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專題 / 《萬里「清德」的挖礦人生》精華書摘
放.專題 《萬里「清德」的挖礦人生》精華書摘

【第一章】年僅三十三歲,賴朝金礦災罹難/賴童好三十歲孀居,盯「德仔」專心讀書

文 / 周玉蔻
2023.12.02
年僅三十三歲,賴朝金礦災罹難。賴童好三十歲孀居,盯「德仔」專心讀書
【第一章】年僅三十三歲,賴朝金礦災罹難/賴童好三十歲孀居,盯「德仔」專心讀書
文 / 周玉蔻
2023.12.02

本該興高采烈地過年,怎知,改變賴童好一生的意外就這樣突然到來...

年僅三十三歲,賴朝金礦災罹難

 

一九六○年一月八日,距離家家戶戶歡喜準備迎接的農曆新年,只剩二十天。民國四○、五○年代的台灣,物資缺乏、經濟落後,台北縣萬里鄉半山腰上的礦工家庭賴朝金夫妻,和鄰居親戚好友一樣,依循習俗積攢工資,為喜氣洋洋的年節,籌備豬牛魚肉、美味的零嘴和孩子的壓歲錢。

 

他們要過一個歡樂富足的新年。

 

前一年十月六日,阿德仔出生

 

更重要的是,前一年底一九五九年的十月六日,九十五天前,賴朝金的太太賴童好,才剛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清德,小名「阿德」,大家都叫他台語「阿德仔」。

 

阿德仔前面有兩位哥哥,三位姊姊,眉目清秀、乖巧可愛。家中長輩回憶,災變發生那日,賴朝金為了在過年前增加收入,加碼打工,想著可以多賺點錢。

 

這天,賴朝金在住家附近的中福煤礦,和另外四位同僚一組。他們上的是下午班。


日薪三十元,上工前先到檢身室報到

 

中午,五位挖礦人,依規定時間來到礦場集合報到。他們先在檢身室完成例行檢查後,領取工作用的安全帽、探照燈、腰部綁上蓄電池,帶著十字銬,裝備齊全。

 

根據班表,賴朝金一行,當日下午一點左右,坐上專用小火車進入礦坑。面貌帥氣、身強體壯的賴朝金,原本期待的是這天工資酬勞入袋,日薪新台幣三十元。在那時,這是一筆不小的數額。

 

太太兒女,住在不遠處的工寮

 

先生上工,賴童好在離礦場走路就可以到達的不遠處,一棟鋪著鉛片的鐵皮屋,家具簡陋,陳設齊整潔淨的工寮宿舍照顧孩子,準備晚餐。

 

家境不富裕,小夫妻幸福和樂。長相斯文、五官好看俊敏的賴朝金,比賴童好大三歲。他是賴童好不顧父母之命,堅定自由戀愛的選擇,她唯一的愛人。

 

那場慘劇之後,痛失丈夫賴朝金,傷心欲絕的賴童好一生寡居,至情相守。

 

這一年,她才三十歲。

 

人手不足,延誤黃金救命時機

 

災難究竟怎麼發生的,賴清德聽家中長輩說過。他接受媒體訪問時曾經這樣敘述:「發生礦災時有爬到很上面,已離開礦場了,但因為外面沒人,又吸到很多一氧化碳,最後中毒身亡,很可惜沒有等到人來救。」

 

也有一說指出,當日年關將近,救援人手不足,耽誤了賴朝金和另外四位同時入坑礦工的黃金救命時機。

 

省府派員現場勘災

 

慘案受到媒體高度關注。《聯合報》在第二天一月九日的報紙上,刊登了這件意外。主管機關台灣省政府派專人赴現場勘災,舉辦檢討會議,對外公開說明。

 

當時的省府調查報告,一九六○年一月十三日,《民聲日報》報導標題為:「中福煤礦瓦斯中毒慘案 傳雲認為礦方應負法律責任」。

 

報導內文指出,「台灣省工礦檢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傅雲於十二日,為台北縣中福煤礦發生災害後之處理情形,在省府委員會報告稱:台北縣萬里鄉中福煤礦,係高堂燕所經營,於本月八日下午四時,因坑內發生自燃烈火,冒出多量有毒瓦斯,有採煤工賴朝金因一氧化碳瓦斯中毒,經扶出坑外急救無效死亡。」

