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政府為協助受武漢疫情影響的內需產業振興,自7月15日開始發放三倍券之後,至今領取率已超過98%。
而三倍券也帶動國內經濟,根據經濟部統計,自三倍券發放之後,台灣零售業營業額停止負成長後,並連續數月創下歷年同月新高;餐飲業9月起營業額皆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可見三倍券刺激消費卓有成效。
政府投入650億元發「券」 創造千億商機
振興三倍券發放迄今四個多月,全台約2,331萬民眾已領取,11月16日也加碼開放持有效臺灣永居證的外國人領取三倍券,並已有7,066人完成領取。
三倍券在紙本方面,共發送出2,150萬份以上,收到紙本的商家可至銀行兌付,因此總兌付金額為645.4億元,目前已兌付金額為608.3億元,占94.2%;在數位綁定方面,綁定人數181萬人中,已有162萬人消費滿額,累計消費了94.3億元。
除了振興三倍券之外,各部會也針對振興消費發送了許多「券」,包含交通部的安心旅遊、農委會的農遊券、文化部的藝FUN券、體育署的動滋券、客委會的浪漫客庄旅遊券。 其中振興三倍券涵蓋全國人民,預算支出最大,達510.51億元,再加上上述各部會的振興方案,總支出政府投入了650.55億元,預估能創造1,790億元以上的商機。
三倍券成果豐碩 臺灣經濟逆勢成長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之際,造成許多產業經濟整體下滑,因此政府推出三倍券,振興經濟、刺激民生消費買氣。而從各式民調上都呈現,有六、七成的民眾認為三倍券領用方便、對振興經濟有幫助。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在三倍券政策施行下,零售業的營業額在7月終止連續5個月負成長後,8至11月均創下歷年同月新高;餐飲業營業額9至11月份也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從營業稅報繳情形來看,7-8月所申報的銷售額,就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610億元)成長3%,稅額更因此(增加近60億元)成長9%,振興三倍券確實為零售與餐飲業增加不少買氣。
經濟部表示,主計總處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為0.78%,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達2.54%,是亞洲四小龍唯一正成長,從以上數據,顯示出政府所推動的三倍券消費措施已有顯著的成果。
三倍券領取最後倒數 店家仍可兌付至明年3月底
隨著三倍券領用即將到期,業者、商圈、百貨及各縣市政府紛紛搶在年底推出各式好康優惠來搶客,希望能在年底衝一波買氣,振興經濟,全民一起來!經濟部也提醒民眾,三倍券領取期限只到12月31日,尚未領取或使用的民眾,請盡快領取與使用,倘期限到了仍未使用完畢,則無法辦理退費。
提醒尚未領取的民眾,可攜帶1,000元現金及健保卡(或永居證)至各地郵局領取紙本三倍券,或選擇快速便利的數位三倍券(包含信用卡、電子票證及行動支付),至三倍券官網即能輕鬆完成綁定,趁到期前趕快消費,於年底前消費累積滿3,000即可享2,000元回饋。
店家也不用擔心來不及兌換,經濟部表示,雖三倍券使用期限至今(109)年底,但是兌領期限可至明(110)年3月31日,請店家安心收取。
(圖片來源:經濟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