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擂台 / 放擂台
放.擂台

讀者投書|本土風電供應鏈怒吼 外商來台賺錢就不要歧視台灣人

2021.04.01
15:03pm
/ 劉治逸

其實歐盟官員哪裡懂風電產業?他們不過是服務外國產業的高級官員,如此的發言想必是因為某些外商煽動,想透過他們的嘴來規避落實原先的承諾。

 

昨日在歐盟風能研討會上,歐盟經貿辦事處高級官員對台灣離岸風電國產化的政策提出質疑,並提出了台灣的國產化要求不切實際且太過官僚等嚴厲指控。身為風電本土供應鏈產業台灣員工的我,無法忍受這些外國高級官員公開羞辱我國政府,更如此污衊本土供應鏈!這場論壇,只是充分表現出歐洲人歧視本土供應鏈的心態,這些外商裡,更有不少台灣人為了自己的升職加薪不斷凹本土供應鏈和政府!

 



國產化攸關台灣未來幾十年的產業

 

當初為了設計適合台灣且可行的國產化政策,經濟部工業局前前後後共舉辦了七十幾場的產業諮詢會議,找了開發商、風機系統商、國內供應鏈共同討論,詳細的評估了國內的產業能量,就是為了制定出可行的國產化政策。因為我自己也曾經陪同公司長官參加過這些會議,所以知道這些過程。當時候開發商為了得標,都跟政府說沒問題,他們有技術也有經驗。

 

各位不妨想想,未來三十年不只是台灣,全球都將大舉投入離岸風電的建置,如果沒有國產化政策,台灣就只是單純地付錢給外商,請他們幫忙蓋風場,向他們買電。到時風場蓋好後,這些外商們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什麼都不會留下給台灣的產業,這樣對台灣有帶來什麼貢獻嗎?

 

國產化為開發商自行承諾

 

再者,雖然歐盟官員可能不知道,但筆者相信,只要是對台灣離岸風電政策有一定了解的民眾都知道,其實台灣政府並無強迫國外業者進行國產化,目前的國產化均是業者在考量成本的情況下自行承諾而來的。在商言商,因為風機許多部件又大又重,自國外進口可能會需要負擔高額的運費以及風險,因此,在成本及風險的考量下,向台灣有能力的供應鏈廠商採購這些部件本來就是於商業上相當合理的決定。

 

當初投標時每個開發商都信誓旦旦說沒問題,得標之後想方設法拗政府和國內供應鏈,用WTO帽子來指控台灣政府,不爽不要做啊,又沒有人逼你們來台灣!

 

外國發展離岸風電也要求國產化

 

最後,筆者想以一個供應鏈廠商看國際的角度來跟各位讀者探討離岸風電有國產化要求是否合理。事實上,離岸風電國產化這個政策並非是台灣所獨有,比台灣早發展離岸風電,現在為指標國家的英國便早已將國產化要求納入招標程序中。正在準備大力發展離岸風電的日本,為了讓 2030 到 2035 年的固定式離岸風電發電成本能夠降到每度8-9日圓,也打算要加速國產化的發展,計劃要提出本土供應鏈的設備需占60%的目標。由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國外的政府也都打算藉由離岸風電扶持本土的產業,那我們的政府為我們這些國內的廠商著想,又有什麼問題。

 

我就說一句在台灣賺最多錢的西門子風機,在中國花大錢投資風電基地又在美國投資葉片廠,我就沒看到他們有一句怨言。怎麼來台灣就意見一堆,是當台灣人塑膠做的嗎?

 

說了這麼多,其實歐盟官員哪裡懂風電產業?他們不過是服務外國產業的高級官員,如此的發言想必是因為某些外商煽動,想透過他們的嘴來規避落實原先的承諾。甚者,有些廠商為了在下階段競標避免國產化被刁難,所以想方設法要影響政策。

 

身為一個台灣人,筆者希望歐盟高級官員不要助紂為虐,幫那些來台灣賺錢的國外廠商說項,藉由外交手段來規避責任,圖利本國廠商!不要為了自己在台灣的幾年任期可以跟自己國家的長官交代,就毀掉台灣可發展幾十年的產業,台灣人不歡迎這種又要拿又要罵的外商!不想做,就離開台灣!

 

 

 圖片來源:Plxabay

 

最新新聞
劉治逸
工程師。
作者文章列表
劉治逸
工程師。
延伸閱讀
最新新聞