 

礦方疏忽處置失當,賴朝金死得冤枉

 

報告繼續寫道,當查在同一通風系統之深坑內,尚有採煤工人四名未及走避,「礦方立即親派搶救人員進入,將該採煤工張傳杏、賴阿周、賴新、謝仁樹運出,但因中毒過深,均已死亡。」

 

「礦方處置失當、致使礦工中毒死亡」。六十三年前的調查結論,如今讀來觸目驚心。

 

賴朝金,賴清德的爸爸,盛年青春的台灣萬里男子,冒險犯難、吃苦耐勞,打拚養活妻兒子女的這位素樸礦工,就這樣,和他的另外四位同僚,成為台灣煤礦歷史上能避免,未能避免的冤死犧牲者。

 

賴家、童家來自漳州,童家大地主

 

賴家沒有釋出更多資訊顯示賴朝金的生平細節。從台灣移民史紀錄上看,賴家與童家,來自中國福建漳州的龍溪。

 

他們的祖先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尋尋覓覓落腳金山、萬里一帶。早期務農討生活,也在附近海邊出海捕撈魚獲維持家計。賴童好的娘家,位於崁腳,附近耆老都知道,是地主。家境優於從金山遷來中福扎根的賴家。

 

採礦收入高,吸引不少礦工投入

 

採礦的收入比一般苦力高,工作技能門檻雖高,不難學習,提供給礦場集中地打工者額外賺錢的機會。史料記載,日治時代,台灣煤藏豐富的地方,開始由殖民政府主導開發煤礦。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後,出現不少擁有大批蘊藏煤礦土地的民間煤礦礦主。最早期,基隆市顏家,和新北市前身台北縣的李家,赫赫有名。

 

他們的礦場在瑞芳、猴硐、平溪、十分寮一帶,版圖廣闊,吸引大批採礦工人前去挖煤討生活。

 

礦場舊址已成廢墟

 

資料比對,賴清德的父親碰上的災難是人禍,死得十分冤枉。新聞上,沒有交代礦主對罹難礦工家屬的賠償計劃。現有文件記載裡,礦主高堂燕在一九八八年封礦,人也不知去向。原始礦場如今已經變成一片廢墟。

 

賴清德從小與家人成長的工寮故居,仍然矗立在父親賴朝金喪命不遠處的山腰,現在叫做中福村中福路上。工寮在法令範圍內,修建為小磚房。

 

家門前大榕樹,與賴清德同年

 

賴清德的大哥、大嫂經常返回老家。

 

賴清德擔任副總統後,國安單位依法派遣駐衛警和國安人員各一位,在賴副故居巡防、加強守護。賴清德喜歡和兄長在家門前,那棵與賴清德同年的大榕樹下泡茶聊天。

 

這棵賴清德說他年幼時日常攀爬,當做念書思考專屬小天地的大榕樹,枝葉依然茂盛。

 

據家人回憶,這棵榕樹,是賴清德出生後,大伯開心祝賀,親手栽種在自家大門前的。

 

大伯、叔叔,隔壁鄰居長輩都是礦工

 

父親是礦工,大伯、叔叔,隔壁鄰居的長輩,依照賴清德的記憶,都是採礦為生。賴清德在總統大選,新北競總成立時,首次公開提到自己的礦工家族。在萬里礦區長大,他說,父親是礦工,鄰居、親戚也都是礦工。礦業在當時的台灣是重要的產業,礦工很辛苦,「如果問說哪一種行業是暗無天日工作的,那就是礦工。」

 

出礦坑後全身黑污污,「只剩下兩個眼珠子」

 

小時候,他看到長輩下礦坑工作,進礦坑前身體是乾淨的,出來後卻認不得,因為全身黑污污的都是煤炭,「只剩下兩個眼珠子」。

 

當礦工,礦工之子賴清德說,不是工作意外失去生命,就是長遠下來肺部受傷、失去健康。

 

