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領導 / 經營與管理
放.專題 十位傑出青農專訪!薪火傳承、代代不衰,台灣青農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小農耕耘到農企業管理,立志從農的農機博士馬聿安

文 / 放言編輯部 李惟境
2023.12.29
小農耕耘到農企業管理,立志從農的農機博士馬聿安
小農耕耘到農企業管理,立志從農的農機博士馬聿安
文 / 放言編輯部 李惟境
2023.12.29

「稼穡桑梓,治本於農」一個國家的根本在民,民生也就是國家的開端。

 

單寧牛仔吊帶褲、褪色的草本墨綠色T-shirt,曬成焦糖色的臉龐上,架著略帶書卷氣圓框眼鏡,頭頂著寬寬帽簷的漁夫帽,胸前捧著一大束收成的小麥,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站在一片無涯的麥田裏,笑起來有陽光般的自信,卻內斂、含蓄如金黃飽滿的麥穗。

 


農業的時代變遷,單純農作到全球經濟

 

望不到邊際的麥田與大豆田中,一輛機械巨獸駛過田埂,迅速將農作收成;現代化的機械動能注入傳統農業社會,大幅改善人口老化、人力短缺的務農困境;這是身為農業機械專業出身的馬聿安致力推行的,讓機械輔助傳統產業,更有效率完成基礎務農作業,將心力更多投入在實質轉型與金融管理,提升整體農業價值、照顧更多務農人口。

 


傳統農業觀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放諸現今,舊時的想法已經不合時宜;時移世易,在這個全球化的國際村時代,農業也面臨轉型的考驗。馬聿安熟稔地唸出《擊壤歌》,作為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博士,他以專業角度出發,說明了過去的農業社會隨著大環境的變遷,必須與時俱進,不同世代更應攜手合作,打造「銀青共創」良善協作與互動。

 

 

農機博士的從農志向,扭轉農民刻板印象

 

十餘年前,還在就讀研究所的馬聿安,從祖父留下的九厘地出發,開始了第一線的水稻生產工作;當時的他二十出頭歲,挽起衣袖,親身下田插秧、除草、收割。問起從農的動機,「因為找不到工作」他開玩笑地說著,在感受到詫異的目光後,他才收起諧謔的口吻,正經地說道:「你是不是沒想過一個年輕人立志要從事農業工作?」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中,沒有年輕人從農的身影。想起農民,聯想到的畫面都是大粒汗、小粒汗,整個人灰撲撲的,彷彿跟作物一樣種在土裡,而且總是佝僂著身子。

 


有感於農村的人口結構、青年農民的諸多現實問題,2014年的「318學運」讓馬聿安感受頗深,「當標舉出青農時,就是在區隔出兩者,造成二元對立的局面,等於是在說老農守舊與過時」;世代本身就是會有隔閡的,不應該去強化這層壁壘,「銀青共創」才是未來的方向。人口老化在農村是急遽的,因為就業環境的配套措施不足,大多數青年人口外流至都市,惡性循環下,臺灣的從農人口只會愈發凋零、殘敗;決心破除窠臼,與在地農友一同組成臺中市大甲區雜糧產銷班第一班,同時展開契作服務,為了讓服務更加臻善,2015年成立「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並展開全臺的雜糧參與式契作,朝向全年穩定供應產銷履歷穀物努力,迄今全年契約耕作面積超過一千公頃,合作農友已超過1,200人。

 

首屆百大青農的務農視野,洞見臺灣農業無限潛力

 

獲選第一屆百大青農的馬聿安,由小農走向企業化集團生產,並創立自有品牌與各大廠商簽約合作,一路耕耘、擴散,最重要的關鍵是「金融管理」;壯大農業規模的初期,他曾向地方農會申請貸款,用以應付設備與契作所需的週轉金,待合作社成立二至三年逐漸穩定後,再向農業金庫申請農企業貸款,協助更龐大的雜糧產業資金調度。有了「金融管理」的輔佐,農業生產才能走向企業化經營,穀物一條龍的採收、處理、冷鏈、逐月供貨⋯⋯全年供應國內外食品加工業者。農業金融的完善,是在面臨低價進口雜糧的同時,使國產雜糧能以「新鮮、安全、美味」被內需市場認可的關鍵。

 

「稼穡桑梓,治本於農」一個國家的根本在民,民生也就是國家的開端,而生命是由腳下的每分土地所孕育;馬聿安認為農業牽涉國土利用、糧食供給,貼近你我日常飲食,涉及環境、文化、教育,也就關乎到國家安全,種種議題都與農業環環相扣,因此農業金融的挹注是尤為重要的。全球各國的農業環境多是單一的氣候生態,種植單一的作物,面對極端氣候的突襲,沒有太多緩衝空間,以致市場波動的不確定性高;臺灣這個島嶼,雖然土地面積不大,卻有多樣的地形條件,從熱帶平原到高山溫帶氣候都一應俱全,讓我們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利於面對各種環境變遷的衝擊。

 


 
成就理想的支柱是經濟,臺灣農業缺乏重要的金融角色

 

「天時、地利、農合」是馬聿安創立「中都農合」的企業經營理念,在生產端重視農人們的賦權、幸福感與自信,在使用端致力於推動新鮮供給、食品安全和食物自主權,「尊重土地,與自然共好」。他說,臺灣是一個民主體制的國家,國民文化素養的水準高,有更多資本去推動農業的執行效率,將自然多樣性優勢與文化教育素質相加,這塊土地就是極具潛能的農業實驗場域,且是放眼國際,無人可取代的存在;若有相對應的農業金融,我們就有能力發展出更穩健的農業多樣性,並將農業技術拉抬到世界第一、出口到全球各地。

 

成就理想的現實面是經濟,馬聿安自小農做起,十數年來最深刻的體悟是「農業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一步步走向農企業的過程中,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栽種與養成,細微至播種深度測量尺的標準化作業,龐大到進出口貿易的管理策略,所有執行面的細節,都需要強力的金援支持。臺灣農創業缺乏天使投資(個人對企業的投資),在資金方面就更需要像農業金庫或國發會的輔助來補足;呼籲大眾重視農產業發展,也讓全體人民更瞭解農業對國家本土的影響力。

 


 
像強力磁鐵吸引擁有相同理念的夥伴,馬聿安持續在臺灣這片土地「身根、深耕」,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慢慢撼動整個產業,打造全民共榮的藍圖、照顧到更多人,朝向帶給大家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農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累積出美好社會的點點滴滴。

 

 

 

圖片來源: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提供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