約莫是上午7、8時來電,傍晚6點再次打來時,童振源就答應接任僑委會委員長,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僑界的支持」是主因。

 

童振源說,擔任駐泰大使期間,受到僑胞非常多的愛護與支持,他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回報,如果是其他位子可能需要考慮,但接任僑委會委員長就能繼續服務僑民;此外,民進黨與蔡英文總統過去給他很多信任與機會,2016年選舉他沒有幫忙助選,卻接續出任行政院發言人、國安會諮詢委員以及駐泰代表,這些機會都不是平常人可以得到的,「如果這時候再思考個人進退,恐怕會辜負期望」。於是只花不到1天的時間考慮,他便毅然決然辭去政大教職,接下僑委會委員長的職務。

 

僑委會扮「槓桿支點」撐起台灣與僑界

 

受到泰國防疫政策影響,童振源6月1日才搭乘解封後的第一班飛機從泰國返台,但他沒有閒著,居家檢疫期間就馬不停蹄地召開視訊會議,與部會同仁討論僑委會的工作架構。採訪這天談起未來的政策方針,童振源眼神突然認真起來,語氣也更為堅定,滔滔不絕地分享設立好的「四大目標與兩大戰略」,期盼能複製駐泰成功經驗,推動全球僑務工作。

 

「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新科技與新模式,擴大服務全球僑胞」,駐泰經驗讓童振源了解到,政府的人力資源與預算可能有限,但可以運用新科技來擴大能量,進一步幫助僑胞;「第二項目標則是要深化全球僑胞與台灣各領域的連結與合作」,童振源認為,如果沒有「現實面」的連結,海外僑胞對台灣的認同與支持會慢慢淡化,因此,他計畫從醫療、教育與科技產業多重領域著手,深化台灣與僑胞之間的連結。

 

「駐泰期間如果沒有僑胞的幫忙,許多政務恐怕都無法推動,僑界的助力甚至遠超過代表處。」童振源相信,若僑胞在僑居地有好的發展,心有餘力一定會回過頭幫助台灣,而僑委會的第三個目標就是要協助全球僑胞在僑居地深耕茁壯,「若僑界有好的發展,未來勢必對台灣外交帶來更多的幫助與能量」。

 

除了照顧好全球僑胞,童振源說,「作為一名政務官,如何借助僑界能量幫助台灣,更是他念茲在茲的事情」,僑委會的第四個目標是要「匯聚全球僑胞能量壯大台灣」,不只是經濟方面,外交與教育領域的合作也都包含在內。

 

有了完善的政策目標,更重要的是有「好的方法」來推動,為此,童振源擬定「兩大戰略」,首先要讓僑委會扮演槓桿支點,撐起台灣與僑界;再者,要建立單一聯絡窗口與彙整平台,將民間、政府單位與海外僑胞的人脈與資訊整合,達到資源「加成」效果,為僑委會的工作目標帶來更多幫助。

 

言談間可以感受到,經過3年駐泰經驗洗禮,童振源不只對僑務工作有更深入的見解及遠大的願景,如何深化僑胞與台灣間的情感連結更是他牽記的事情。

 

回顧童振源從政歷險記,「政治路」總不在他人生規劃的第一選項,然而,不論是2006年、2016年還是2020年,最後一刻,童振源總會選擇接下任務,期勉自己能「全力以赴」有所貢獻。

 

 

記者原萱容/攝影;圖片來源:翻攝童振源臉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