賴清德在故鄉致詞,真情流露。他說,小時候父親因意外失去寶貴的性命,母親勇敢堅強地扶養一家兄弟姊妹長大。要說父親留給他什麼遺產嗎?「我跟大家報告,我爸爸留給我最大的遺產,就是『貧窮』。」

 

貧窮中長大的小孩不怕辛苦

 

「在貧窮中長大的小孩不怕辛苦,兄弟姊妹感情特別好。」

 

貧窮的往事,賴清德清晰記得。「如果颱風來、屋頂是會被吹走的,颱風過後……」說到這裡時,媒體報導,賴清德忍不住哽咽、眼泛淚光地說不出話,現場支持者也高聲為他加油。

 

情緒平復後,賴清德說,颱風走後,他們是要去撿鉛板的,「所以我們家房子的情形,是礦工的工寮」,賴清德提到競選期間,外界對他故居涉及違建的攻擊。

 

真相、依法處理,釐清是非

 

賴清德強調,礦工的房子前幾十年都是礦主所有,年久失修,不得不修建,不只他家這樣,附近的人都差不多是這樣的情形。

 

政治議題,牽連到有著父母家人身影,成長回憶的故居合法與否話題,情何以堪。從小不畏風雨譏讒、正派行事的賴清德,相信真相與依法處理,可以釐清是是非非。

 

礦工有多艱苦?吳念真的「多桑」最了解

 

礦工的苦,洪瑞麟一句「地底下的野武士」,道盡辛酸悲涼。電影「多桑」,是導演與編劇吳念真做礦工的父親,親身的故事。吳家礦工爸爸「多桑」,活到了六十二歲,比三十三歲亡故的賴朝金,賴清德的父親多活了近三十年。但他的後半生,都在矽肺,也就是塵肺病的折磨當中。這種職業病,幾乎是每一位礦工的宿命。

 

吳念真和賴清德一樣,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突破貧窮,礦工之子翻轉困境的典型代表人物。

 

洪瑞麟:潛入地底下的野武士

 

礦工畫家洪瑞麟逃過了礦變奪命之災,他一邊入坑挖礦、體驗礦工辛苦工作的實況,還一邊畫畫,在台灣有著十分令人尊重的礦工畫家地位。他的長子洪鈞雄在一九九九年左右,將父親一百五十件畫作捐贈給台北市立美術館。

 

媒體當時報導,那是屬於「野武士」的浪漫情懷。出生在一九一二年的台北大稻埕,洪瑞麟成年之後從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亦即帝國美術學校前身畢業。這裡培養出來的畫家號稱「野武士」,與東京藝術大學的正統宮廷派講求的高貴畫風不同。

 

礦工無言的吶喊

 

野武士豪邁奔放,畫工人、妓女、貧民窟,關懷勞動者的日常生活。日後洪瑞麟進入礦坑工作,用畫筆記錄礦工生活,講求的就是讓看畫的人聞到泥土的味道。他將後半生投入礦工畫作。他將礦工,稱呼為潛入地底下的「野武士」。

 

因緣際會,在我年輕時代,擔任藝文記者期間,有幸訪問過洪瑞麟先生。他的礦工生活的作品,留存著礦工無言的吶喊,與無數喪命礦場無名勇士的身影,也是台灣媒礦史上最珍貴的史料。

 

政大教授研究賴朝金案

 

礦工悲歌,近幾年,受到專注勞工問題的學者注意。研究礦災史的政大教授苗延威,找出了賴朝金當年罹難的資料,驗證了那時擔任領班的賴朝金,與他帶領的另外四位同僚,因礦方疏失喪命的不幸。

 

萬里第一公墓,賴童好與愛夫同穴

 

賴朝金先生命殞礦坑的悲慘命運,記錄著台灣煤礦史的血淚篇章。他和太太賴童好成家落腳的所在,現在由中幅里在山腳入囗處,標誌著「賴副總統故居」的招牌,展現著萬里人的光彩。

 

礦災幾天後,別的家庭慶賀新年,賴家老小在車程不到十分鐘,接近現今萬里國中、面海的萬里第一公墓,悲悽地埋葬了賴朝金的遺體。四十七年後,二○○七年三月,賴童好與愛夫同穴。

 

二○○○年全台封礦

 

