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專題 / 台語里程碑的流行分水嶺:江蕙
放.專題

江蕙專題3-2:《酒後的心聲》專輯讓演唱事業邁向巔峰,銷量及得獎屢創新紀錄

2020.09.03
18:08pm
/ 放言編輯部 資深編輯 廖明潔

《酒後的心聲》空前絕後的紀錄,成為了台語流行專輯的分水嶺,而江蕙成了那個立下里程碑的人,至此,她已經拉開了與其他台語歌手的領先距離

 

「以前還沒出來唱歌前,唱歌是件好玩的事,後來開始走唱,每天為了賺錢永遠都睡不飽,唱歌變成是恐怖的事情」,成名後的江蕙如此說著,她沒想到這個「恐怖的事」不但改善了她的家境還讓她成名了。以〈惜別的海岸〉紅了的「江惠」,在下一張專輯把藝名改成之前用過的「江蕙」,屬於這個名字的盛世年代就此展開。

 



《惜別的海岸》發行後的7年時間裡,江蕙出了近20張專輯,包括《不想伊》、《相思夢》、《落山風》、《心內話》等,如此「多產」或許只是前後三家唱片公司的「短線操作」,也或許是好不容易苦盡甘來的她,在不確定能紅多久的不安全感之下的努力表現;不論如何,江蕙終究是站穩了在台語歌壇的腳步,做每件事都很認真的她也沒有為了「量」而犧牲「質」,1990年第一屆金曲獎,她就在鄭怡、張清芳、葉璦菱等強敵環伺下,以唯一一位入圍的台語歌手拿下當時尚未劃分語種的「最佳女演唱人獎」。這時期的歌曲雖然有加進一些新元素,但大致仍是傳統台語歌曲的風格,聽眾群也只有本來就在聽台語歌的人;已經不需要再擔心生計的江蕙,這時候想的是另一種層次的問題,這個問題為後來的她打開了更大的格局。

 

《酒後的心聲》成為台語流行專輯的分水嶺

 

當時她的妹妹江淑娜早已被點將唱片簽下,發行了包括瓊瑤連續劇《煙雨濛濛》、《庭院深深》主題曲在內的幾張專輯而受到歡迎,與前東家合約期滿的江蕙是多家唱片公司爭取的對象,在點將唱片擔任企劃的作詞人姚謙,聽江淑娜說江蕙現在不想回頭唱江湖氣太重的台語歌,就自告奮勇先寫了一首以江蕙個人經歷為主題的〈藝界人生〉,江蕙聽了很喜歡,沒多久就選定和點將簽約了。1992年10月《酒後的心聲》專輯發行,找來鄭華娟、曹俊鴻、李子恆、李驥等寫出許多國語金曲的創作者為江蕙量身打造作品,一改過往台語歌曲中的日本演歌風格或是菸酒風塵味,從旋律、歌詞到編曲都超越了原本台語歌的格局。主打歌〈酒後的心聲〉雖然唱的還是「酒」,卻是台語歌少見的藍調曲風,配上江蕙改以較內斂、洗練的唱腔詮釋,呈現的不再是女性的悲情而是一種事過境遷的看透。專輯上市後,不只聽台語歌的聽眾喜愛,更吸引到本來不聽台語歌的族群,當時幾乎每個人都會哼上一句「啊!我無醉,我無醉無醉」;專輯短時間內就衝破100萬張的銷售,是台灣官方紀錄中第一個賣破百萬張的台語專輯,更獲得第五屆金曲獎「最佳專輯」,達成了不管是國台語專輯都難以企及的成就。《酒後的心聲》空前絕後的紀錄,成為了台語流行專輯的分水嶺,而江蕙成了那個立下里程碑的人,至此,她已經拉開了與其他台語歌手的領先距離。

 

創下多項銷售及得獎紀錄

 

之後的《感情放一邊》和《半醉半清醒》專輯也都有破百萬張的銷售,即使到了2000年代之後,實體專輯銷量墜崖式下滑,江蕙的專輯都還是維持著有破萬張的實力。而江蕙後來也逐漸地參與到專輯的製作中,並在作品主題關注更多的面向,包括了親情、愛情、友情與勵志等。1999年的〈落雨聲〉是還未出道的周杰倫賣出的第一首作品,講的是答謝親恩要趁早;2001年由鄭進一創作的〈家後〉道出為人妻者為家庭貢獻一生的心情,這兩首歌都以感人的詞意和優美的旋律在KTV達到破500萬次的點播紀錄,〈家後〉更在2009年第20屆金曲獎獲得「我的最愛一首歌(第10~19屆)」的第一名。2008年爆發金融海嘯次貸危機,江蕙在該年首次嘗試詞曲全創作寫出〈甲你攬牢牢〉,就是為撫慰許多受災戶而寫出的大情大愛勵志歌曲。江蕙本身的演唱詮釋技巧也與時俱進,早期配合傳統台語歌曲有比較多的抖音、轉音技巧,到後來則變為較輕柔婉轉的唱法,表現起來更揮灑自如,不再追求炫技,讓作品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

 

(《感情放一邊》和《半醉半清醒》專輯也都有破百萬張的銷售) 

 

 

江蕙的作品除了叫座也叫好,她在2000年第11屆金曲獎至2003年第14屆金曲獎,創下後人難以複製的「最佳台語女歌手」四連霸輝煌紀錄,尤其第12屆還是不曾有過先例的一位歌手2張專輯同時入圍;之後她為了鼓勵新人出頭,宣布放棄角逐「最佳台語女歌手」獎項,只報名台語專輯獎,即使如此,還是創紀錄的在第16屆和第17屆連莊「最佳台語流行演唱專輯」獎。2015年她宣布告別歌壇後,獲得當年的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她前後共獲得13座金曲獎,為台語歌手獲獎數量的紀錄保持人,就算不分語種計算,她也僅次於周杰倫排名第二。她的製作人兼經紀人陳子鴻就表示,「一個歌手可以從第一屆開始得獎,到26年後退休之際還在拿獎,這個紀錄應該很難被打破」。江蕙還有一個「國際級」的紀錄,2002年11月,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來台演出,想為台灣歌迷安排一首台灣民謠的演唱,他找上江蕙合唱〈雨夜花〉。當時少有公開演唱的江蕙,接到邀約雖一度有些猶豫,後來考量到可以幫台灣民謠加分而答應。當天唱的key是多明哥的key,對江蕙來說有點高,但她為了不丟台灣人的臉,拚死命的飆高音唱上去,而這也成了多明哥史無前例的第一次與台灣歌手合唱。

 

(2015年江蕙宣布告別歌壇後獲得當年的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台灣的歌謠過去常被認為粗俗不登大雅之堂,現在則晉升成會在國家級的表演廳演唱,而在流行音樂領域裡,江蕙的作品也讓國語專輯與台語專輯的聽眾群界限變得模糊,她不會為了要創新而捨棄台語歌曲的精神,卻會在編曲、主題等細微之處加進不同於傳統台語歌的元素;她以自身從小吃苦而長大漸入佳境的親身經歷,舉重若輕的展現出台語歌也可以不必再沈溺於過往的悲情中。這樣的想法和精神,在她隨著音樂產業型態變化而進入下一個階段後,更大範圍的傳遞了出去。

 

 

圖片來源:翻拍《酒後的心聲》、《感情放一邊》、《半醉半清醒》專輯封面、喜歡音樂臉書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