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台北市房價高漲,讓不少人選擇以租代買。
為滿足民眾租屋需求,國家住都中心全力推動「8年20萬戶社會住宅」政策,啟動社會住宅第二階段興辦工程,預計2021年推動 50案社會住宅,共計 1.5萬戶,堪稱史上最大規模社會住宅興建。
居住正義不再是口號 期望社宅有「家」的感覺
居住正義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國家住都中心的成立,就是代表居住正義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強而有力的現在進行式。
國家住都中心的首要任務,就是推動公辦都更計畫。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張溫德表示,除板橋浮洲地上權、中和保二總隊都更案都預計今年底前招商,明年有望陸續推出南港玉成段、新竹建功高中南側等公辦都更案,延攬更多合作夥伴一起加入公辦都更的行列。
第二個任務就是要妥善經營社會住宅,例如林口世大運選手村社宅,在國家住都中心營運管理下,入住率達83%。且與新北市政府合作設置3間非營利幼兒園、庇護工場、婦幼中途之家、銀光咖啡館及日照中心,甚至還跟勵馨基金會等6個NPO社福團體合作,讓住戶生活機能更豐富。而在2020年7月底正式推動的「隨到隨辦」政策,方便民眾申請入住。
第一階社宅前提達標 明年再推50案二階社宅
國家住都中心除了經營社會住宅,更要興辦社會住宅。國家住都中心強調,為了照顧更多民眾,接下來 2021至 2024年為第二階段社宅,目前已超前部署,於全國盤點出兩百多處適合興建的用地,預計可再興建約 8萬戶。第二階段將由中央主導興辦,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補足地方量能不足,並建立社會住宅國家生產線加速推動,同時導入綠能、智慧、循環經濟等理念,提升居住品質。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在規劃社宅時,不希望是「樣板式」的規劃,希望每一個基地都能夠根據當地的特性,都能照顧到不同的需求。像是2021 年所推動 50案社會住宅中,北市松山延吉案,希望要讓在市中心就業的青年租得起當地的房子,降低當地交通負擔;新北板橋光環案,也有望解決當地獨居老人的租屋困境。
國家住都中心更近一步說明,第二階段社宅原則上低樓層部分會規劃為社會福利設施,包括托嬰、幼兒園、日照中心、銀髮友善服務等,且朝向低建蔽率的目標,提供公園綠地空間,促進建構社會安全網。
國家住都中心明年首波第二階興辦社宅,全台18縣市的50案社宅,其中北台灣7700戶,包括松山延吉、內湖東湖、萬華華江,而新北市數量最多;中台灣1600戶,像是台中惠來厝、台中中德、台中頭家;南台灣5420戶;東台灣580戶,總計1.5萬戶,最快於明年年中陸續動工,2024年陸續完工,持續朝著實踐居住正義的理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