台灣的採礦史,依據新聞報導,早在荷蘭殖民時期就已進行,日治時代積極發展。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因應工業需求,煤炭年產量一度逼近四百萬公噸,一九五○年代至一九八○年代,台灣煤礦業黃金時期,誕生了不少煤礦大亨。

 

一九六○年初,賴朝金和四位同僚喪命,造成中福煤礦歇業。

 

一九八四年,是台灣煤礦業最慘痛的一年。短短三百多天,全台灣發生三次礦災,至少兩百七十七人死亡,輿論譁然。

 

直到二○○○年,政府明令台灣全面停止採礦。

 

煤礦原址改建紀念園區

 

封礦的煤礦原址,陸續改建成博物園區或煤礦園區。較知名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民間經營,由文化部協助設計建立,留存了著名日治時期的運煤小火車車頭「獨眼小僧」。新北市政府開發設計的猴硐煤礦園區,免費提供各界參觀。礦工出身人士周朝南、毛振飛等人籌建的猴硐礦工文史館,留存著台灣的煤礦文化。

 

賴朝金與賴童好的大山大海

 

生命歲月的考驗,對只活了三十三年的礦工賴朝金而言,是殘酷的;生命傳承的價值,從賴朝金、賴童好到賴清德,生生不息,綿延不絕,溫暖的映照了萬里大山大海的素樸與壯闊。

 

賴童好三十歲孀居,盯「德仔」專心讀書:「養寵物會分心、不允許」

 

很難想像一九四○、五○年代,民風保守的台灣,一位住在北部偏遠地區萬里的年輕女孩,會在父母指定媒妁之言的婚配當晚逃出新房。

 

依照家人的回憶,這位不到二十歲,姓「童」、單名「好」的女子,不肯妥協嫁給她並不心儀的新郎,奉命和夫婿拜完堂後,偷偷溜走。

 

整個夜裡,她一個人躲藏到深山樹林,行動表達絕不接受父母安排嫁人的堅定抗議。

 

父親愛女心切,賠不是道歉退婚

 

童好的父親是地主,書香門戶。女兒如此大膽的行徑,震驚家人,也傳至鄰里。據說,愛女心切的童爸爸,發動了大批人馬尋回童好後,答應了她退婚的要求。

 

家中長輩說,童家為了此事,向未能成為親家的男方賠了好多次的不是。

 

童家女兒特立獨行的驚人之舉,換來了她婚姻全權由自己作主的權利。新婚夜新娘不見了的傳奇過後沒多久,她與同住萬里的賴家男孩賴朝金結褵,誓言廝守終身。

 

有主張的童家小姐,選擇了帥氣的賴朝金

 

普通打工家庭出身的賴朝金,如何打動鄉里知名的童家退婚大小姐心扉,時日久遠,童家和賴家的晚輩,都沒聽長輩們說過什麼佳話故事。賴家傳承的一張賴朝金的半身照片,懸掛在萬里老家客廳牆上。年輕時代的賴朝金眉目清秀誠懇,面露善良單純氣質。看得出來,他生前是一位外型出色壯碩,勤勞愛家的好男子。

 

客廳裡的另一邊牆上,掛著賴童好的照片。不難想像當年小夫妻郎才女貌,幸福歡喜的美滿。

 

郎才女貌,小康之家

 

新婚的賴朝金才剛二十出頭,太太童好應該還不滿二十歲。孩子一個接一個來到,責任家計負擔加劇了。賴朝金和太太、兒女的物質生活雖然不算富豪,至少是小康之家。

 

在那個日本殖民政府剛離開台灣,中國國民黨政權接收治理的震盪年代,遠離政治中樞的萬里半山上,賴朝金與賴童好過了十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與我何哉」的安樂日子。

 

當年逃婚的女子,展現生命韌性

 

一場礦坑災變,奪走了這一切。

 

命運之神不是很友善。一夕之間,那個當年勇敢逃婚的女子,又展現了生命力的韌性。

 

單親媽媽不屈不撓寫傳奇

 

不向噩運屈服。賴童好靠著毅力,扶養失去父親的兒女。她一心指望小兒子專心讀書,長大後當一位可以治病救人的醫師。

 

