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新聞 / 政治
放.新聞
政治

不堪虧損! 創刊34年《新新聞》「停紙本,轉數位」! 陳東豪回顧分享:以前很多資深記者「匿名」投稿

2021.01.15
13:01pm
/ 放言編輯部 歐芯萌

置身整個台灣的媒體時代進程,《新新聞》成立於探討社會是非的風頭浪尖。陳東豪說,當時媒體業不發達,還是老三台的時代,《新新聞》大概是從蔣經國過世時期起家,「蔣經國過世時,新新聞是大熱門!」

 

創刊邁入34年的知名政治性週刊《新新聞》,昨(15)日宣佈自今年2月4日後停止發行紙本,轉為線上運作;這也是繼2018年《壹週刊》後,第二本從紙本轉型為網路媒體的知名新聞雜誌。現任《新新聞》社務顧問、曾為《新新聞》副社長的資深媒體人陳東豪今(16)日接受《放言》訪問,他表示自己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在《新新聞》擔任記者,並分享過往在《新新聞》就任的回憶。

 



《新新聞》創刊於1987年3月12日,也就是解嚴前夕、報禁未開之前;早期最紅時,一期可賣10幾萬本,不需要廣告,單賣雜誌就能賺錢。現任經營者為《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他於2017年買下《新新聞》100%股份,成為《新新聞》的董事長兼社長。如今《新新聞》即將於2月4日第1770期發行後,暫停周刊紙本的印行,轉為網路新聞。

 

「其實這件事遲早會發生,因為他一直是虧損狀態,虧損了蠻長一段時間。」陳東豪接受《放言》訪問時回顧,自從張果軍接了《新新聞》以後,從那個時期開始的虧損狀況擴大。本來《新新聞》在前社長朱子昭的時代,最壞大概一年虧損1千萬左右,平均一個月下來7、80萬;後來張果軍接任《新新聞》董事長,「聽內部同仁說,虧損到了一年3千萬,所以『財務虧損』是停刊的其中一個關鍵」。

 

陳東豪指出,《風傳媒》本來就是網路平台,合併之後,《新新聞》改成部分的付費閱讀,然後更早之前也已經在7-11下架。以前《新新聞》是把7-11上架當成一種行銷費用,但是後來作法也有調整,現在是走到全網路化的地步。他感嘆,台灣整個紙本媒體的環境本來就不好,當然這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用網路經營要再摸索新的形式,「用傳統的方式,一定沒辦法走下去」。

 

那麼,紙本時代有什麼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陳東豪回憶道,當時還是言論管制的時代,所以有很多《中國時報》或《聯合報》等記者,會「匿名投稿」來《新新聞》。一些比較資深的、大家比較常聽到的媒體人都有投稿過,用筆名的方式來稿,所以《新新聞》的供稿來源非常多。它沒有那多的限制,所以這些記者也覺得相對自由,「像陳敏鳳等人,很多人第一份工作都是從《新新聞》開始」。

 

置身整個台灣的媒體時代進程,《新新聞》成立於探討社會是非的風頭浪尖。陳東豪說,當時媒體業不發達,還是老三台的時代,《新新聞》大概是從蔣經國過世時期起家,「蔣經國過世時,新新聞是大熱門!」對比如今紙本停刊,陳東豪有感而發,「不過這都是輝煌的過去,現在的《新新聞》已經到了必須要調整的階段」。

 

1999年《新新聞》與PChome合作發行電子報《新新聞郵報》(ePost),後來2000年2月15日創刊《明日報》,成為台灣第一個完全數位化的電子報,可惜資金不足於一年後停刊。陳東豪感嘆,《明日報》是一個太早上市的東西,所以有時候太早也不是一個好事情,「那個時候對《新新聞》元氣大傷,所以慢慢就弱化掉了」。

 

即便這幾年的營運狀況稍微有起色,「但是也必須要說,世界是很殘酷的!網路時代來臨,就必須要找到新的營運模式,才能夠生存下去,如果一直虧損也不是辦法。」陳東豪直言,這是所有媒體都會面臨的問題,只是每一個媒體的承受力不一樣。不管是電視或報紙都一樣,現在是網路時代,從5G未來還會到6G,「速度會改變很多事情,所以一定要能跟得上變化」。

 

「但是記者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陳東豪認為,現在資訊爆炸、5G世代,根本不曉得消息來源,有時候假新聞和錯誤資訊很多,所以要學會多加思考和辨別,過濾資訊。比如像《新新聞》就是台灣最早開始有「解釋性」的新聞,「其他新聞沒有解釋,只有它有解釋,這有助於讀者去判斷事情」。

 

陳東豪期盼,紙本停刊後的《新新聞》能夠有新的變化,摸索一條新的路出來,「畢竟我是新新聞第一批的記者!」

 

 

圖片來源:翻攝自陳東豪臉書

 

最新新聞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