二○○七年病逝時,她最牽掛的阿德仔,是評價優秀的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生前沒有看到的,是兒子的兩任台南市長、行政院長、中華民國副總統,和正在競逐的中華民國總統職位。

 

賴家從金山遷至萬里

 

童家和賴家,當時是萬里的兩大姓氏。現今萬里還居住著好幾代傳承的賴、童兩家後代子孫。賴清德的大伯、嬸嬸和哥哥、嫂嫂、侄兒侄女,一直守在賴家祖先開枝散葉的的萬里故鄉。

 

賴家祖先原先落腳金山,依照賴清德的說法,他的阿公那一代,為了生活,從金山遷移到萬里。他的父親賴朝金是家中二房,分配到祭拜的金山家廟,是現今仍然香火鼎盛的承天宮。

 

承天宮是賴家家廟

 

這個責任在父親去世之後,由母親賴童好帶著孩子們,每年都要依循家規前去行禮致祭。母親過世後,由賴清德的長兄負起帶隊前去祭拜金山家廟的責任。賴清德自認為是承天宮的弟子。

 

童永談表妹賴童好,「好佩服」

 

童家親友中,最為外界熟悉的,是基隆市中心香火鼎盛的慶安宮負責人,擔任主委的童永。他和童好是堂兄妹。兩人年紀不相上下。賴朝金與童好結婚初期,童永出外到基隆打拚,被工作的店家老闆看上做了女婿,仍然時常返回萬里探親。

 

童永也曾遠赴中國福建追尋童氏宗祠。

 

說到表妹,婚後冠夫姓的賴童好,九十二歲的童永,笑著回想她逃婚的壯舉,更佩服童好堅強撫育孩兒,特別是栽培小兒子阿德仔讀書求學,突破貧窮底層困境的卓絕意志。

 

念書做醫師!賴童好對兒子的指望

 

賴清德也理解母親嚴格要求他,透過教育和聯考制度,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一步步攀升人生前景階梯的叮嚀。為了這個目標,除了和哥哥、姊姊分配家事,做飯洗碗、掃地擦門窗外,學問不深、智慧過人的母親,學業功課之外,僅允許賴清德涉足體育運動、演講朗讀比賽等活動。其他,一概不准,以免影響考試成績。

 

比如,養寵物。

 

街上撿了一隻小烏龜回家

 

賴清德的一位小學同學,十餘年前接受電視訪問,提到兒時的賴清德超愛小動物。有一回,他們兩人一同走路上學,途中,發現一隻踽踽獨行,蹣跚慢爬在泥土地上的小烏龜。

 

賴清德救起了烏龜,將牠放到塑膠袋裡,注入水,小心翼翼帶回家去,準備飼養。

 

養烏龜,會分心

 

沒想到,同學說,「賴媽媽知道後,一口回絕」。

 

她說,「讀書不能分心」,不允許德仔在家中養烏龜,或任何寵物。

 

同學說,賴清德不敢不聽從母親的話,第二天,捧著撿來的烏龜,到住家附近海邊放生。

 

母親身教言教,十分嚴格

 

還有一種說法,是媽媽回到家,看到賴清德帶回來的烏龜,二話不說親手捧出門放牠自由。賴清德不敢違抗母命,再也不提飼養小動物的心願。

 

賴童好就是要兒子用心念書,不可心有旁騖。

 

賴清德回憶母親對他的身教言教,十分嚴格。

 

「聚樂社」玩樂器,媽媽澆冷水:沒有用

 

年幼時,課餘時間,德仔跟隨阿公籌組的北管「聚樂社」玩耍,長輩用鳳梨罐頭罐子兩邊,做成小小樂器「鈸」,教導他敲打學習傳統樂曲。

 

賴清德說,四處打工賺錢的母親早出晚歸,孩子的照顧,由哥哥姊姊和阿公分擔,無法隨時留在身邊看察。有一次,「她發現我和聚樂社一起」,賴清德說,媽媽馬上制止,並提醒兒子功課至上,不要浪費寶貴光陰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

 

母親忙打工,兒子功課好「聽店家說的」

 

言下之意是,「聚樂社」專長,不是她心目中賴清德的生涯選項。

 

當時的「聚樂社」,在通曉北管的賴清德阿公組織下,經常接受廟會,殯葬喪事配樂、奏樂事宜委託,是萬里地方上的傳統樂曲社團。

 

賴童好心中想的,是小兒子最好可以當上醫師。她下定決心,要培養資質不錯,讀書成績斐然的賴清德,一步一步求學考試,披上白袍。

 

賴媽媽忙著打工賺錢,並不知道兒子的成績有多好。賴清德接受訪問時說,媽媽還是聽大街上店家友人說,才知道德仔功課很優異。

 

跟小學同學說,長大後要當醫師

 

賴清德念小學時,就感受到了母親的心願。孝順的賴清德也遵從媽媽的話,準備投考最好的高中建中,及進入台大醫學院攻讀,成為一位醫師。

 

他的小學和中學同學中,交往親近的,都知道阿德仔自小立志當醫者的願望。

 

礦工之子,又是沒有父親的孤兒,長大當醫師?在一般家庭環境普遍並不富裕,偏遠地區的萬里,這像是不可能的任務。做工、種田、捕魚,或外出採礦,艱苦家戶佔多數的這裡,不少孩子,讀完國中直接就業補貼家計。

 

大哥、二哥高職畢業就工作

 

為了最小的弟弟能夠出類拔萃,賴清德的大哥與二哥,在國中畢業後,選擇就讀高職,早早工作,幫助母親貼補食指浩繁的支出。

 

賴童好堅持,賴清德的少年歲月,不可消秏在課堂以外,沒有意義的活動。她一人當好幾個人用,每天各地奔波討生活,哪裡有工作就去哪裡。常常好長一段時間,母子見不到面。

 

「經常我早上還沒起床,她就出去上班工作了。」賴清德說,母親拚命賺錢,透早出門,孩子尚未起床;通常晚間摸黑返回家中,孩子都已入睡。

 

黑糖拌飯、黑糖拌粥、空心菜

 

單親媽媽接手的工作很多,只要有機會,賴童好都不放過。先生喪命的礦場,忍著悲痛的記憶,上工打雜,推天車、準備蓄電池。不畏艱辛,為的就是收入。

 

賴清德曾提及,兒時家境清寒,家裡吃的,常常是黑糖拌飯、黑糖拌粥、空心菜一大鍋,「有吃飽就好」,雖然物質缺乏,不以為苦。

 

行事風格嚴以律己的賴童好,家教甚佳,自尊心也強。娘家的資助,非到萬不得己,絕不接受,寧可借錢還債度日,昂首挺胸面對困境。

 

師長同學捐款不能收!「怎麼報答」

 

這種不求人,不欠人,凡事靠自己的自我要求,賴清德看在眼裡。他一直記得,老師、同學捐款助他盲腸炎開刀的手術費,遭母親婉拒退回的往事。

 

那是他讀萬里國中時的突發狀況。老師與同學慷慨解囊,主動募款給他,補助醫療費用。

 

賴童好跟兒子說,要感念在心,但這份情義無法償還,「不能接受」。

 

母親解釋,國中同學畢業後各奔東西,未來去向不知南北,現在收了他們的捐贈,「將來怎麼報答?」與其如此,不如心領好意,金錢原封歸還。

 

母親自律自重,影響一生

 

這是少年賴清德很重要的一堂人生課程。母親的自重、自律,和人窮志不短的尊嚴,他說,影響他的一生。

 

賴童好三十歲喪夫,寄希望於小兒子賴清德身上。六十一歲那年,賴清德成大後醫系畢業,賴童好實現了身為醫師母親的願望。

 

礦工妻子時代的賴童好,二十歲不到,結婚嫁為人婦,接連生子。她幸福、充實,與丈夫賴朝金和樂孕育兒女的日子並不長久。一場災變,奪走了孩子的父親,瞬間黝暗了賴童好的美好世界。

 

賴媽媽的座右銘:天無絕人之路

 

另一扇窗,活著就有希望。「天無絕人之路」,這是賴童好說到悲慘苦難遭遇如何熬過時,傳達給兒子的唯一信念。還有一句話:「一枝草、一點露」。

 

 

點擊文章下方「點擊購買」鈕前往購書。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